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导航、护航、助航”——智慧教育助力师生幸福成长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芙蓉区:“导航、护航、助航”
——智慧教育助力师生幸福成长
近年来,芙蓉区将智慧教育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坚定不移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通过创新开发应用、组建专业团队、共建共享资源、教学深度融合等形式,整体推进智慧教育,助力师生幸福成长。
一、当好导航员,把准智慧教育“风向标”。一是以顶层谋划引领高位发展。从课堂教学、资源供给和教育管理三个方面把握智慧教育发展方向与规律,制定《芙蓉区“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智慧课堂”“智慧网校”“智慧管理”三大工程进行深入探索,形成了智慧教育“全域全覆盖”建设模式。二是以示范带动引领共同发展。按照“区域统筹、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步骤,通过家校协作模式实现BYOD(自带设备)模式“智慧课堂”成建制规模化普及。全区现有“智慧课堂”教学班200余个,占全区班级总数的五分之一,开课总数已达数万节。“智慧课堂”学生终端的大规模运用,正在每天生成大量常态化使用数据,支撑“精准化教学”研究,促进智慧教育发展。三是以全员培训提升技术技能。开办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开办种子教师培训班,为每校培养一名种子教师,解决学校在智慧课堂建设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等方面的难题。积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大力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区2702名中小学教师全部完成培训任务,参训率100%。
二、当好护航员,打造智慧教育新阵地。一是创搭共建共享平台。创立芙蓉“智慧网校”,通过网络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获评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先后推出200余节英语名师“学科微课”和一批“名师有约”数学单元复习课,针对课后服务特殊场景制作“三点半”特色系列课程,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将自建的全学科全学段教学资源库与对口支教县域共享,为浏阳、宁乡、湘西十八洞村等农村教学点开展常态化网上同步授课2000余节,助力省内教育精准帮扶。二是组建专业辅助团队。组建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首席信息官”具体负责的智慧教育管理团队,共同制定智慧教育学校发展规划。组建智慧教育讲师团,选拔32名成员为教师开展菜单式服务。组建智慧师训团队,500多名卓越教师构建新型教与学方式,积累信息技术融合课例近千节。三是推进智慧教育科研。以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为抓手,充分发挥各学科首席名师引领作用,组建线上教研共同体,及时解决“智慧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问题;常态开展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比赛,打造不同教学场景新型教学方式样本。全区现有50多项教育信息化课题,形成了“双师课堂”、“四学”教学模式、“数学人工智能教练”等研究成果,正在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
三、当好助航员,创生智慧教育新生态。一是以智慧管理提升质效。探索全区教育系统“互联网+教育政务”改革创新,基于企业微信建立全局统一认证中心、消息发布与反馈中心、数据共享中心,从上至下畅通沟通渠道、整合数据表格、优化办事流程,切实为教师减负,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二是以智慧评价促进发展。将信息技术创新融入学校常规视导,形成“网络点课——在线评价——终端反馈”的“智慧视导”模式,突出过程评价;通过大数据统计与精准分析,形成“学校画像”“教师画像”“学生画像”,以数据“画像”形式实现评价引导,让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有方向、有路径、有支撑。三是以智慧行动激活动能。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打造智慧教育联盟、网络媒体推介等方式,激活区域推进智慧教育的发展动能。开展“幸福教育生本课堂”学术节等系列专项行动,用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促“智慧教育”内涵发展。育英小学等11所学校组成智慧教育联盟,作为芙蓉教育信息化建设主阵地,整合区内优质师资力量和各年级网络课程,为全区41所中小学校提供技术、资源和经验支撑。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教育部副部长、总督学郑富芝,时任省委副书记乌兰,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等领导均到区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芙蓉区突出智慧课堂中心地位,以区域统筹导航,以智慧网校护航,以智慧管理助航,整体推进智慧教育,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形成了智慧教育的“芙蓉样本”。未来还将以智慧教育为强大引擎,利用“人工智能”探索精准教学,打造“课后服务专区”助推“双减”攻坚,尝试“区块链”新技术探索教育评价,让智慧教育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