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归因分析的中学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实施策略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23-05-29
成果题目:基于问题归因分析的中学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实施策略
成果类别:论文类
作 者:易海华
所在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基本观点
针对当前名著阅读课程实施和教学推进中普遍存在的“缺少总目的统领,课程实施和教学推进无整体规划”“滞留于作品微观解读,缺少对名著阅读教学整体结构的把握”“名著阅读指导脱离书类特质”“不能引导学生在微观探析基础上对名著进行互文关联阅读,缺少同类名著阅读能力的迁移应用”四大问题,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成果从宏观规划和微观探析相辅相成的视角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一)构建中学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实施“金字塔结构”模型
在教材名著导读编排的基础上,本成果提出以结构化方式构建中学名著阅读课程实施“金字塔结构”模型,将名著阅读教学由原来各自为政的“单书推进”转变为“整体安排、分类设计、逐书推进、横向关联”。如下图所示:
这一模型从上到下共有六个层级,名著阅读教学总目的通过一般性读书素养和不同类型书籍阅读素养的培养而达成。其中,各要素通过纵向、横向两种方式联结。从纵向联结来看,任何一个阅读素养培养层级是对其下一个层级的整合融通,任何一个层级阅读素养培养又是对上一个层级的分解达成;在横向联结中,相关各阅读素养培养因培养目标一致而串联组织成同类阅读素养培养。在该模型中,各名著阅读教学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以阅读总目的达成为共同指向,构成彼此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结构整体。
(二)明确名著阅读教学总目的
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而想读书、善读书,从读书中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确定为名著阅读教学总目的,并强调:哪怕是最微小的教学行为也应和名著阅读教学终极目的联系起来。
(三)提出读书素养纵横培养路径
主张培养学生一般性读书素养,既要从横向角度分要素逐项培养,也要从纵向上按读书层级依次渐进累积培养。在横向上遵循阅读关键能力的进阶培养顺序,从培养使用工具书参读、圈点批注、摘抄和做笔记等基础性能力入手,逐步进阶到培养精读和跳读、快速阅读、选择性阅读等高级阅读能力;在纵向上按读书层级依次渐进累积培养,依据名著阅读从架构到诠释再到评论的一般规则,提出“踩点阅读促选择、初读全书知架构、思辨阅读育思维、迁移阅读求应用”四层级分步骤培养名著阅读能力路径。
(四)区分不同类型书籍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在“思辨阅读育思维”这一层级,根据作品不同特性明确区分不同类型书籍阅读素养培养策略,提出实用类名著、文学类名著的深度理解性阅读能力和评价发展性阅读能力培养的不同策略。
首先,在深度理解性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实用类名著的深度理解性阅读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五个策略:第一,通过感知作品整体与作者达成共识;第二,辨识作者主旨;第三,理解主旨;第四,梳理论证思路,把握论证结构;第五,回顾小结全书。文学类名著的深度理解性阅读能力培养则有以下三个策略:第一,贴着语言感知欣赏、分析形象;第二,关联和联想;第三,以象征性想象辨识作品主旨。
其次,在评估发展性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实用类名著的评估发展性阅读能力有以下三个策略:第一,审视作品主旨的科学性及其提出的背景、依据;第二,思考作者观点的适用范围;第三,以发展为目的进行评估。文学类名著的评估发展性阅读能力培养有以下四个策略:第一,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欣赏;第二,引导学生在阅读“困惑”处探究评价;第三,进行要素替换比较阅读;第四,转换创新仿写。
(五)建立名著阅读教学的横向勾联
主张名著阅读教学体系是复杂的组合体,我们既要看到它“怎样呈现一体”的面貌,也要了解它“怎样呈现互相融合成有机体的多个”。根据名著阅读教学体系的这一特征和各作品自身特性,本成果提出了两种横向勾联阅读策略,即作品内容上的关联阅读和作品形式上的关联阅读。
二、主要创新和价值
(一)一个框架:构建“金字塔结构”模型
针对名著阅读教学学理研究不够,课程实施和教学存在的无序化、零散化、浅表化、性价比低等问题,本成果以名著阅读关键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在国内首次构建名著阅读课程实施和教学推进的“金字塔结构”模型,并在理论模型指导下研制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方案,这对于解决名著阅读课程实施和教学推进“落地难”问题,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两个角度:纵横培养读书关键能力
在国内首次提出一般性读书能力纵横培养路径,既从横向角度分要素逐项培养读书能力,也从纵向角度按读书层级依次渐进累积培养读书能力。同时,结合小说、散文集、书信作品集等不同类型书籍的教学个案详细阐述名著阅读教学具体实施策略,并在省内外推广应用,在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三)用对工具:坚持问题导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用问题导向法,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少做与问题关联不大,不做与问题无关的无用功,是科学研究要取得理想成果的关键。本成果扎根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观察、调查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以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在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构建和教学具体实施两大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明确教学总目的,提出一般性读书素养培养路径,区分不同类型书籍阅读素养培养策略,建立名著阅读教学的横向勾联,为解决名著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研究无针对性的现象提供了示范。
三、成果影响和社会效益
(一)知行并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发表系列论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成果被《中国教育报》刊登;编著《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并在全国各省市区使用,惠及4.33万教师200万左右学生。
(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阅读教学发展
提升名著阅读教学质量,设计的课例经评审入选为202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开展初中、高中名著阅读教学案例征集与展示,线上、线下参与教师人数达4.41万。
(三)深化阅读教学改革,引领本省辐射全国
多次在全国、省、市、区县研讨会(培训)上作专题报告,得到同行一致好评,包括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会议暨“整本书阅读研究与实践”专题研讨会,统编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2018年5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等。依托名师工作室进行省内外整本书阅读研讨交流活动56次,全国各地2000多名教师先后来省内参观学习16次。团队既赴北京、江苏、山东等地进行研讨交流,又对薄弱地区进行助学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