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教育厅 > 教科院 >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成果发布

打造“芙蓉工匠” 助推“制造强省”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06-28

成果题目:打造“芙蓉工匠”  助推“制造强省”                       

成果类别:调研类                                

作    者:刘显泽、蒋书同、毕树沙、阚柯、张芳         

所在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成果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和政策建议

    项目组历时近一年时间,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综合研究等方法,搜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制造业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报告、论文和政策文件100余份,实地调研了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30所、制造企业30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发达工业国家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及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性,最终形成了《打造“芙蓉工匠和” 助推“制造强省”》研究报告。本文首刊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内刊《教育决策参考》(2016年第4期),得到省主要领导肯定与批示,《湖南日报》转载并报道,湖南卫视等9家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教育部、省教育厅推介,获评首届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位列第三),被《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采纳。

    (一)主要内容

    本文由开头和三部分构成:开头开宗明义提出了“芙蓉工匠”的概念,第一部分深刻论述了打造“芙蓉工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系统设计了“芙蓉工匠”培养体系,第三部分提出了完善“芙蓉工匠”培养保障机制。

    

    (二)主要观点

    建设制造强省,关键在人才,尤其要建设一支“工匠湘军”,打造一批“工匠湘军”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代表——“芙蓉工匠”。

    1.没有强大的制造就没有湖南的强盛,要把打造“芙蓉工匠”作为湖南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突破口。

    2.“芙蓉工匠”是“工匠湘军”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代表,是湖南制造升级之基石,强盛之利器。其核心内涵是:有湖南人特质,有工匠精神,有精湛技艺,有创新本领。

    3.制造强国高度重视工匠培育。重视工匠和工匠精神培育一直是发达工业国家制造业经久不衰的制胜法宝。

    4.“芙蓉工匠”是制造强省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工匠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匠湘军”在湖南制造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芙蓉工匠”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2014年,全省技能劳动者仅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5%,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不足6.4%,工人整体素质不高,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现有的技师、高级技师、技能大师中,通用工种多,特殊工种极度匮乏,部分工种存在高技能人才断层危机。


    (三)政策建议

    1.打造湖南技术技能人才品牌“芙蓉工匠”。实施“芙蓉工匠”培养计划,并作为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工程,将“芙蓉工匠”打造成区域性的、具有浓郁湖湘文化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品牌。

    2.实施“芙蓉工匠1211工程”。建设100个“芙蓉工匠”培养基地,树立200个“芙蓉工匠”培养标杆企业,共建100个“芙蓉工匠”培养本科专业,培养10000名“芙蓉工匠”新生代,打造“芙蓉工匠”培养航空母舰,助力湖南制造扬帆远航。  

    3.完善“芙蓉工匠”培养保障机制。一是创新“芙蓉工匠”培养机制。探索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将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列入省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出台《湖南省校企合作条例》,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二是完善“芙蓉工匠”成长机制。进一步扩大“工匠湘军”培养规模,夯实“芙蓉工匠”成长基础;建立“芙蓉工匠”认定制度,定期开展“芙蓉工匠”申报与评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芙蓉工匠”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引导“芙蓉工匠”快速成长。三是健全“芙蓉工匠”经费保障机制。省、市、县财政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芙蓉工匠”培养与奖励;企业和学校设立“芙蓉工匠”培养专项经费;设立“芙蓉工匠”基金会;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二、成果被采纳情况及其政策影响

    (一)成果被采纳情况

    1.2016年6月27日,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杜家毫同志在省政协第十八次常委会议上,对“打造‘芙蓉工匠’,助推‘制造强省’”政策建议给予高度肯定。

    2.2016年6月28日,向力力副省长批示:“此议值得重视,对助推‘制造强省’很有意义,请组织论证‘芙蓉工匠1211工程’,以此促进我省教育的结构性改革”。力力副省长办批转省教育厅论证。

    3.2017年2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7〕3号)将项目组提出的“芙蓉工匠”列入“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文件表述为:“实施‘双一流’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强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的使命责任,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和湖南经济社会急需的‘芙蓉工匠’等技术技能人才。”。

  

   (二)成果影响

    成果在湖南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1.社会各界普遍认可。一是业内专家高度肯定。其中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点评专家点评:“该课题围绕《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提出了“芙蓉工匠”的崭新概念,这对于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打造湖南制造业的4.0版、实现湖南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者在分析湖南“芙蓉工匠”数量不多、结构不优的基础上,设计了“芙蓉工匠1211工程”,以此打造“芙蓉工匠”培养航空母舰。这个工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理念前沿,既具有现代气息又接湖南地气,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不失为建设制造强省的开拓性建议。该建议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教育厅已着手在有关本科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实施,研究成果进入了决策。同时,“芙蓉工匠”名称与湖南芙蓉国的别称非常契合,芙蓉又是美丽的鲜花,很有美感。”

二是社会大众普遍认可。《打造“芙蓉工匠” 助推“制造强省”》在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网络互动阶段,仅15天就获得选票近9万张,排名第二;获得来自企业一线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留言1万余条,排名第一。

三是获得企业界的广泛认同。湖南制造企业普遍认为湖南制造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打造“芙蓉工匠”。如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能人才总管喻洋说,高铁“走出去”,特别需要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芙蓉工匠”。

    2.教育行政部门重点推介。一是教育部在全国推介。2017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教育部官网职教活动周专题板块以《湖南“芙蓉工匠”新生代职业素养培养效果显著》为题,报道和推介了本成果。二是省教育厅重点宣传。2017年省教育厅制作的《铸匠筑梦》视频,对本成果进行了重点宣传。同期,省教育厅上报教育部的材料中,多次肯定“芙蓉工匠”。

    3.广泛引用转载。一是转载。成果被《湖南日报》2016年10月26日04版转载。二是论文引用。近两年来,中国知网收录以“芙蓉工匠”为主题的论文11篇。三是课题引用。近两年内,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关于“芙蓉工匠”的课题10项。

    4.主流媒体深度报道。一是媒体多次报道。《湖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了本成果。二是深度采访。2016年10月23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三湘都市报、红网、潇湘晨报、华声在线、新湘评论、省人民广播电台等9家省内主流媒体集中采访了项目组。三是红网专访。省委宣传部在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作者中遴选4名接受红网专访,本项目组组长为其中之一。

    5.职业院校广泛应用。湖南高职院校“双一流”创建中,多所学校都强调了注重“芙蓉工匠”培养,诞生了诸如“芙蓉汽车宝贝”“芙蓉艺术新星”等一系列具有湖湘特色的工匠型人才子品牌,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理念、方式变革,有力助推了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打造“芙蓉工匠” 助推“制造强省”

3245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