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教育厅 > 教科院 >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成果发布

《职业·就业·创业》教育探索实践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06-28

成果题目: 《职业·就业·创业》教育探索实践

成果类别:编著类

作    者: 王雄伟、刘艳、李纯斌

所在单位: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成果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创新据举措

    (一)成果主要内容

    “《职业·就业·创业》教育探索实践”是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新研究》(XJK012BJC001)、湖南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XJK17AZY001)等系列课题,以及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批特色建设项目(10T50)和首批示范建设项目(13SF15)《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等系列项目的集中成果,2014年6月出版。

    成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我国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就业创业教育理论探索、深入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改革实践而产生。该成果从职业概论、职业规划、职业能力、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五个方面中的职业、就业、创业三大核心内容,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内容、方式和途径。职业方面主要阐述了正确的职业理想、道德,职业发展趋势,职业兴趣、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和环境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决策等。就业方面主要阐述了就业市场、就业政策、就业准备、就业方法和技巧,就业决策等。创业方面主要阐述了创新创业的意义、理念,创新创业素养,创业知识、能力,创业团队建设,创业风险与防范等。阐述了职业、就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关系。加强了高职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建立多角度、立体化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并将其主要内容进教学计划、进教材、进课堂,形成可迁移、普适性、受益终身的职业素养。

    该成果具有系统性,体系完备、知识面广、内容全面,涉及了职业概论、职业能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的众多方面;具有资料性,突出了知识性和常识性,吸收了当前国内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新知识,以提升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具有工具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职业、就业、创业教育中的方法和技巧更具有实践性,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科学性和创新性。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的问题提出了新思路、新对策,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就业创业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年不断线”新模式。

    (二)成果主要观点

    1.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深化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就业创业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是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2.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亟待不断探索实践,使之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建立起更加科学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结合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特点和三年不同阶段成长需要,首创了就业创业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的“三年不断线”职业素养教育新模式。就业创业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年不断线”,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进计划、进课堂、进学分,全程设计、分段教学、面向全体,理论与与实践相结合。

    3.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选择与个人潜质相匹配,就会事半功倍。正确的职业观念、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求职发展的基础。通过认识职业、认识自我,认真规划职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科学选择职业,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高职学生构建通往社会职场的正确通道,从而使高职学生顺利步入职业生涯。

    4.就业创业教育有效开展需要构建合理育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就业创业作为严肃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对高职学生创业基本能力结构如何、当代高职学生是否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其创业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如何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现实问题作出系统性应答。所以要完善校企合作的就业创业教育育人机制。定期开展企业用人素质需求调查;邀请企业参与学校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校企双方实践活动。要完善学生就业创业职业素养评价机制。按照“五可”(可操作、可量化、可实施、可监测、可改善)要求进行学生素质评价,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校外社会实践)”、“校内+校外”、“社会+行业+学校+企业+家庭”为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见图1)

图片1.png

图1  教育教学机制图

    5.《职业·就业·创业》教育主要是探索传授职业规划、就业知识、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精神,养成创业素质、锻炼创业能力,让高职学生掌握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特别是涉及的关键环节和可能的种种风险,帮助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解决的方法与途径。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促进解决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系统性和资料性的问题;促进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职业素养方面就业创业教育实效性的问题;促进解决整体提升全体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举措

    1.改革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结合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特点和三年不同阶段成长需要,开拓性地首创了就业创业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的“三年不断线”职业素养教育教学新模式。其“全程设计、分段教学、面向全体”的教学过程(见图2、图3)。













图2  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构图

图片2.png

图3  就业创业教育“三年不断线”模式构图

2.更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了就业创业教育教学路径。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就业创业教育主要内容进教学计划、进教材、进课堂(见图4)。针对大一到大三高职学生开展“意识培养、技能培养、能力提升、创业实践”四个阶段教育,形成“分层次、分阶段,立体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见图5)。

35MR]3U`A0X)RFTXHC9V[_D.png

图4  就业创业教育“三年不断线”教育教学路径图

图片1.png

图5  双创人才培养图



    3.编著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特色教材。结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就业创业教育需要,开发了针对性强、实用性突出、内容全面的71.7万字的特色教材《职业•就业•创业》。

    4.创新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理论。对具有社会属性的职业素养的开放复杂性系统,创新运用耦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职业素养的“三年不断线”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各个层面相融合的理论框架。

    5.改进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方法,课程育人环节有新突破。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索“教学做赛创”一体化育人模式,拓展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环节。将职业素养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就业创业实践,不断丰富实践育人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就业创业训练等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整合社会、行业、企业、学校资源,形成政府统筹谋划、行业企业协同联动、学校扎实推进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立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多方长效合作机制。



二、主要实践成果及社会影响

    (一)校内实践成果

    1.理论成果丰硕。编著1部,省级建设项目5个,省级课题7个,论文8篇。主要有:

    (1)著作

    (著作)《职业·就业·创业》,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6,王雄伟编著。

    (2)课题

    (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新研究》(XJK012BJC001),已结题(王雄伟主持);

    (课题)2017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复杂性科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评价的实践研究》(FJB170663),在研(王雄伟主持);

    (课题)2017年湖南自然科学基金科教联合基金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证》(2017JJ5001),在研(王雄伟主持);

    (课题)2017年湖南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XJK17AZY001),在研(王雄伟主持);

    (课题)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创新研究》11C37,已结题(王雄伟主持);

    (课题)微课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XJK014BJC005),在研(刘艳主持);

    (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就业质量的高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研究——最优化理论分析》(XJK014CZY022),已结题(李纯斌主持)。

    (3)项目

    (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10T50),已结题(王雄伟主持);

    (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建设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13SF15)已结题(王雄伟主持);

    (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文化建设》(12J36),已结题(王雄伟主持);

    (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12T48),已结题(刘艳主持);

    (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建设项目《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15SF13),已结题(刘艳主持)。

    (4)论文

    (论文)《创新改进高校素质教育教学体系》2012-05-02发表于湖南日报(王雄伟)

    (论文)《创新就业教育和服务机制 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2013-06-05发表于湖南日报(王雄伟)

    (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探索》2015年5月发表于《继续教育》(王雄伟);

    (论文)《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涯规划的调查报告》2013年8月发表于《职教论坛》(李纯斌);

    (论文)《网络次生文化对学生伦理观念的影响》2016年10月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刘艳);

    (论文)《基于信任危机的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2017年5月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刘艳);

    (论文)《诚信教育推动道德和制度建设的规律与实践》2014年11月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王为、李纯斌);

    (论文)《隐性课程实施与高职学生素质提升的关联研究》2015年2月发表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李纯斌)。

    2.创建了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8%以上,2014、2016年分别被评为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2016年评为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麦可思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自主创业率为5.0%以上,高出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达2.1%。

    3.2016年学院获评湖南省政府首批20个之一的“双创”示范基地(高职院校唯一)、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4.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专业竞争力的提高,学生在各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280余项。其中团体和个人一、二等奖达180余项。

    (二)校外实践成果

    该成果2013年作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首批高职院校四个之一的示范建设项目(13SF15),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中医药专科学校、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院校以及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其他院校推广应用,由湘潭大学出版10万余册,受益高职学生累计达10万多人;形成了可迁移、普适性、受益终身的创新创业职业素养。

    (三)社会影响

    1.学界影响。前副省长唐之享对本编著进行了肯定,并欣然作序。

    2.该成果在2015年全国高职高专院长联席会议上成果新案例中以创新成果展出,就业创业的先进经验被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余次。

    3.2016年9月26日上午10点,校长王雄伟到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频道,就广大网友关注的“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这个主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

    4.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视察《职业·就业·创业》教育探索实践成果展台。

《职业·就业·创业》教育探索实践

32449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