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教育厅 > 教科院 >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基地建设

学院“湖南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基地”指导专家郝文武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09-11

随着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普及与运用,为学生的与教师的创设了无限可能,同时也引发了各界关于教育功能与教师角色转型的大讨论。

313日上午8时,在学院阶梯教室迎来了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学院“湖南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基地”指导专家郝文武教授与他的学术讲座——《以学为本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学院杨华院长主持了此次活动。郝文武教授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首任院长;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带头人、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任主任;《当代教师教育》和《西部教育报告》主编;教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马工程”重点教材《教育哲学》编写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郝文武教授在报告中娓娓道来,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来阐释“以学为本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首先,以学为本是中国古人对教育价值的基本认识。在古代,学、教、育是需分别说的。例如孟子的《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求放心,长善救失;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韩愈的《师说》中则为传道、授业、解惑。在近代,康有为也十分重视教育,但是在这个时代他们还是以“教”而非“教育”论教育,而且更加重视“学”,认为学习是人与动物、人与人区别的根本,还特别强调“勉强”。如故人之所以异于人者,在勉强学问而已。其次,以学为本是现代国际社会和西方学界的共识。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句话表明他对学习与教育关系的认识。第三,近现代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杜威教育观的儿童为中心实质是以学生心理、学习为基础和学生为中心。最后,以学为本应普遍化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学为本是提高师生主体性的重要保证。

在活动的最后,郝文武教授还为我院师生解答了“如何促进师生关系的真实性建构”与“形成批判性思维的理路”这两个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郝文武教授的回答是促进师生关系的真实性需要做到公平与真实,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形成批判性思维则需要做到有理有据。

国将兴,必尊师重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所以对社会发展有如此重要作用,就是因为它具有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功能和价值。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也都是学习者。教育及其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则以学习为本;教育及其教师和学生都以学为本,全社会都重视学习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这也应成为现代化教育的普遍价值追求与基本特征。


学院“湖南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基地”指导专家郝文武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3245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