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06-28
成果题目: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
成果类别:编著类
作 者:陈惟凡、陈华堂、李小球、赵旭红、阳自田、赵健军、阳勇华、邹启文
所在单位: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
一、成果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创新据举措
(一)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从心理角度、教师特质、基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完整系统地研究整理了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法;选择了十个典型案例,展示了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基本规律,也为中小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范本。
本书遵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详尽地论述了学习方法、研究过程、操作技巧;注重方法的掌握、活动的体验、成果的生成,对在中小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本书主要观点
1、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的基本理念、基本特点、基本原则
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初步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教育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并初步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的点拨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的基本特点包括现场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操作性特点、针对性特点。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的基本原则遵循鼓励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愉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的方法体系
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指导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还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手段和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权威掌握者,更多的是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是学生的求知伙伴。研究性学习活动常用的指导方法有授课式指导法、示范式指导法、渗透式指导法、归纳式指导法、对比式指导法、矫正式指导法、尝试式指导法、释疑式指导法、结构式指导法、表演式指导法,典例式指导法、索引式指导法等。
3、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的评价体系
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评价分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两类。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健康地发展。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评价的目的是激励与调控。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评价原则遵循激励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4、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心理学基础
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必须首先懂得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只有掌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现状与本质,才能正确地施行有效的指导方法。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的课程,也是为彰显学生个性和爱好的课程。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为前提,以课题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是学生开发创造性潜能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畏难情绪、急功近利情绪、嫉妒情绪、不满情绪、自卑情绪等。
5、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校外活动基地建设
学校广泛开辟本地的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基地,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校外活动基地里,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地联合起来,也让他们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学习,在生活中认识自我。
研究性学习活动基地的建设,必须规范合理,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必须遵循资源性原则、县域性原则和课程性原则。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基地课程时,要注意遵循综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基地建设要做到有组织领导、有志愿者辅导员队伍、有工作制度、有特色资源、有活动场所。
研究性学习活动基地的资源有三种分类方法:按研究课题的类别分类;按资源的特征分类;按教育功能分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基地活动按组织形式分,有校级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与个体活动四种方式;按辅导方式分,有报告讲座式、导游讲解式、访谈交流式、操作表演式和实践体验式五种;按活动性质分,有调研式、实验式和实践式三种。
6、研究性学习课题博客
研究性学习课题博客,指参加研究性这习活动的课题组成员,在大型社会网络平台上申请创建课题博客,上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视频、作品等资料,向社会展示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的博客。由于互联网博客具有信息发布、成果交流、图片视频分享等功能,所以互联网课题博客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开辟课题博客,这是一个极有时代特征的创举。
7、研究性学习活动概论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活动,包含了九项基本工作,八种具体活动,七大教育功能。
(1)九项基本工作是指以下九项工作。①是前期准备工作通过观察人们的生产生活,多思善想,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②是把这些问题汇集起来,然后选择那些典型的、起关键作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体;③是小组成员对所选问题做市场调查,归纳商讨论后确定研究课题;④是制订研究方案与活动筹备,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立项;⑤是作开题汇报再度修改活动方案;⑥是实施方案计划进行有效研究工作;⑦是归纳研究活动所获信息撰写结题报告;⑧是将课题成果上报有关部门以供专家鉴定;⑨是将鉴定后获得认可的成果在社会上推广应用。
(2)八种具体活动。①在生产生活中的观察活动;②确定主题后的选择活动;③方案撰写成功后的课题申报批活动;④开题汇报活动;⑤根据方案展开的研究活动;⑥在研究过程中获取并筛选信息的活动;⑦研究成果报送、报审活动;⑧成果推广活动。
(3)七大教育功能。①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②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③在研究过程中的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④开题报告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⑤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⑥在结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⑦在成果汇报鉴定时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范畴,但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内在规律与具体实施,我们又把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分为社会问题类、活动设计类、自然资源类、科学实验类、科技创新类和学科课题类共六类。其中社会问题类和活动设计类课题属于社会科学类课题,自然资源类、科学实验类和科技创新类课题属于自然科学类课题。学科课题类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集范畴。
组建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常用方法有:主题招募法、同趣结合法、组织安排法。一般而言,合作小组从确立课题到结题整个过程需经历四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冲突发生阶段、日趋规范阶段和正常运作阶段。课题研究活动的常用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考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研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表现形式一般有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展示课件、研究过程和结果等。这些通常称为课题的一般成果。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习者的生活体验,而体验生活的收获比课题成果更丰富,所以我们认为:只要是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活动中,自已亲手操作的实验、或撰写,其所获得的感悟、体会和作品等都属课题成果的范畴。如初研感悟、日记、心得及在活动中创作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和科技创新作品等,都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我们把这些成果,称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殊成果。
(三)本书创新举措
创造性地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基地活动联系起来,并对基地建设的原则与特点,基地活动的组织、基地活动的常态实施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对在基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用“大课程”理念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将学生学习过程分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部分。积极探究指导方法,即对课内活动指导方法、校内课外活动指导方法及校外活动指导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梳理,为一线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依据与方法。
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过程创造性地建立了五种评价方法,即辅导员评价法、活动回放评价法、自主感慨评价法、小组通议评价法和教师点评评价法五种。这种多元、客观的评价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课题博客。课题组建立的课题博客,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的展示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学生课题成果的推广,产生社会效益。
二、主要实践成果及社会影响
本书在省内外兄弟学校中获得较高评价与反响,如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重庆市字水中学、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翟王镇中学、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湖南省邵东第一中学等学校均特写来致谢信。
本书对我校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课题成绩十分喜人: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花瑶挑花》入选湖南省省编教材。在2017年度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结果中,我校有1项课题荣获省一等奖(全省共13项),2项课题荣获省二等奖(全省共24项),1项获省三等奖(全省共47项)。在2017年度邵阳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选中,我校有9项课题荣获市一等奖(全市共20项),7项课题荣获二等奖(全市共12项),18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