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通知公告

湖南省2017年“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7-12-12 00:00 【字体:

湖南省2017年“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关于开展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9号)要求,现将我省2017年“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全面改薄”实施以来,我省始终把强化督导检查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坚持常规检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多项义务教育建设工程,采取多种切实措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20-21日,省政府在资兴市召开了全省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促进义务教育更高水平发展。二是下发文件部署。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开展“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的文件要求,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开展“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的专门文件,安排部署全面自查和实地督导的有关具体工作,要求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县市区对学校督查全覆盖、市州对所辖县市区检查全覆盖、省对市州实地抽查全覆盖。三是自查工作扎实。我省全面自查分2阶段进行,第一阶段:9-10月,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结合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组织10个小组、近40名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对10个市州37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条底线”达标情况开展了专项督导。第二阶段:11月下旬,省改薄办组织4个督查组,对9个市州14个县市区进行实地督查。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共组建各级各类督导组512个,对全省包括教学点在内的18503所学校“20条底线”达标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自查结果全部录入国家督导管理系统。四是自查效果明显。自查工作不仅推进“底线要求”在学校得到切实落实,而且对于促进改薄项目建设效果明显。截至11月25日督导管理系统数据显示,通过自查和边查边改,我省“20条底线”要求全部达标的学校17671所,达标率95%,系统中149个统计单位(包括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市本级)有88个达标率为100%。具体情况详见附件。

二、“全面改薄”工作进展情况

总体看,我省“全面改薄”工作推进有序,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4-2018年,全省“全面改薄”规划投资总额为209.16亿元,规划建设校舍面积1049.89万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1035万多台(件套)、金额37.82亿元。截至2017年10月,全省“全面改薄”累计支出218.8亿元,占5年总规划的104.6%,校舍建设类项目累计开工面积1162.4万平方米,占总规划的110%;已竣工1099.5万平方米,占总规划的104.7%。设施设备采购类项目累计完成采购金额41.1亿元,占总规划的108.7%。

三、主要做法

(一)出台政策文件,强化措施保障

通过近年努力,我省基本形成了实施“全面改薄”工作的政策体系。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全面改薄”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范围、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

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为推动项目实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项目实施与管理等事宜。二是下发《关于编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进一步阐明了“全面改薄”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制定“全面改薄”项目规划的基本原则、实施范围、规划目标等要求。三是出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组织对各地进行绩效考核。四是制定《湖南省“全面改薄”信息公开公示实施办法》,明确公示内容、程序和原则,加强社会监督。五是印发《湖南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实施办法》,确定了专项督导的原则、内容、方式与程序及结果运用。六是下发《关于做好“全面改薄”项目规划完善等中期有关工作的通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省、市州、县市区均成立了“全面改薄”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政府牵头,教育、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去年底,省政府还专门召开“全面改薄”推进视频会进行部署。

2.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全省建立了城乡一体、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小学年生均600元、初中年生均800元的标准安排公用经费,寄宿生再按年生均200元的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在改薄方面,除用好中央专项资金外,省本级将薄改专项、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城镇义务教育扩容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与条件改善计划等项目资金统筹用于薄弱学校改造,2014-2016年分别达到13.43亿元、13.82亿元和15.2亿元。各地在用好中央和省级薄改专项资金的同时,落实项目规划确定的本级投入责任,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3.建立健全工作统筹机制。一是“全面改薄”与标准化学校建设相结合。以薄弱学校改造促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建一所、成一所”。截至2016年,全省共投入205亿元,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12000多所。二是“全面改薄”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制定了“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和项目规划,印发《湖南省教育扶贫规划(2015-2020年)》,做到两个规划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精准发力。三是“全面改薄”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各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致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尤其在完善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创新性举措,促进了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提升,被教育部推介。

(三)着力突出重点,全面协调推进

1.项目安排上突出重点。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湖南实际,按照“全面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一方面,将全省所有县市区纳入“全面改薄”范围,另一方面,突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扶县、省扶县等。在具体项目中,既包括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以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又突出基本教学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2.经费分配上突出重点。为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全省122个县市区按照财力状况,分3类给予经费支持。一类县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扶县、省扶县和少数民族县,共51个;人均可用财力较薄弱的48个县市区,作为二类县;其余23个财力状况较好的县市区确定为三类县。其中,占全省县市区总数42%的一类县获得了60%左右的薄改资金支持;48个二类县获得35%左右的薄改资金;给三类县的奖补资金仅占5%左右。薄改专项经费按资金管理办法和因素法进行具体分配。

3.工作措施上突出重点。“全面改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厅里重点实施的民生项目。除抓好项目建设进度、质量管理等日常工作外,我们着力抓了2个方面:一是把“20条底线”要求作为改薄“补短板”“兜底线”的基本遵循,杜绝超标准建设、豪华建设。二是支持引导贫困县提前完成改薄任务。通过进度通报、工作督导和经费扶持等措施,确保国家确定的我省40个贫困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今年底基本达到“20条底线”要求。

(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项目质量

项目建设的主体和责任在县市区,我们要求各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进度、项目质量以及项目施工安全和资金安全。一是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全面改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财务核算、资金支付审批、审计等制度。二是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制定颁发“全面改薄”信息公开公示实施办法,始终坚持信息公开公示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校舍建设类项目按要求设置永久性标识牌。省、市州、县市区教育门户网站普遍建立“全面改薄”专栏,将办学标准、项目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经费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实施成效等情况进行公开公示。三是加强日常管理。我省建立了“全面改薄”双月通报制、监督检查制、定向调度制、公开公示制、绩效考核等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推进会,还向工作进度偏慢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发督办函,确保项目进度。四是开展绩效考评。将“全面改薄”工作纳入对市州年度教育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形成省、市、县、校检查评估体系,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市县的重要依据和安排项目经费的重要因素。五是强化督查检查。每年暑期,在学校建设黄金时期督促各市州、县市区开展自查,组织省级督查,下发整改通报。同时,结合秋季开学工作检查、有关部门的综合性督查等对各地“全面改薄”进行督查检查。

我省“全面改薄”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一是实际需求与经费保障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一些县市区因财力原因尚有一些薄弱学校暂未列入规划,改薄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二是项目建设手续办理与建设进度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校舍建设类项目手续办理耗时较长,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属集体土地,缺少国土证,工程建设手续办理较难,影响工作进度。三是我省“20条底线”未达标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报警装置、多媒体教室、超大班额等指标要求方面。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强项目进度管理。一是完善项目规划。指导各地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全面改薄”项目规划,并按规划建设。要倒排时间进度,做实做细年度实施计划,将工程规划细化到年度、细化到月份、细化到每个项目,对照时间表、路线图,科学安排好工程建设进度。二是严格要求各地落实政府采购、招投标等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阳光操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双月通报、定向调度、公开公示、监督举报、定期检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双月报”信息系统数据填报工作。对项目进度全省排名靠后的市州、县市区进行约谈或发督办函等形式进行推动。四是落实责任追究和绩效评价等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南省“全面改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评估和目标管理考核,增强评价的客观性。

2.加强项目质量管理。指导各地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完善建设程序,规范招标采购,新建工程项目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在加快项目进度时,始终要求以保障建设质量为基础,处理好质量与进度关系,不能因赶进度牺牲质量,强调质量前提下的建设进度。

3.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督促各地加强资金监管,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保证专款专用,防止发生套取、挪用、截留资金等问题,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廉政教育,完善资金使用监督制度,确保清正廉洁。项目建设要规范操作,处理好工程建设与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关系,保障师生安全。

4.加强“20条底线”达标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对自查和专项督导情况进行梳理,加强分类指导,已达标的督促各地巩固提高,未达标的要查找原因,调研整改,加快进度,40个贫困县今年底前力争基本达到,其他县市区2018年底前达到。

附件:1.湖南省“20条底线”要求达标情况统计表(分项统计)

    2.湖南省“20条底线”要求达标情况统计表(分县统计)

湖南省教育厅

2017年12月11日

湖南省2017年“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湖南省2017年“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979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