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23-05-11
成果题目: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成果类别:专著类
作 者:左崇良
所在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一、基本观点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走向普及化过程中正遭遇变革的张力,推动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式与治理方式上的双重转型,是最为关键的两大任务。本书从多学科的视角来阐述高等教育的变革与转型,围绕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与外延、结构与功能、历史与现实、运行与保障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形成研究结论,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学理依据,并确定权力运作的基础与界限。
高等教育治理离不开法治化,以法治教是“善治”的基础。高等教育系统存在多种法权类型:学术自由权、高校自主权、政府调控权、学术控制权、领导决策权、院系管理权、师生参与权、社会参与权。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权力异化和权力腐败给高校师生造成的侵害在增多,权利保障和权益维护的任务较为艰巨。在权力多元化和权力社会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策目标的提出适逢其时。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于高校自主与公共选择的有机结合,凸显专业自主、社会参与、政府引导与学术自治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一种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主要创新和价值
高等教育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要想使该领域的研究更加全面深人,就得回到原点,对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法规进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探索高等教育治理的实践路径。《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是全面论述高等教育政策优化与法律完善的著作,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一)主要创新
高等教育变革是一个前沿课题,本著作立足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际,对高等教育治理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学理分析和制度设计,具有多个方面的创新。
1、理论的创新
本著作综合运用系统论、法权论和“合作网络”治理理论,通过定位和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各权力主体、各要素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明确的权力配置,制定规则以优化运行程序,形成由主体结构和程序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确保高等教育的权力运行遵循一定的规则与程序,这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2、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研究通过历史考察和社会学分析,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和问题为出发点,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本研究首先建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的理想结构体系,然后借鉴西方高等教育治理的经验,探求我国与西方的文化体制背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政策目标,提出与之相契合的制度规范和实践路径。
3、研究内容的创新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广泛,研究难度较大。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件大而复杂的事情,高等教育系统十分庞大,内外部关系复杂,利益相关者众多,权力权利交错。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更是十分复杂的事情,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历史的与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纷繁复杂。规范高校权力运行,实现不同权力之间的平衡与制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书通过科学设计和逻辑推理,对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进行全面论证,对高等教育治理的规约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性研究。
(二)主要价值
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是一个既具科学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1、 有助于构建中国本土化的高等教育治理理论
本课题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综观世界各国,每一种高等教育体制都存在治理问题。鉴于东西方大学文化和制度差异,以及所处的宏观背景的差异,对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治理经验的研究不能取代本土化的问题意识。因此,本书力求超越异域的经验,在阐述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时,洋为中用,做到“治理理论中国化”。
2、服务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实践活动
本课题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政策法规文件为本研究提供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间接证据,我们可以借此寻找制度背后的价值取向。本课题在治理现代化的新政策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治理展开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分析,探求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优化的可行路径,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多元主体共治”的实践。
三、成果影响或社会效益
本著作关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及对策,著作出版后在国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在大学治理研究领域有较大贡献。
(一)研究内容丰富,是20篇核心期刊论文成果的集中展示
本著作包含有15篇CSSCI期刊和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内容,前期研究成果多。
有学者在核心期刊发表综述论文将本书作者评价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核心作者第一名。
(二)出版社级别高,影响力强
2019年5月,学术专著《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中国高等教育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影响力强还体现在有3篇CSSCI期刊论文对本书进行了高度评价。
① 《大学教育科学》 2020年第5期的书评文章《立足高等教育法权规范的创新进取之作——评左崇良的<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盛赞《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是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的精心之作,其最大特色是从权力和权利的辩证关系中厘清高等教育系统内外部关系,为现代大学的秩序奠定法哲学基础,激活了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新向度。
②《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3期的书评文章《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评<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称本著作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知识面广阔;二是内容基础性较强,涵盖了最为基本但又极为关键的知识概念;三是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文字精练。
③《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12期的书评文章《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与思考——评<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称本著作从多角度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变革和转型,为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三)相关论文转载率高,有高水平获奖
相关论文被CSSCI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转载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转载2篇。
2016年,《现代大学治理的法权结构》被《中国高等教育》和《新华文摘》分别转载。
2017年,《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要义与内外格局》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从管治走向善治》被《新华文摘》转载。
2016年,论文《现代大学治理的法权边界》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四)后期相关成果众多,持续发力
本书的出版,既是对前期研究的总结,也是后期研究的拉动。后期成果有《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从管治走向善治》《新高考改革的动因、动向与展望》《中美高校智库管理运行机制的比较》《全球化视域中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比较》。
(五)理实结合,学以致用,对学科建设和实际工作有所贡献
本课题采取综合性研究的范式,既有强烈的理论取向,又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本著作以高等教育治理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来阐述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分析如何构建高等教育的责权机制,这有助于高等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建设。
本课题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以揭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六)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综合比较
高等教育治理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既为国外学者所关注,又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本著作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最新动向,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体制—政策法规—权力配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制度优化”的路径,探讨治理现代化的新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转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超越了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