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促进策略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23-05-30
成果题目: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促进策略
成果类别:论文类
作 者:李 洋
所在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本成果是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新建农村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研究》等各级项目的研究成果。成果立足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国家战略,围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幼有所育、幼有优育”重大民生问题,聚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师资队伍提质增效任务,紧扣“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促进策略”进行理论研究,并依托学校的省级学前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开展实践探索,共产生了调研报告 2个、批示与采用 3个、相关论文10篇、课题7个、专著1本,系列研究成果共计23项。研究思路与转化路径如下图所示:
一、基本观点
(一)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意义
1、农村学前教育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关注其补充的来源和机制,更需要关注其生存状况和专业发展。
2、师资问题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且质量较高的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是破解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难题的关键。
(二)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及其补充渠道
1、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多重困境:学历偏低、转岗教师多、年龄两级分化、持证上岗率极低、无职称教师占比高。
2、农村幼儿园新教师来源主要渠道:教育部门统一招聘、转岗、园聘教师、定向培养、农村“特岗计划”等。对不同来源教师工作适应情况的调查显示,统一招聘和定向培养的教师工作适应情况最好,转岗教师的适应情况较差。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学历、专业及年龄结构失衡,职称评定渠道不畅。由于 “入园幼儿的急剧增加,教师的培养和补充速度跟不上实践发展需要”,农村幼儿园“教学环境比较艰苦、工作待遇较低”,“职称评定存在诸多阻碍”等系列原因,“削弱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导致大量低学历、非专业出身的教师进入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
2、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工作适应情况不容乐观,严重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高。转岗教师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来源,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的不足,但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并不能简单地迁移到学前教育上来,且容易产生工作挫败感和职业倦怠感。
3、农村幼儿园教师补充方式单一,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每年为农村幼儿园提供的教师编制较少,导致未能通过招考进入编制内的教师选择放弃进入农村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则只能通过转岗教师、园聘教师来解决师资的短缺问题,加剧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四)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策略
1、扩大定向培养规模,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身份的制度保障。地方政府要联合高校扩大农村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的规模,选拔一批真正热爱有志于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以提升师资质量和身份制度保障水平。
2、启动“特岗计划”,拓展农村幼儿园教师来源渠道。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延展至农村学前教育领域,通过政策优势吸引部分优秀且有从教意愿的毕业生进入农村幼儿园从事教育工作。
3、加强转岗教师培训,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制度供给,通过系统培训、严格考核加强转岗教师的培养,以转变其教育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增强岗位适应性,从而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
二、主要创新和价值
(一)理论创新: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提供了学理支撑
本成果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从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实践者等多元利益主体的角度出发,聚焦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质量及其政策保障,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教育领域多元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性认识,具有系统化的理论指导意义。围绕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所形成的系列成果充分凸显了教育公平与质量的理论旨趣,为农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丰富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二)模式创新:为农村幼儿园师资补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样本
面对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困境,研究团队尝试从不同领域寻求脱困路径。成果主要以“岳阳市”和“安化县”为研究样本,由团队成员李洋和周丛笑两位研究者领衔,带领省、市、县三级团队成员开展了“童升工程”和“以公共学前教育资源为主体保障幼有所育”等具体行动,初步形成了“职校学生补大面、县内定岗补难点、定向培养补长远”的农村幼儿园师资补充“岳阳模式”和“多维度发力、多主体履责”的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安化样本”,研究成果先后被湖南省教育厅和岳阳市政府采纳,为湖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本土经验。
(三)实践创新:为改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开展了有效行动
为落实代表论文中的促进策略,研究成员开展了以“乡村教育情怀培养”为导向的省级课题研究和在校师范生培养实践,引领毕业主动到农村幼儿园服务;与岳阳市政府合作,启动了为平江县、华容县等乡镇农村幼儿园服务的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为支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发展,研究者作为重要参与人发起了岳阳市学前教育“童升工程”,主动承担了各级各类乡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63个,面向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开放并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团队成员发起的学前教育志愿者行动先后为湖南省14个市州,10余个省市开展送教送研服务,覆盖万余所幼儿园。职前职后双线并举,切实改善了区域农村幼儿园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补充不畅的困境。
三、社会效益
(一)形成了有影响、有辐射的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系列学术成果
本成果产生了良好学术影响,代表论文《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促进策略》被下载2645次,被引用38次(具体下表所示),论文同时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优质培训资源”。研究成果中的“安化样本”和“岳阳模式”分别被湖南省教育厅、岳阳市政府采纳并在全省推广,《加快贫困区村级幼儿园建设的几点建议》相关内容被列入省政协会议提案的证明材料。成果主持人受邀在国内会议和培训中开展农村幼儿园教师相关主题讲座76次,引起了学术同行们的广泛讨论和好评。
![]() |
(二)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补充了大批有情怀、有担当的优质毕业生
根据研究成果中的促进策略,岳阳市政府定向委培的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从每年50人增长到150人;普通毕业生扎根农村幼教的意愿明显增强, “愿意去县城和乡镇农村幼儿园就业的学生比例从2018年的2成上升至2021年4成”,在农村幼儿园就业的本校毕业生辞职或离岗率显著降低。2018-2021年以来,陈彤等122位学生已成长为农村幼儿园园长,李川等392人已成长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岳阳农村“普惠园建设只争朝夕”等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吸引了更多优秀幼教人才扎根农村学前教育。
(三)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体系、有效果的培训支持
为保障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权益,破解质量不高的困境,2018-2021年间,研究团队依托学校的“幼师国培”项目和线上线下资源平台,累计为省内外培养培训乡村幼儿园长、教师近3万人次,为湖南省输送了六批项目县乡村幼儿教师培训者,共计224人。研究团队主持的项目和撰写的案例先后被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培训资源”、“优秀培训项目”;专著内容服务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240学时,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经验在省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团队成员发起的学前教育志愿者行动多次被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