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教育局、厅直有关单位: 根据《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湘教发[2004]107号)和《关于组织第一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04]331号)要求,经各地申报审查,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我厅决定授予“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等11个项目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授予“作文三换研究”等32个项目为二等奖,授予“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研究”等66个项目为三等奖;对一等奖奖励人民币0.8万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0.5万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0.3万元,同时颁发相应证书。 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继续加大教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已有成果的应用效益,为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05年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OO五年八月五日
2005年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一等奖(11项,排名不分先后,下同) 项 目 名 称 | | 项目所有者 | 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 | | 涟源蓝田中学 | “作文-审美-育人”课题研究 | | 双峰县一中 | 小学故事作文实验 | | 武冈市教研室 | 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 | 隆回金石桥教育办 | 高中理科问题-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 | 肖美平 肖志坚 刘社华 | 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研究 | | 省教科院基教所 | 复式教学实验与实践 | | 马安健 | 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 耒阳二中 | 创新农村小学办学模式的探索 | | 岳阳县教育局 | 湖南民族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 | 省教科院基教所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推广研究 | | 冯周卓 彭剑飞 李宣平 | 二等奖(32项) 作文三换研究 | | 溆浦七中 | 以环境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 | 湘潭岳塘区育才学校 |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 | | 雅礼中学 |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 | 张家界市一中 | 英语“五梯级”任务型创新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 | 株洲市第四中学 | 初中情趣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 | 邵东县教研室 | “三本”、“三结合”作文教学经验总结 | | 衡山四中 | 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 | |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 多媒体VCD开发与应用 | | 省教育音像出版社 |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 湘潭电机子弟中学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 | | 株洲市芦淞区教育局 |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 武冈市教研室 | 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 | | 洞口县教研室 | 农村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 | 新宁县教育局 | 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 | 耒阳市教研室 | 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 岳阳市一中 | 高中物理“感知-协作-建构”学法研究 | | 桃源八中 | 中学德育校本实践创新研究 | | 湖南师大附中 | 挖掘少奇故里资源 加强学生道德建设 | | 宁乡四中 | 《女排精神伴我行》 --中国女排万华岩希望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 | 北湖区万华岩镇希望小学 | 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 | 石门一中 | 单亲中学生心态调查分析及良好心理品格的形成与培养 | | 桃源一中 | 教师队伍校本培训研究 | | 永定区崇实实验小学 | 农村低龄儿童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研究 | | 株洲市炎陵县教育局 | 突出问题教研 强化专业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 岳麓区教育局 |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学改革研究 | | 开福区教育局教研室 | 农村素质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 | 邵东县教育局 |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管理机制研究 | | 耒阳市教育局 | 高扬素质教育旗帜,全力实现“普九”“双高” | | 汨罗市教育局 | 区域性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构建区域课程文化 | | 武陵区教研室 | 聋校发展性教学新模式之研究 | | 益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 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 | | 东安县教育局 | 三等奖(66项) 中学历史发现式教学模式研究 | | 株洲市二中 | 初中英语四环节小群体情景交际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 | 湘潭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小学美术扎染教学改革的探讨 | | 株洲市醴陵市来龙门联校 |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经验 | | 永州三中 |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分层训练 | | 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 学校体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 芙蓉区修业学校 | 邵阳市初中“情趣导写”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 | | 邵阳市教科所 | 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 | | 邵东县教研室 | 小学语文学科心育研究 | | 邵阳市教科所 | 实施等级评价,促进幼教事业全面发展 | | 郴州市教育局基教科 | 课堂限时自主阅读,积累感情,全面提高中学生英语素质 | | 衡东县一中 | 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与作文教学 | | 鼎城区江南实验中学 |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 | | 桃源教研室 | 开放作文教学,激发习作兴趣 | | 湘西自治州民族实验小学 | 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究 | | 怀铁一小 | 农村小学语文“四读三合”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 | 溆浦水田庄乡学校 | 新形势下的乡村小学作文研究 | | 麻阳谭家寨中心校 | 数学教育改革论 | | 赵雄辉 |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 张家界市一中 | 小学自然(科学)活动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研究 | | 株洲市醴陵市教育局 |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研究 | | 株洲市芦淞区樟树坪小学 | 小学数学自主创新情感、意志、思维的培养 | | 冷水滩区教研中心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 新化县一中 | 中学化学探究教学研究 | | 娄底二中 | 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的整体发展 | | 周南中学 | 跨班区域活动指导方法的实验与研究 | | 白沙集团小白鹤幼儿园 | 建立科技教育基地,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研究 | | 邵阳北塔区教育科技局 | 初中生科技素质的培养 | | 苏仙区苏园中学 |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 新精神研究 | | 衡南一中 |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 | | 祁东二中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 | 衡铁一小 |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 | | 岳阳市教科所 | 初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 沅江南嘴镇中学 |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 麻阳一中 | 闲暇教育研究 | | 蒋晓明 张 建 | 利用优秀电影教育资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 | 湘潭市岳塘区湘机小学 | 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 | 株洲市第一中学 | 开发舜帝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 | 宁远一中 | 农村中小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 | 冷水江市岩口学区 | 活动型德育途径研究 | | 邵阳市教科所 | 小公民道德教育五连环 | | 隆回县建华少儿活动中心 | 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知瑶文化 爱瑶家乡》的开发与实践 | | 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 |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 常宁宜阳教育办 | “优化心理、规范行为、养成品质”德育实践研究 | | 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 | 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 | | 安化东坪中学 |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 | 南县教研室 | 校本课程“科学与创造”开发建设研究 | | 慈利县零阳镇一完小 |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教师用书 | | 株洲市教育局 | 创新课堂教学与素质发展 | | 冷水滩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校本课程对联课教学研究 | | 新化县金凤中学 |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 | 天心区一中 | 研究型教师导论(著作) | | 陈 文 | 农村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验研究 | | 邵阳县教研室 | 郴州市区域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 | 郴州市教科所 | 新课程实施中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 | 桂阳县教育局 | 环境教育与绿色学校创建 | | 衡山岳云中学 | 教学流程中的减负机制研究 | | 衡阳市八中 | 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 | 珠晖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 坚持“五个不让”,巩固“普九”成果经验总结 | | 衡南星火实验小学 | 小学实践操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 雁峰区环城南路小学 | 农村中小学区域性整体推进课堂教学建模的实验与研究 | | 华容县教研室 | 立足课堂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 | | 常德师范附属小学 | 探索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路径,办人民满意的农 村教育 | | 泸溪县石榴坪乡学校 | 民族贫困地区学校“问题?主题?课题”式教师校 本培训策略与模式研究 | | 保靖县实验小学 | 侗族地区初中阶段创新与发展教育研究 | | 新晃二中 | 开展开放性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 | 一师二附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