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通知公告

开福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0-07-06 00:00 【字体:




 湘政教督通[2010 ] 91 号
开福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

根据《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实绩督导考核制度和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制度等有关文件精神,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部分省督学和教育督导评估专家,于2010522524,对开福区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实绩以及区政府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考核,并对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进行了视导。评估考核组采取听、看、查、访等方式,听取了区长凌勤杰关于政府教育工作的汇报和区委书记张迎春关于教育工作实绩的述职报告,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到财政局、教育局、学校和有关单位查看了财务账目、会议记录、文件和相关资料,并实地考察了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2所学校(含1所农校)和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走访了部分教师和学生,抽查了教师备课本和学生作业本。现将评估考核意见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与特色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强区创建工作

1、切实加强了对教育强区创建工作的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长任组长、区四大家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24个部门和12个街道为成员单位的建设教育强区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开福区关于加快教育强区的决定》、《开福区建设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开福区建设教育强区工作目标责任书》等文件,把建设教育强区纳入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专题召开了高规格的“建设教育强区工作动员会”和“建设教育强区工作部署会”,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创建教育强区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确立并实施了教育发展的六个“优先”: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问题等。

2、为创建教育强区提供了一系列制度保障。先后制定了区党政领导定期议教制度、区领导和区直部门定点联系学校制度主要领导抓教育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三年来,区委常委会议教3次,政府常务会议和区长办公会议议教9次。区委书记张迎春、区长凌勤杰带头联系学校,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情况,研究问题,现场办公,切实解决了教育发展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区人大每年听取区教育工作汇报,每年听取代表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教育问题开展了人大主任专题视察活动。区政协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了教育工作调研及扶贫助学活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建立了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区与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了教育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的教育职责。健全了教育督导制度,配备了1名主任督学、1名副主任督学、1名督导室主任,1名督导专干,近三年区财政安排了督导工作经费50万。2009年开展了对乡镇教育工作的“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和对24个区直部门联系学校落实情况的督查,发布了评估考核结果和督查情况通报并对结果进行了运用。

3、着力优化了教书育人环境。出台了《开福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政法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主管教育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和教育局长任副组长的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部署和指挥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明确了集中整治的重点、阶段和要求。每年由区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交警、城管、卫生、文化、教育等部门采取联合整治行动,集中对网吧、歌舞厅、游戏厅和无证摊贩进行整治,净化了学校教书育人的环境。尤其是中央5.3维稳工作会议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学校实现了四个到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保安人员到位、交通标识到位、监控设备到位。近年来,全区学校没有发生群体性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教育投入水平不断提高

1、不断增加财政拨款,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的要求得到落实。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2009年为33234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98%,比2008年的18.45%提高了1.53个百分点。2009年教育财政拨款32000万元,比2008年增加7815万元,增长了32.31%2009年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131652万元,比2008年增长18.76%2009年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3.56个百分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9年为9288.2元,比2008年的7344.4元增加了1943.8元,增长20.9%;预算内公用经费在这次督导评估通过财政追补1000万元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2009年为5197.61元,比2008年的5126.77元增加了70.84元,增长了1.36%

2、切实保证了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在职教师工资和离退休教师的离退休金均纳入了本级财政预算,由工资统发中心和社保统发中心及时足额打卡发放。率先兑现了绩效工资,2009年财政为全区中小学在职教师每人预算安排了3.28万元绩效工资以及第13个月工资。按应发工资12%预算安排了住房公积金补助,并按在职教师绩效工资的78%预算安排了离退休教师的生活补助,按教师年度工资的15.7%另加一个月工资安排了教师的医疗保险,同时单列专项经费为教师进行年度身体健康检查。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真正做到了与公务员一视同仁。此外,为鼓励教师在农村学校工作,区财政还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对农村工作的教师发放岗位补贴。

3、努力保障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资金到位。一是义务教育新机制分担经费按政策要求全部配套到位(2008345万元,2009642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金、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和中职助学金等全额由财政预算及时发放。为保障中小学正常运转,财政年初将义务教育保障资金提前预算安排到位。二是保障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资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2007年至2009年共筹资达3.3亿元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生均达到了1.32万元的水平,并决定再投入68亿元推动全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20103月,区长办公会议决定在2010年教育经费总预算2.52亿元的基础上再追加1000万元,加快“教育强区”建设进程。三是2010年财政将教育局机关和二级机构的公用经费80万元、督导经费20万元、占教师工资总额1.5%的教师培训费121万元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经费20万元全面纳入财政预算 

(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办学条件大为改观

1、学校布局调整力度较大。制定了《开福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共撤并城区中小学11所,新建配套学校6所,新增教学班156个,新增学位6510个,改善了区域范围内的学校布点和规模布局。

2、合格学校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制定了《开福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投入建设资金1.12亿元,全区48所学校全部通过省合格学校督导评估。同时,近年投入2800多万元用于改善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立了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的长效机制,成立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校舍安全工作,全区完全消除了D级危房,一般危房有效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目前,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上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有力推动了区域学校均衡发展。

 3、城区学校配套建设得力。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着眼未来制定了《开福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的专项规划(2006-2010年)》。近三年,学校建设投资3.3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已建成了高水平高标准的北雅中学和清水塘二小,并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有效缓解了区域内入学压力。

(四)高度重视师资建设,教师整体素质较高

1、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开展教师职业形象大讨论,举办了多场师德师风报告会,实施了“书香滋养工程”,开办了书香论坛,全区涌现了一批作风严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师德师风典型。

2、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近几年,在以下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值得在全省推广。一是以改革校长选拔任用方式为重点,率先推行了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校长职级制,强化了校长的责任。二是在全市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按照“绩效挂钩、科学考核、优教优酬”的原则,逐步建立了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每隔两年进行一次集中表彰,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缩小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自2007年以来,已有76名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并选派15名城区学校中层骨干到农村学校担任校级领导。四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在教师总数超编的情况下,为解决校际间、学科间等结构失衡问题,每年都追加编制扩招教师,并开辟了直接对调学科带头人、公开招考骨干教师、定向招考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等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近两年已公开招聘55名小学教师并全部充实到农村教学一线。

3、进一步加大了教师培养培训的力度。坚持集中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每年举办了新任教师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行政干部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班主任培训班以及而后所有教师的新教材培训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送优秀教师赴外地学习,2009年全区受训教师达9732人次。在此基础上,各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还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设立了名师工作室,有效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五)注重内涵发展,打造教育品牌与特色

1、大胆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了《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联片教研制度建设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教研教改的科学长效机制。设立了10个中小学联片教研组,教研教改机构健全。经常性开展教学提质专题会议、学业水平调研评价、教学质量监控诊断等活动,有力推动教研教改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三年来,该区承接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14个,市级课题23个,区级课题35个,出版专著64套(本)。2008年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优秀实验基地”,2009年区教育科培中心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单位。

2、着力推进品牌建设,不断发展学校特色。一是对优质教育品牌进行扩容。通过联办模式,形成了北雅中学、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等品牌;通过“一校二区”工程,清水塘二小、东风二小、国庆二小等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近三年,该区新增品牌学校9所,新增优质学位近万个。二是倾力打造实施素质教育的鲜明特色。推行德育工作人本化、课程化和生活化,致力于合格公民素质的养成和人格的塑造,组建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支义工志愿者队伍,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尤其是“快乐教育”成为区青少年宫的品牌,该单位的“快乐大本营”活动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清水塘小学的文明礼仪教育,新竹小学的艺体教育、竹韵书香教育,四方坪小学的“两型社会”教育,史家坡小学“童谣伴我成长”教育,沅丰坝中学楹联文化教育,均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3、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把社区教育纳入政府重要工作,建立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教育网络;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普遍开办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市民公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市民学校和公民学校。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授课形式,向市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科普、民主法制、环境卫生、健康卫生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教育。所查湘雅路街道办事处,2006年开办市民学校以来,坚持每月一期,学习有计划,授课有老师,开课有记载;三角塘小学,2004年启动书香校园活动,做到了学校与家庭、学生与家长互动,小手牵大手,读书进小巷。六年来,该区校园与社区的读书风气浓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了示范。

二、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整体谋划,加强统筹,协调各类教育加快发展

开福区政府和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认识深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强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发展水平在上一轮评估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在评估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如公办幼儿园比例太低、有几所公办小学的场地租给为民办幼儿园、职业教育发展不够等问题。因此,希望区政府立足于创办全省一流教育、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巩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整体谋划、科学统筹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快速、协调发展,为全省建设教育强县(市、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继续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开福区政府近几年教育资源快速扩张,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导致城区教育资源仍然紧缺,部分学校的班额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同时由于办学和管理体制原因,区域范围内的初中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初中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对此,区政府要进一步增加义务教育投入,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特别是这次评估期间追补的20091000万元教育经费不得顶抵2010年度及以后年度区政府对教育的正常预算和专项追加。

希望开福区人民政府针对目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大整改的力度;同时希望长沙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整改工作加强跟踪督查和指导。适当时候,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对整改情况进行抽查。

 

            OO年六月十八日

抄报: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
抄送:长沙市人民政府、市委组织部、教育局、教育督导室,开福区委、教育局、

教育督导室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开福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

98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