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19年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报告工作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7-07 15:20 【字体:

各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2019年度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08号)要求,为做好我省2019年度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年度发展报告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制与发布

编制和发布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年度发展报告,是持续推进的继续教育重点工作,是推进高等学校履行继续教育办学责任、确立质量发展观、展示发展成绩、接受社会监督的制度安排。全省2019年举办了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均须开展2019年度高校继续教育年度发展报告工作。


1.准确填报基础数据。从2020年起,我厅将启用继续教育年度发展报告数据采集系统(以下简称数据采集系统,网址:http://www.vchieve.com/dcs/login.jsp)统计基础数据。各有关高校要在数据采集系统认真填报基础数据,确保数据可信、可用、可靠,准确反映本单位实际情况。数据采集系统账号为学校代码,初始密码为:123456。各高校在初次登陆后请及时修改登录密码。

2.积极报送特色案例。各有关高校要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反映本单位2019年度继续教育的新情况、新举措、新成效、新问题、新建议,展现在新时代的新作为,积极报送特色案例,原则上每个学校报送23个办学特色的案例(要求见附件2)。

3.认真编制年度报告。各有关高校要认真分析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数据,立足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抓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编制年度发展报告。年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情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社会贡献、特色创新、问题挑战、对策建议等8个部分,重点突出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反映事实和数据客观真实,原则上字数不超过8000字(编制要点见附件1)。

二、相关要求

1.各有关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主管校领导牵头、部门统筹、专人负责的年度报告编制专班,统筹学校继续教育各相关部门按要求高质量做好本校继续教育年度报告工作,确保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本校高等继续教育发展情况。各校的报告须经校长办公会认真讨论、修改完善,并由主管校领导签字、学校盖章后报送。

2.我厅将组织专家对各学校提交的年度报告和特色案例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体例的规范性、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报告与案例的质量、报告按时提交等方面的情况,并适时通报评价结果。我厅将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把评价结果将作为各学校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的重要依据。

3. 2020725日前,各有关高校要完成基础数据采集、特色案例撰写、编制年度报告等工作。各有关高校要将年度发展报告在本单位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布。要将特色案例、年度报告WORD版和加盖单位公章、主管校领导签字的PDF格式发送至邮箱:jxjyfzbg@163.com。要登陆教育部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网址:www.zygl.edu.cn),提交《2019年度继续教育年度发展报告》、特色案例的电子文档。

   三、联系方式

1.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刘彦奇;

电话:0731-84714937

        通讯地址:长沙市东二环二段238911室。

2.“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支持:青升;

电话:139****5916

3.“信息平台技术运维:苗林波、李征宇

         电话:0105751953157519078

附件:12019年度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报告编制要点

          22019年度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报告办学特色案例和图片要求

    湖南省教育厅

2020年7月7日


附件1

2019年度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报告编制要点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300字以内)主要描述学校办学性质、办学地点、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特点、办学成就等。

1.2学校继续教育总体规划。主要描述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总体思路和规划设计。

1.3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定位。主要描述学校继续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1.4学校继续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

1.4.1办学体制。主要描述学校继续办学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等。

1.4.2管理机制。主要描述学校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2.专业设置

2.1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数量、结构布局)

2.1.1专业设置概况。主要从类型、层次、学习形式等3个维度来描述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概况。

2.1.2专业结构布局。主要分析专业结构布局情况。

2.2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调整情况

2.2.1调整思路。主要描述专业调整设置的思路或方向。

2.2.2调整进展。主要描述2019年专业新增、停招等情况。

2.2.3工作成效。主要描述近年来专业变化情况及成效。

2.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情况

2.3.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主要描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

2.3.2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情况。主要描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情况。

3.人才培养

3.1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3.1.1总体规模(数据截至20191231日)

3.1.1.1在校生情况。主要描述2019年不同教育类型(函授、业余、脱产、开放教育)、不同教育层次(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不同专业、省内与省外在校生规模情况,并与2018年进行比较;普通高校还需注明本校全日制教育有关专业与学历继续教育各专业在校生数的对比情况。

3.1.1.2招生情况。主要描述2019年招生规模,分类比较要求同上。普通高校还需注明本校全日制教育有关专业与学历继续教育各专业招生的对比情况。

3.1.2生源分析。主要分年龄、民族、生源地、职业状况、学习需求等对2019年在校生进行描述分析。

3.1.3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基本情况

3.1.3.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描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情况,可分专业类别或模式类型分别描述。

3.1.3.2教学基本情况。主要描述课程设置、师资、教材、教学形式、考核等,以及教学获得的组织实施。

3.2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3.2.1总体规模。主要分行业、类别、对象、班次、人次等来描述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3.2.2培训模式。主要描述非学历培训项目模式(面授、在线、混合式等),总结培训工作特点和主要成效。

3.3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

3.3.1思政课程。主要描述思政课程的数量、名称、教学形式和授课教师配置等方面的情况,描述课程思政的主要做法,总结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效。

3.3.2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描述继续教育学生思政工作制度建设及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及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情况。

3.3.3社团活动。主要描述继续教育学生社团建设及活动组织情况等。

3.4学生学习效果

3.4.1学生满意度。主要围绕课程设置、学习服务支持、学习形式、师资安排、考核方式、学籍管理等方面描述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3.4.2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情况。主要描述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继续教育满意度或品牌认可度,以及对学生岗位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升的评价。

3.4.3学生取得的成绩。主要描述继续教育学生取得的成绩,举例说明毕业生取得的成就。

4.质量保证

4.1制度建设。主要描述学校继续教育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校外学习中心和教学站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4.2师资保障

4.2.1本校教师。主要描述本校授课教师、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基本数量和职称结构等相关情况,并特别注明学历继续教育授课教师占本校教师的比例。

4.2.2校外学习中心和教学站点教师。主要描述校外学习中心和教学站点的授课教师、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基本数量和职称结构等情况。

4.3资源建设

4.3.1教材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总量。主要描述教材、辅导资料等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网课视频课程等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数量。

4.3.2教材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新建情况。主要描述教材、辅导资料等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网课视频课程等数字化学习资源2019年新建的数量。

4.4设施设备

4.4.1基础设施。主要描述专门用于继续教育的教学、实训、生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4.4.2教学设备。主要描述专门用于继续教育的教学、实训、生活等方面的仪器设备配置情况。

4.4.3其他设施设备。主要描述专门用于继续教育的其他设施设备建设情况。

4.5合作办学及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站点建设和管理情况

4.5.1合作办学。主要描述与省内外学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合作办学情况。

4.5.2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站点建设和管理情况。主要描述省内外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站点的设置、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客观分析运行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6学习支持服务

4.6.1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描述学校为继续教育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支持、教育教学支持、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4.6.2学习支持服务信息化建设。主要描述教学、管理、资源等平台建设。

4.7内部质量管理

4.7.1教学组织。主要描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组织、考试考核等方面的有效管理。

4.7.2学生(学员)管理。主要描述招生、食宿、日常管理、学籍、毕业(结业)等方面的有效管理。

4.7.3师资管理。主要描述对校内外教师的有效管理。

4.8外部质量评估

4.8.1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评估。主要描述行政主管部门的年检年审情况。

4.8.2社会第三方机构质量评估。主要描述社会第三方机构发布的质量评估报告。

4.8.3委托单位(受训单位)的质量评估。主要描述委托单位(受训单位)质量评估意见。

4.9信息化建设(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平台等,成效)

4.9.1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描述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有关硬件和软件系统、平台等情况及其成效。

4.9.2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描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关硬件和软件系统、平台等情况及其成效。

4.9.3服务信息化建设。主要描述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有关硬件和软件系统、平台等情况以及成效。

4.10经费保障(含学历继续教育学费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费收入及使用情况)

4.10.1收入情况。主要描述学历继续教育学费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费收入情况。

4.10.2使用情况。主要描述继续教育教学科研设备采购、课程资源建设、教学酬金等经费使用情况。

5.社会贡献(突出社会服务的对象、目标、方法和效果)

5.1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5.1.1服务国家战略。主要描述工作做法与成效。

5.1.2服务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描述工作做法与成效。

5.1.3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主要描述工作做法与成效。

5.2继续教育资源面向校内、社会开放服务情况

5.2.1面向校内开放服务情况。主要描述继续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平台、设施设备等资源服务校内师生情况。

5.2.2面向校外开放服务情况。主要描述继续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平台、设施设备等资源向社会开放服务情况。

5.3对口支援、教育帮扶情况

5.3.1对口支援情况。主要描述继续教育对口援疆、援藏和对口支援贫困县市及学校的情况。

5.3.2教育帮扶情况。主要描述继续教育面向贫困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帮扶措施及效果。

6.特色创新

6.1实践特色与模式创新

6.1.1实践特色。主要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专业(培训项目)建设、思政教育、内部管理、学习支持服务、社会影响等方面,总结提炼学校继续教育实践特色。

6.1.2模式创新。主要总结概括学校在办学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质量监控等方面新模式。

6.2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6.2.1引进来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描述学校接受国(境)学生接受继续教育或相关培训的情况,对国外来华进修生的培养,与政府、跨国公司、国外高校合作开展的培训项目情况。

6.2.2走出去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描述学校在国外设立的办学机构、开设课程、受益学生等,以及与国外学校或跨国公司等合作开展的其他有关继续教育方面的项目。

6.3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等情况

6.3.1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描述学校继续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情况,可从立项、结项、在研三个方面统计数据。

6.3.2科研成果。主要描述继续教育领域形成的著作、教材、论文、教学成果奖等科研成果。

7.问题挑战

7.1面对的新挑战、新需求。主要描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对继续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提出的新需求。

7.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客观分析学校继续教育在办学行为、常规管理、招生就业、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8.对策建议

8.1发展对策。主要描述学校继续教育面对新挑战、新需求,提出的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等。

8.2政策建议。主要描述学校对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规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的的建议。

注:编制年度报告时要恰当运用数据报表采集的数据,以文字、图形、图表等形式辅助表达观点。


附件2

2019年度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报告

办学特色案例和图片要求

1.案例选题:办学体制机制、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学习效果、质量管理及保证,教学资源和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合作办学及校外教学站点建设管理,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社会建设情况,教学资源面向校内及社会开放服务情况,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教育教学研究与创新情况,毕业生成就等,及其他新思想、新思路。

2.总体要求:每个案例应有标题,标题名称应直接反映案例内容。案例的主题聚焦、中心突出、文字凝练,重点体现工作做法与经验,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有特色、可借鉴和可推广。案例中相关表述严谨准确,符合相关政策或文件规范。字数不超过500字。

3.文本内容:包括背景、主要做法、成效经验、特色创新、社会价值等,内容要实,成效要明显;

4.配图要求:每个案例应配2-3张图片或图表,能直观反映案例所描述的典型事件或典型人物的工作场景,一般以反映师生教学活动的场景为主。每张图片应有配图说明,用精练文字说明图片内容。图片应为原图,且分辨率、清晰度高。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关于开展2019年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报告工作的通知

1262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