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县多举措打造过硬教师队伍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江华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严管厚爱、立德树人,打造了一只结构稳、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倡导尊师重教,打造受人尊敬的教师队伍。一是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树牢“对教育事业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教育投入怎么加大都不为过”的理念,贯彻教育工作“四个优先”,先后出台《尊师重教十条规定》等政策文件,每名县级领导、每个县直单位联系一所学校,近年来投入20.32亿元新建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9所,在全县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企以支教为善,民以助教为荣”的浓厚氛围。二是不断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每年举行一次教师表彰大会,奖励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五年来共发教学奖励资金4037万元;40余名教师被推选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三是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绩效工资、年终绩效评估奖、文明县城奖、综治维稳奖与公务员一个标准发放,偏远乡村教师每年享受津补贴比县城教师高2万元,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建设教师公租房、周转房2800套,3200名教师搬进新房,基本满足需要。四是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优先保障教育编制,近四年通过公费师范生培养、特岗招聘、公开招考和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教师1081人。
涵养师德师风,打造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一是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在全省率先与中南大学联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工程。每学期全县所有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宣誓并签订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发放师德师风建设知识口袋书,每月进行一次抽查测试。每月确定一个师德师风主题,形成月月有主题,天天讲师德的良好局面。二是树立先进典型。设置党员教师、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示范岗,遴选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优秀的教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巡回演讲。三是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督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师德师风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每名教师每月对照“九个是否”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对问题零上报或上报质量不高的学校进行重点督查。四是设立师德师风举报平台。今年共收集举报线索20多条,查实7条,约谈或诫勉谈话7人。
聚焦立德树人,打造育人筑梦的教师队伍。一是开展“四声校园”活动。举行“书香校园”“书香学子”“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让学校和家庭充满“朗朗书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让校园处处都有“欢呼声”;实施“快乐3+1”班级合唱艺术活动,实现班班有“歌声”;以社团建设为重点,打造艺术校园,让学校有悠扬 “琴声”。二是开展瑶文化进校园活动。挖掘利用丰富的瑶族文化,聘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传艺带徒,编写瑶族常识校本教材进课堂,排演瑶族体艺节目,在活态中传承、研究、保护、创新瑶族文化。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七有五融合”心育模式(七有:有机构、有制度、有队伍、有活动、有阵地、有考核、有经费;五融合:与学校文化融合、与班级管理融合、与学科教学融合、与校园安全融合、与家庭教育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县域整体构建“七有五融合”江华心育模式》获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四是开展“一校一品”“一班一特色”“一师一专长”“一生一特长”活动。各校根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充分挖掘学校特色,办有品位的学校,涌现了一批红色学校、文化传承基地、生态示范学校、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等。
严格管理培训,打造履职尽责的教师队伍。一是严格目标管理考核。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争先创优情况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考核优秀的可在职称评定中加分,可作为优先提拔、优先调配重要依据。二是构建公平公正的教师成长机制。严格按照德、能、勤、绩进行选拔、评职称,让教师一心一意提升自己、做出实绩,安心幸福从教。三是创新微团队建设。全县成立教学协作片区一体化、校长沙龙、师德涵养等专业研究微团队12个,打造基地校50个。四是强化教师管理培训。深入开展“七个一”活动(每名校长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周写一篇发自内心的教育反思、每个季度开一期校长论坛、每年暑假进行一次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每期进行一次听课和一次评课、举办一次深度融合的研修培训活动)。在全省率先与华南师范大学开展递进式联合培养“教育家型”校长,遴选50名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参加培训。通过国、省、市、县、校五级培训和“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实现全县所有教师培训全覆盖。“四名工程”成效显著,现有市级名校4所、名校长5名、名课1000多科次、名教师4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