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教育厅 > 教科院 >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成果发布

应用型高校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06-28

成果题目: 应用型高校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类别:专著(论文)类

作    者: 刘建强、刘来、陈建芳、何文波、陈罗湘、邓奕

所在单位: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一、成果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创新据举

    (一)成果简介

    绩效管理是加强自身建设和推进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政府、学校、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成果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学校和教职工的绩效为研究目标,以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绩效考核评价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应用在高校中的绩效管理基本理论进行了疏理,对绩效考核的机制、对象、内容、方式、结果运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为应用型高校的绩效考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整体解决方案。

    本成果采取“先研究再应用,边应用边研究”的做法,以2007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建重点资助课题《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机制研究》为起点,以后续课题《后评估背景下,高校教学院(系)绩效考核机制研究》(2008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绩效管理研究》(201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以办学章程为统领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建设》(2015年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2016年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项目、2017年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项目等研究为依托,至今形成近20个物化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12篇、公开出版的专著1部、研发应用型高校绩效考评应用软件1套等。

    本成果相继在湖南工程学院和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多年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实践效果。

    本成果体现了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其基本原理在办学定位、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的应用型高校的具体运用。符合应用型高校规范管理,创新管理举措,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需要,解决了应用型高校在考核管理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一些难题,既有应用型高校绩效管理特色又有普遍价值。

    (二)成果主要内容

    本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

    研究了应用型高校绩效管理基本理论的应用。通过对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关系绩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双因素理论及平衡计分卡、目标管理法、360度绩效考核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等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对应用型高校的绩效计划的要素、流程、沟通和评价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应用型高校应用绩效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措施。

    提出了确定绩效指标的三个原则,形成了三个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绩效考核指标要遵从“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申报与指派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三个原则,同时形成了“教学院(部)、机关部门和中层干部”三个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中,教学院(部)考核指标体系分基本指标和竞争指标两部分,基本指标为党建工作、学生工作、常规教学共三大项。竞争指标为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学科建设、教学建设与改革、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工作四大部分。机关部门考核指标体系由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构成。共性指标由综合测评指标和分项指标构成。综合测评指标一般由“党风廉政建设”、“队伍建设”、“制度与信息建设”、“管理与服务成效”、“综治工作”五个指标构成。分项考核指标一般由“党建工作”和学校当年特别需要加强的工作指标构成。个性指标由“主要工作”、“创新工作”两个指标构成。“主要工作”是学校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的工作和本部门当年需重点完成的工作,一般不少于4项。“创新工作”是本部门在上年度工作基础上有新突破或新变化的工作。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包括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等。

    形成了分工、分级绩效考核机制。研究形成了职能清晰、分工分级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统一在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质量与效能管理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考核小组领导下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分工考核是指质量与效能管理办公室统筹学校绩效考核,教务处负责教学院(部)绩效考核,人事处负责机关部门绩效

    考核,组织部负责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分级考核是指领导小组考核教学院(部)、机关部门、中层干部,各教学院(部)、机关部门组织考核小组考核本部门人员。

    形成了多元多方式相给合的绩效考核方式,开发了信息化绩效考核系统

    1.研究提出了“预安销号”的部门过程考核方式。即部门根据年度计划和常规工作,在上个月提出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月底上报本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针对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2.研究提出了评议与目标达度相结合的干部考核方式。即中层正副职的考核实施领导评议、群众评议与月任务完成情况、年目标达成度相结合。

    3.开发了中层干部考核网络测评系统。系统有网上述职、网上投票和数据处理三大功能。测评完毕,测评系统能够很快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统计结果。(1)能够迅速得出各个干部的测评分数,并按要求进行排序;(2)能够以图表直观干部的测评情况,如可以列表干部在各项指标的得分详情;可以列表干部在某一项指标的测评情况。(3)能够以图表直观比较两名以上干部的测评情况。

    形成了绩效奖惩机制。研究提出了绩效结果运用的奖惩机制。一方面,干部考核结果与本部门、院(部)考核结果挂钩,另一方面,机关部门、教学院(部)的考核结果又影响本部门、院(部)干部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不仅与奖励激励挂钩,同时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观点

    1、应用型高校须实行绩效管理

    应用型高校或为近十多年来新升格的地方院校,或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经费保障、发展空间等方面,面临的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任务更艰巨。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高效率的绩效管理,能够切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竞争力。

    2、应用型高校须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客观、全面、准确地考核评价教职员工个体及其整体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准确地反映教职员工队伍现状与有关岗位需要相适应的程度、教职员工的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的信息,为教职员工的职务升降、聘任

及今后工作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可以帮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鞭策和激励作用,也为高校管理层更好地进行统筹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  

    3、应用型高校绩效管理须有自己的特色

    应用型高校无论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绩效管理,不仅不能简单地套用企业和公共领域的绩效管理方式,也不能照搬那些研究型大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4、绩效管理须全方位

    绩效管理既要对学校中层干部、机关部门、教学院(部)的绩效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机关部门、教学院(部)的目标达成度评价,对学校各位教职工的绩效进行管理,建立全方位绩效管理体系。

    5、绩效考核须分级分工

    绩效考核要分级分工进行,学校负责对中层干部、机关部门、教学院(部)的绩效考核,机关部门、教学院(部)负责对本部门的绩效考核,建立分级分工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压力传导机制。

    6、绩效考核须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结合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年度工作目标,年度工作目标是分散在不同的月度内完成的,有月度的“过程”考核,方可让年度“目标”绩效取得好的成绩。要建立过程与目标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

    7、绩效目标须做到三个结合

    绩效指标体系须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即学校常规“共性”工作和当年学校特别需要加强的“个性”工作结合;申报与指派相结合,即学校的目标安排与教学院(部)和机关部门的自主申报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即既要有任务目标考核指标,同时又要有工作作风、廉政勤政的考核指标。

    8、绩效考核结果运用须全员挂钩

    绩效考核结果既要与干部的利益挂钩,又要与教职工的个人利益挂钩。

    (四)创新举措

    1、考核对象的创新

    成果创新提出了建立以机关部门、教学院(部)、中层干部及教职工个人为考核对象,以目标考核为核心的全方位考核体系。

    2、考核机制的创新

    成果创新提出了建立学校考核中层干部、机关部门、教学院(部),机关部门、教学院(部)考核本部门教职工的分级分工的绩效考核机制。

    3、考核方式的创新

    成果创新提出了建立月度任务“过程”考核、年度“工作目标、作风、廉政、勤政”考核的过程与目标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

    4、考核内容的创新

    成果创新提出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申报与指派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的三结合考核指标体系。

    5、结果运用的创新

    成果创新提出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全员的结果运用机制。

二、主要实践成果及社会影响

    (一)成果推广应用

    1.本成果在湖南工程学院进行了7年的实践验证,形成了一套应用型本科院校涵盖教学院部考核办法、机关部门考核办法和中层干部考核办法的完整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

    2.本成果在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2年的实践验证,形成了一套高职院校涵盖教学院部考核办法、机关部门考核办法和中层干部考核办法的完整的绩效管理制度。

    (二)成果应用效果

    成果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促进了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在应用型绩效管理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学校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比如,湘潭医卫职院成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学校成功获批省教育厅首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实践,具有湘潭医卫职院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形成。

    2.指导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了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在应用型绩效管理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在绩效管理的推动下,学校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

    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例:

    一是月工作与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达成度高。2017年,月“预安销号”工作任务共计1747项,按期完成1726项,完成率达到98.8%。全校26个部门,有12个部门每月按期完成了“预安销号”工作任务,全年没有扣分。17个机关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完成率达到了90%以上。

    二是师生满意度高。在学校组织的公认度测评、民主测评中,内部管理、服务师生、工作态度、部门配合、办事效率五个方面的测评,机关部门、教学院(部)得分全部在90分以上,平均94.8分。全校45名中层干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获“称职”以上票数占 95.54%,“优秀”票数占73.28%。

    三是干部爱岗敬业,勤政廉政。在会议出勤、上班考勤、作风建设、干部听课和OA阅文五个方面的日常工作考核中,45名干部中层干部,没有一人扣分,体现了干部良好的素养。

    四是学校工作业绩突出。学校生源质量不断改善。2017年招收新生3657人,上三本线学生59人,新生开学报到率96.25%;2018年招收新生3806人,上三本线学生76人,新生开学报到率96.63%。学校连续两年招生首次投档分均居于湘潭市高职院校第1名,居于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学校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康复、助产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助产专业还是全国首批健康服务类专业示范点,“社区康复服务专业群”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学校社会服务不能提升。开展基层卫计人员等各类社会培训,年均10000余人次。每年输送1000余人在湘潭区域内就业,直接服务湘潭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获“2017年度驻潭高校就业工作‘一类’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4年被评为“湖南省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优秀学校”;首届乡村医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100%,位列全省培训学校第二名;在省2017年职业院校学生护理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2017年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第四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人卫杯”检验技能竞赛中,学校获高职组团体二等奖;在全国食品药品类高职高专医用电子仪器维修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学校获团体二等奖。

    (三)社会影响

    一是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可。湖南工程学院实施绩效管理7年以来,全国有40余所高校相继来校学习、考察;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绩效管理2年以来,潍坊护理职院、湖南信息职院、湖南环境生物职院、邵阳职院、常德职院、益阳医专、湖南软件职院、岳阳职院、湖南中医药高专等近20所兄弟院校相继来校考察交流,对推进实施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获得了社会的肯定。2018年,本成果获批湘潭市管理创新奖;光明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日报、湘潭日报、红网等新闻媒体先后对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绩效管理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报道。

    2018年4月24日,《湘潭日报》以“激活一池春水--湘潭医卫职院

创新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纪实”为题,对湘潭医卫职院实施的绩效目标管理进行了报道。

    2018年5月4日,《湖南日报》同样以“激活一池春水--湘潭医卫职院创新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纪实”为题,对湘潭医卫职院实施的绩效目标管理进行了报道。

    此后,湘潭在线、华声在线、红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等10余家新闻媒体对湘潭医卫职院绩效目标管理进行了转载报道。


应用型高校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3245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