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健康促进教育阐释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06-28
成果题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健康促进教育阐释
成果类别:专著(论文)类
作 者: 张强峰、汤长发、孙洪涛、张继生、雷军蓉、李先雄
所在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一、成果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创新据举措
(一)成果主要内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的一项测试制度。自实施以来, 对于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和《学生体育工作条例》,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自觉参加体育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保障体育课教学,以及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2014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对学生体质测试的内容和要求都做了大幅度的修订,并将所有年级的测试项目都统一为必测项目,结束了中国学生体质自《劳卫制》开始设有选测项目的历史。此外,首设20分的附加分,用于学生薄弱的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测试项目上。对于这些历史性的改动,社会各界引发激烈的讨论,一些有关《标准》取消选测项目的质疑逐渐获得社会关注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因此本团队在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课题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跨省调研与逻辑思考,论文代表作之一: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调整,缘起于教育部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调研,本团队在湖北、广东、广西、江西、贵州、云南六省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助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主要质疑进行了辨析,主要观点在全国教育规划办主办的教育成果要报上刊发,同时人大复印资料
《体育》全文转载;论文代表作之二:核心素养视阈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问题及发展策略,基于核心素养提出的“全人”素养或全方位的素养,契合我们传统文化“教育成人”或“成人之学”育人观,提出《标准》未来发展策略;论文代表作之三:公平与质量:《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失衡与发展,以公平与质量考量《标准》的发展,认为《标准》存在着公平与质量发展的失衡。《标准》发展中公平与质量的失衡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公平与质量的兼顾发展与深度融合,才是其未来发展之路。因此,对于《标准》提出了短期布局与长远规划的发展策略;论文代表作之四:基于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研究,从习近平扶贫思想中借鉴有助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行动理念,提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体系中“内立”,“造血”,“相对评价”,“动员”,“协同”能力的具体策略。
(二)主要学术观点
1修订后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测试门槛,简化了测试方法,更有助于体现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其中取消选测项目,是为了避免在评价结果上的差异而导致结果不公平;增加身体素质类测试项目权重,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分的附加分兼顾了部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相对而言学生平时的体锻与测试负担有所减轻。
2《标准》的未来发展,应更多的在测试项目上与核心素养接轨,观念意识与核心素养接轨,评价方式与核心素养培养接轨;加强师资培训,同时《标准》发展策略不应是“单兵突进”式的修订或调整,而是组成环形链条的聚合效应。
3基于以上两点的认识,提出《标准》的短期布局,应完善制度及规定,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强化公平,包括构建免测申请的评判标准,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档案,构建针对病残学生的《标准》测试体系;长远规划改善人们的应试观念,在不降低公平的原则下提升的质量,表现在建立强制与自由的《标准》测评体系。
4扶持农民贫困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都涉及到对困难群体的帮扶,两者在未来都有具体可考量的阶段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引领下,扶持农民贫困工作在我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向世人阐释了贫穷治理的各种方法与策略,并对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等行业扶贫产生重大影响。北宋欧阳修有书云:“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当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步入发展的“瓶颈”时期,怎样才能重新激活这“一池春水”?本团队研究提出,对于《标准》及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发展,我们要有“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思维,即跳出《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来发展《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
(三)创新举措
1借助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复核与调研的机会,深入六省第一线,广泛收集与整理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实施情况,提出的观点认为,《标准》调整测试项目,是新时期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层面的一种制度安排,今后对于《标准》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根本问题的细致发掘,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价值。
2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开展《标准》未来发展研究,提出《标准》的发展需要兼顾公平与质量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具体思路与对策需要短期布局与长远规划,短期布局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制度及规定,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强化公平;长远规划改善人们的应试观念,在不降低公平的原则下提升的质量,表现在建立强制与自由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体系。
3核心素养视阈下《标准》的发展,应坚持自身特色,测试指标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素质”指标,更需要结合健康指标,既能彰显中国特色,也更能调动外界对于《标准》的认同与参与。本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体育学刊》(CSSCI)、《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supplement》(SCI三区)及《Exp. Gerontol》(SCI二区)上,到目前为止,共发表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主题的CSSCI刊物论文7篇,SCI二区论文 2篇,其中校订重要刊物6篇,总被引50多次,下载3300次
二、主要实践成果及社会影响
其中论文“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被人大复印资料《体育》全文转载,同时核心观点被《要与成果要报》刊登。此外论文“基于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研究”作为刊首篇发表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上,该论文参加了湖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科学论文报告会的分组交流,获得大会一等奖。目前该论文被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荐稿推荐至《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