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个孩子,一个都不能掉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掉队。”6月20日,又是一个周末,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像往常一样派出13个送教组、48名老师,前往瓮江、浯口等24个乡镇164名重度残疾儿童家,进行“一对一”教学。这些孩子,因患有脑瘫、癫痫、自闭症、精神障碍等多重残疾而不能到校就读。
“娟娟小朋友,老师来帮你按摩!”瓮江镇洪山村安置区内,李怡然老师用按摩球给14岁的娟娟做康复治疗。享受着老师的按摩,娟娟目光中流露出丝丝惬意。
“娟娟妈妈,我们走后,就按照我刚才的方法给娟娟做按摩,每天做3次,每次1小时。”临别时,李怡然不忘给家长布置“作业”。
随后,记者随送教团队翻山越岭,来到浯口镇四丰村。“浩浩,我跟你玩个魔术。你猜对了,我就把糖奖给你。”蓝秀清老师说。
浩浩注视着老师手中的杯子在桌子上变换,每猜对一次,蓝老师就奖他一颗糖。然后,老师拿出识字图片,告诉浩浩怎样区分“男厕所”“女厕所”;指导浩浩书写“男”“女”二字。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写得很认真。
浩浩今年13岁,属于智力三级残疾,两岁的时候妈妈离婚走了。浩浩爸爸患有精神疾病,在县城精神病医院治疗。浩浩跟着奶奶生活,属于未脱贫户。
“娭毑,快过端午节了,这是我们学校送给你们的节日礼物。”毛掌珠老师提着食用油,赵灵芝老师拿着慰问金,递给浩浩奶奶。
“每次送教,老师都会自发地带些牛奶、糖果、文具、玩具送给孩子们。每逢节日,学校还发放食物及慰问金。”李援军老师对记者说。
平江特校校长程永清介绍,老师们利用节假日上门送教,每月两次,每次教学120分钟。送教课程是根据学生障碍类别和家长需求量身定制的,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康复训练三大课程为主。“脱贫攻坚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
送教路上,党徽闪亮。从2014年开始,周末送教成了平江特校老师的常态化工作。尽管路程远、居住地分散、交通不便,但在学校19名党员的带领下,老师们个个干劲十足,既教育孩子又指导家长,实现了重度残障孩子从“没学上”到足不出户“有学上”。
不经意间,在蓝秀清老师的记事本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我们的奉献与收获并存,我们的付出能换来残疾儿童的点滴进步。他们也许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看不懂我们在做什么,可他们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爱,他们需要我们!”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