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连贯叙述的意义与培养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06-28
成果题目: 学生连贯叙述的意义与培养
成果类别:专著(论文)类
作 者: 方厚良
所在单位: 湖南省株洲县第五中学
一、成果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创新据举措
基于对国际国内学生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要求及现状的分析,以杜威和维果茨基的相关教育思想和观念为理论支撑,结合教学案例对学生连贯叙述的意义和培养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初步得出学生连贯叙述意义的五个观点,提出了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连贯叙述的三条建议。其中,学生连贯叙述意义的5个观点为:连贯叙述是促进、深化学生数学理解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连贯叙述是学生系统思考和系统思维形成的重要保证;连贯叙述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信心和演讲能力,关系学生长远发展;连贯叙述有助于观念、思想的交流,是沟通学习群体的需要;连贯叙述也是教师教学诊断的重要渠道,便于调控教学进程。学生连贯叙述培养的三条建议:彻底改变教师垄断连贯叙述习惯,将课堂话语权给学生,让不同学生也有充分的连贯叙述机会;防止对课业、教材的人为割裂,维护数学知识、思想的整体性,避免陷入细枝末节泥沼;包容小错误,引导、指导学生将兴趣与精力集中于如何完善、更好地系统表达他们的自己的观念和思想。
本文创新举措,首先是观念层面上的新倡导,即将学生连贯叙述提升到数学交流能力高度,试图改变我国数学教育对学生口头表述的训练和研究重视不够的现状;其次,对数学学科学习提供新视角,即语言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最精确的语言,数学学习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在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方面探讨数学的口语表达,有利于数学学科学习和掌握;再次,为数学教学优化提供新路径,即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提供实践的可操作性,为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连贯叙述交流表达能力提高提供参考,可及可学可用。
二、主要实践成果及社会影响
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基础教育研究一般课题“普通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化研究”(课题编号:XJK015CZXX074,主持人:方厚良)的研究成果之一。获2016年度湖南省“双百工程”论文一等奖,2018年度株洲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有一定社会影响。
本人作为株洲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是阳志长名师工作室、株洲市特级教师工作站核心骨干,多次承担各级示范课和讲座,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说数学”,当“小教师”,将学生连贯叙述培养落实在课堂上,教学效果好,2017年株洲市教学督导,我上了高三“排列问题”督导课,“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索化”,基本上是学生展示、讲解、讨论,得到了市教科院王迅副院长,数学教研员刘亚利老师肯定,在评课和后面督导通报中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大力推广这一模式。由于教育教学成果优秀,2017年评为株洲县金牌教师,2018年度株洲县五一劳动奖章,并在株洲县第32、33届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课题实验班356班35人,在2018高考数学120以上14人,最高分149,班平均分117.3,34人上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