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全市教育工作会召开,2018年我市努力推进教育优质公平发展
加强硬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育优秀团队、保障校园安全……1月30日,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安浩作了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推进株洲教育优质公平发展”为主题的报告,回顾总结2017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董小平主持,副市长杨胜跃出席并讲话。
2017,株洲教育成绩可喜
2017年,全市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公平更加彰显,各项工作更进一步。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教师职称评定、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等多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介。
文明建设再创佳绩。市教育局机关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株洲市二中、醴陵姜湾小学获得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系统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面铺开。市教育局作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业组牵头单位,组织系统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迎检工作,为株洲继续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组织建设,规范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审批成立8个民办学校党组织。支持派驻纪检组工作。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问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人,组织处理139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追缴违规资金836.1万元。强化资金源头治理,实现内审全覆盖,系统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得到增强。
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推进实施了5项重大教育改革,批准7所高中与13所初中成立7个教育集团,开展城带乡、强带弱结对帮扶。芦淞区实施城乡学校联盟,盟校之间在教育思想、教学管理等方面融合,促进了共同发展。“普职融通”试点范围扩大,由2所增加到7所,惠及10个班480名学生,确定的事项稳步推进。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成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收官任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小学辍学率为0,义务教育巩固率96.44%。醴陵在全省率先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高考质量稳步提升,全市总上线率99.08%,高出全省总上线率13.44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率52.5%,比2016年增加2.05个百分点,本科一批上线率18.73%,比2016年增长0.71个百分点,8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株洲县高考上线率较2016年提高幅度大。职业教育成果丰硕,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成功举办全省产教融合现场交流会。在全省中职教师信息化大赛、学生“文明风采”竞赛中,我市摘得团体总分桂冠。民办学校规范发展,19所民办学校和幼儿园获得省教育厅民办教育规范办学奖励,排名全省第一。
立德树人彰显特色。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市局《教育从“心”出发》获评教育部德育工作优秀案例。提升课堂研究、指导力,开展了对高三年级教学专题视导。云龙示范区不断深化课改,其课堂教学模式、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经验,吸引了外市县300余人次前来交流学习。加强学校艺术工作,首次统一组织艺术中考,艺术展现成为城区学校的品牌活动。学校体育和科技教育进一步加强,参加省级体育赛事、科技创新大赛等所获奖项位居全省前列。心理辅导教师基本覆盖到所有中小学,心育工作成为全省典范。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开学,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投入使用,市汽车工程职院、工业学校、幼师学校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在不改变义务教育办学体制的情况下,我们创新机制,市政府决定举办市二中初中部和市二中附属小学。市二中初中部主体工程已完工。“智慧校园”建设平稳推进,农村教学点数字教学全覆盖。6个单位获评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单位,其中茶陵县获评示范县。
发展保障日益坚实。各县市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投入近7.7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建设,投入2429万元对4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提质改造。株洲县乡村小规模学校提质获得中央、省级相关媒体赞誉。大班额化解比预期要好,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6所,新增学位30045个,大班额从2016年的18.91%下降到10.32%,下降8.59%,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标准之内。天元区化解大班额成效显著,在全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介绍经验。攸县利用招生制度改革和科学引导分流,做到了起始年级没有新增一个大班额。石峰区就促进教育发展,力度大,措施新,出台了“教育六条”,召开区直单位述职测评大会。这些都为促进教育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教育扶贫成绩斐然。提高资助标准与覆盖面,共资助学生143293人次,较2016年增加43%,发放各类资助金12349万元,较2016年增加51.6%,没有一个学生因贫辍学。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读。城区接纳64503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加大对教育扶贫的宣传,组织教师“手拉手”帮扶,开展教育扶贫“清零”专项督导,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巩固提升了脱贫成果。炎陵、茶陵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醴陵教育扶贫工作获得《中国教育报》点赞。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队伍得到充实,通过考试、直接引进等方式招聘教师1522人,教师“退一补一”的良性机制正在形成。教师培训实现“互联网+”,全国首个地市级“教师教育网络学校”上线,共享优质课堂1100余节。高端培训进高校,引领培训到基地,全员培训在学校,近2万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300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校长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升。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招录公费定向师范生363名,特岗教师118人,发放乡村教师补贴、武陵山片区教师人才津贴5065万元,1568名校长教师进行城乡交流。7人通过正高教师评审,11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10人被评为全市“百优十佳”,11人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教育治理取得实效。开展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教辅征订数量直线下降,较2016年秋季减少198.3万册,下降42.4%,总金额较2016年秋季减少4731万元,下降53.1%。创新教育督导,率先在全省推进学校督导室建设,率先引进第三方评估,教育督导有为有位。荷塘区获评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人民日报》推介督学责任区“醴陵模式”。推进依法治教,基本实现“一校一章程”,教育法治进程明显加快。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定期开展学校安全排查,强化内部安全监管,全市教育大局和谐稳定。
2018,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建设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全市教育工作将着力加强硬件建设。全力完成改薄工作,2018年,是我省“全面改薄”工作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之年。全市60所学校被列入改薄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自筹2000万元。努力化解大班额,这项工作任务的重点在主城区和县市县城,今年全市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所。后二孩时代将迎来入园最高峰,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紧张,我市将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举办公办园或民办普惠园工作;大力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兴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面向大众提供普惠性服务。改善办学条件,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我市将建设“株教云”平台,加强融合应用,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交流共享,让农村孩子能够更好、更便捷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简化优化程序,加快市直学校提质改造进度,市局加大了“放管服”力度,对项目投资在30万元以下的,由各学校自主实施,报市局备案。今年,将重点启动市一中、三中和八中的功能用房建设,提质市四中、市十三中、市十八中的有关设施。启动市二中附属小学建设,市二中初中部实现新址开学。南方中学新校建设确保今年完成主体工程。市属三所在建的职业学院(校),实现秋季搬迁入学。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完成基建扫尾工作。
与此同时,今年全市教育工作致力于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协同共进,促进教育公平;尊师重教,培育优秀团队;强化责任,保障校园安全等多项工作。义务教育推行“集团化办学”,确保每个县市区组建3-5个教育共同体或教育联盟,在全市,集团办学覆盖30%的薄弱学校。通过强弱学校的“抱团”发展,实现由“名校集团化”向“集团化名校”迈进,进而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城乡、校际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推动高品质学校建设,引领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现代化办学之路。职业教育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将开展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测试成绩将作为我市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外实践,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保障入学机会公平,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范义务教育各学段的招生行为,通过“阳光招生”、科学划定各学校招生区域,实现入学机会公平。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实现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班级。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扩大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助项目、教育基金会等平台,为家庭经济困难师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做好农村留守学生关爱保护行动,巩固小学辍学率“0”目标。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完善医教结合、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模式,提高随班就读比例、提升随班就读质量,用最大的爱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会上,杨胜跃充分肯定了我市教育工作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杨胜跃说,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真抓实干,着力工作落实,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全市教育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良好发展态势。杨胜跃还指出了教育的一些短板和问题,他认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资源现状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教育投入存在不足,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师资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和县镇。教育行政部门服务意识有待改进,学校办学自主权有待进一步明晰和落实,教师队伍须进一步激发活力,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杨胜跃提出,2018年,我市将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让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教师成长幸福工程,为优秀教师搭建平台,给教师更多的成长空间。市县两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继续加强教育督导和评价工作,完善各阶段教育评价体系,创新督查工作手段,确保教育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会议还表彰了2017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教育工作创新奖获奖项目,株洲市二中、醴陵市教育局、荷塘区教育局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来源:株洲市教育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