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市州动态

教育实践的思考者——记洞口县首届名师城关中学教师朱文军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2-05-09 00:00 【字体:
    他是洞口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师德标兵、县首届名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首批骨干教师、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组核心成员、武汉新世纪文学研究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委员会优秀会员……他就是洞口县城关中学朱文军老师,一个教育实践的思考者。

    我们的教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教育今日的学生,明天的建设者!朱文军认准这个目标孜孜以求地思考着、实践着。

    “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思考的问题还应该比生活的年代更远一些,否则就无法教育孩子。”

    刚参加工作那年,领导安排他担任一个“老教师”都不愿意教的初一班班主任:全班53人有11人在小学受过校纪处分,有8人父母离异。这些“调皮生”,科任教师无可奈何,家长也听之任之。面对困境,每次校长经过这个班级,都要问:“你的班级怎么样了?”看到校长一脸迫切的样子,朱老师委屈地说:“靠我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学生努力啊!”“学生努力也要靠你啊!”校长的话引起了朱老师许久的沉思。是啊,内因是根本,但内因可以通过外因起作用。强烈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崇高的师德和无私的爱心,促使他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与学生交流,他发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非常丰富的,在教育的殿堂里不应该有被遗忘的角落。在不断的思索中,朱老师在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在初一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初二年级关注学习兴趣的持续培养,初三年级他又追求这样的教育理想状态:既保证中考成绩的提升,又能在复习中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三年中,朱老师不知送走了多少个忙碌的日子,也不知放弃了多少次与亲朋团聚的机会……“滴水见太阳”,班里不知不觉发生微妙变化。课上,学生坐得端端正正,作业按时、整齐,地面干净卫生,不论在课堂还是在路旁,常能听到学生热情的喊“老师好”,以往的脏、乱、差一扫而光,愉快、兴奋、自尊、自信一览无余的写在学生们的脸上。毕业时,该班超额完成优秀生任务,学生合格率100%,优秀率达30%,毕业会考综合排名列全镇21个班的第一名!
 
    面对班级工作的成功,人们常问朱老师有什么秘诀,他总是笑着说:“管是为了不管。”这里的“不管”,是指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这“不管”的后面其实浸透了朱老师多少辛勤的汗水!这些年来,朱老师所带的班总是在全年级中一贯突出,毕业会考时所带班综合排名总是高居全镇第一,2003年所带10班60人有30人考上省示范性高中——洞口一中,2006年全班62人有48人考上一中,2009年全班64人有46人考上一中,均居全县之首。合格率、优秀率、巩固率居全县前列,他几乎期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多次在全镇毕业班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在教学思想上来一次革命,要努力构建生命化的课堂,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快学。”

    语文教改是困难的,但他朱文军老师不怨天尤人,而是首先从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起。他努力实践着“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的思想,既让师生在课堂中感到快乐,又能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因而他的课堂教学重教而不尚“讲”,重导而不求虚华,重学生自学而远离包办灌输,重感情投入润物细无声,力求“道”有所获,“文”有所得,既着眼于升学的“经考”,更注重未来致用。当问及他是如何实现这样的教学高度时,他说:“我只是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快学”。用心赢得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愿学、打造主动课堂;改变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愿学,打造快乐课堂;以文化统领课堂,让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学生会学,打造生命课堂;致力“最近发展区”——学生快学,打造有效课堂。“想学、乐学、会学、快学”这看似简单的“四部曲”,实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艺术!它是朱老师二十余年深入教学实践而探索出的有效的教学之路,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里的“不教”,就是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形成。

    朱老师在二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时候接手差班毕业班,教学成绩总能从平行班的最后跑到最前。2001年调到城关中学,所接手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人平分列全镇22个班的第22名、20名,但到毕业会考时跃居全镇第1、3名,2006年、2009年所带毕业班的语文、历史人平分高居全镇21个班榜首,合格率、优秀率居全县之首,他所辅导的学生在省、市、县作文比赛中获奖208人次,2008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市优秀辅导教师、省优秀指导教师。

    朱老师是一个唯美的人,他一直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品位,他的课堂密度大,节奏感强,形式多,气氛活、兴趣浓。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完成了自己教学风格的转型:由最初的“行云流水”演化为“以文化统领课堂,让课堂涌动生命活力”。他“寓教于乐”,他的课堂是师生、生生间互动的、多元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提倡放飞激情、弘扬个性、展示魅力。学生们说:“听朱老师讲课如沐春风”。

    “教学必须有理论指导,经验只能是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而理论却可以解决一大片。一个现代新型的教师,必须促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科研型教师转化。要让学生发展,首先要教师发展。”

    朱老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先有一桶水,一桶常新常清的活水。从教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自费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班主任之友》等6种杂志,坚持自修,读书不辍,系统地学习了《班主任工作漫谈》《现代教学论》和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于漪等教育家撰写的书籍,并结合教学实践写了大量心得体会。

    在紧张的教学之余,他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他注重学以致用:从“目标教学”、“情趣导学”到“双快教学”再到“语言积累与运用全效学习方案”、“课堂文学教学与课外文学阅读指导”,他一直走在探索的前沿。这种“不断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推动学科教学”的教科研之路,激起了很多教师探究的心。

    近年来,朱老师通过课题研究与教学论文,总结了自己在教学管理与实践中的点滴经验。他有50余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级、省市论文奖或发表,他参加了市中考复习指导丛书的编写,编著了《非常好同步作文》(已出版发行)。他主持的“课堂文学教学与课外文学阅读指导”课题获全国中语会评比二等奖,他主持的“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全效学习方案”获市二等奖。由于在教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他成为为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组核心成员,并于2008年与2011年两次参加市中考语文命题, 2012年在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评价研讨会上所作的经验介绍。2000年在省市骨干教师选拔赛上荣获第一名,在2011年市课堂教学演说中获一等奖。

    “言教不如身教”,虽然朱老师早已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了,但为了激发广大中青年教师不断进步,他带头参与市优质课、示范课的展示。在2011年市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与课堂教学创新展评活动中,他夺得了教学创新演说一等奖,他带领本校其他三位语文教师获团体总分一等奖,其中3人获个人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

    天道酬勤。这些年来朱老师仍然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甩开膀子大踏步前进,他用辛勤的汗水诠释了教育的幸福。情有所系,挚爱难移,朱老师没有固步自封,他正在希望的乐土上用心思考、播种……(通讯员:肖彬 罗述宏)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教育实践的思考者——记洞口县首届名师城关中学教师朱文军

995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