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园区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06-28
成果题目: 行业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园区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类别:调研类
作 者:刘望、童孟良、张聂伟、夏丰、罗源、隆平、张麦秋、李继睿、周德锋
所在单位: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成果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创新据举措
(一)主要内容
成果围绕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以对接产业园区为切入点,依托《对接产业园区的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三个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和平台建设项目,从平台资源建设、制度环境建设建议、校企合作路径三个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和实践工作,旨在通过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汇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促成相互共享、转化、共生的良性互动、贯通融合的产教合作生态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整合校企资源,搭建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以资源的聚集聚力园区企业,建成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手段、以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信息服务、检验检测、人才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信息化发展的开放共享专业服务平台。(1)平台建设工作:构建平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出台平台建设的基础架构和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四大功能服务中心;购置研发、检测及服务专用仪器设备,设备条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实现平台的各项服务功能;与湖南蓝绿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学院蓝绿能源管理研究中心、成立湖南湘化化工医药产品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省级以上资质认证5项,提升了技术服务的权威性。(2)平台服务工作:利用平台人才、技术和设备资源,重点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湖南石化化工产业园区及长株潭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技术诊断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信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人才培训服务。
2.“政、校、园”三方合力,促进制度环境建设
准确定位、完善设计,构建基于利益共同体上的长效合作机制,确保行业高职院校与园区校企合作的深入长远开展。(1)提出了四项机制建设:建立园区主导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立法和政策层面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建立学院主导的校企全流程对接融合的运营机制;建立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对接双赢的保障约束机制。(2)分析园区企业现实问题,提出了调动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的三个具体政策建议:建立以园区主导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整合高校、园区资源建立化工安全生产保障机制;推行“教育型企业”认证工作,并对政策建议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3.深化“专业+园区”合作发展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
精准对接、畅通路径才能实现从融入、融通到融合。在实践工作中,学院精准对接行业园区企业需求,打通人才共育路径的壁垒。(1)推动五对接:对接化工产业优化升级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化工技术类岗位标准建设专业群课程体系、对接化工生产现场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对接化工企业高端技术团队建设专业群教学团队、对接企业员工评价标准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2)构建了包括校企职责分工与协作明晰的学徒培养机制,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维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以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成本分担机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培养制度。针对园区企业岗位群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创新形成了“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观点
1.行业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园区开展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是充分发挥行业背景优势,实现校行企互生共荣、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办学,既有行业依托,又有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园区企业支持,利用园区企业与学校在技术、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双向支持,共育行业技术技能人才,能促进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园区企业之间形成一个良性运行的有机体系,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贡献力,实现园区产业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圆融共通。
2.行业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园区开展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必须要构建互促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不能急功近利,教育更是百年大计,机制是工作深入长远开展的保障。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校企合作持续开展。要深入分析动力源,在政策层面构建政府主导的外部动力机制和校企互利共赢的内部动力机制,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与服务功能,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文化共融;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合作有效运行,须建立学校主导的校企全流程对接融合的运营机制;保障机制促成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须建立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对接双赢的保障约束机制。
3.学校在实践对接园区深化校企合作的工作中要以人才培养使命为先,开放创新,主动作为
高职教育要秉承“根植行业、合作育人、创新驱动、铸造品牌”办学理念,以履行人才培养使命为先,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和岗位技术升级要求,调整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专业群建设工作;以开放创新为内动力,主动适应园区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发挥学校自身优势聚集资源,搭建技术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为抓手,提高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标准与园区产业结构的紧贴度,从而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共育创新型行业人才,同时促成自身达到具有产教深度融合特征的、区域经济影响力可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的国家级优质校建设标准。
(三)创新举措
1.创新了“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人才培养模式
用“专业+分段式组班+身份管理”教学模式解决了与园区企业及区域中小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中同种或相近职业岗位需求人才定向培养问题,满足企业需求,降低教学成本。
2.创建了由学校牵头、与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参与共建的湖南省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通过平台实现为长株潭区域中小石化企业及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和人才培训服务,累计实现收入730.76万元。
3.探索了由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或技术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一、建设了集“实习实训+技能鉴定+员工培训+生产研发+产业孵化”的五位一体的省内一流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主要实践成果及社会影响
1.形成了对接产业园区的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的政府决策咨询报告一份,提出了三项政府推动园区与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决策咨询建议
项目小组通过与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三环颜料、金驰能源材料、新宇高分子材料等8家企业在员工培训、技术合作、人才需求和培养、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对政府和学校的期待等方面开展的调研,对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园区主导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整合高校园区资源建立化工安全生产保障机制、推行“教育型企业”认证工作等三项具体的政策建议,并对这些政策建议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2.在校内成立了对接产业园区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全面推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
(1)学院在校内成立了对接产业园区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对外联络处,主要负责联络园区企业,搜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诉求;对接石化产业,构建了化工生产与检测技术专业群,专业群全面对接企业,完成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的调整和对接。
(2)校企共建了煤制甲醇仿真教学工厂、涂料研发与应用技术中心、化妆品研发与品牌推广中心、啤酒生产车间、GMP车间等一批省内一流实训室,既满足了专业群内外学生实习实训、技能鉴定的需要,又满足了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同步实现了校企在产品研发、生产改良及产业孵化器方面的互补需求。形成了以产品为载体、以项目教学为主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3)搭建技术合作平台,提升教师的应用技术研发与教学能力。学院与株洲兴隆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认定的国家级无机化工企业技术中心;与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共建了湖南省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株洲市科技局共建株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了以项目为载体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与服务搭建了良好平台。同时,通过平台优质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助力园区中小化工企业升级改造。
(4)陆续开办“岱勒新材班”、“关西涂料班”等订单班,践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资源、仿真实训软件,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为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积累有效经验。2017年,学院依托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资源,邀请省涂料行业协会技术专家,联合长沙紫荆花涂料、关西涂料、湖南邦弗特等知名企业,牵头组建湖南省涂料专业建设联盟,全力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精细化工技术(涂料方向)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成功立项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3.进行了校企合作工作系列研究
负责人主持开展的与校企合作相关的系列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对接产业园区的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均顺利完成,项目研究和实践期间学院立项相关课题32项。
4.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强社会影响
近四年,学院教师发表相关论文近99篇,学院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5项,开展各类培训25000多人次,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68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学生参加省级专业技能抽查优秀率与合格率、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共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级156项,在2018国赛项目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化工行业选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各1项,在Web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湖南赛区选拔赛中勇夺第一。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对接产业园区的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的政府决策咨询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委政策研究室会同省教育厅、财政厅及相关高校负责同志组成的产教融合调研组来校考察调研,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刘望关于“行业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园区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及形成的决策建议。调研组认为该课题成果建议理念新、起点高、视角独到、观点鲜明、可操作性强,对我省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具有指导意义。这些建议的相关内容已纳入我省制定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