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更有特色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湘潭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办、亲笔题写校名、亲切嘱托一定要办好的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殷切期望、特别指示要办得更好、更有特色的大学。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办学根本遵循,把精神的内涵、殷切的期望真正落实到办学思想、办学行动和办学成效上,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致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扎根伟人故里,立足湖湘特色办教育。一是瞄准国家需求调布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重点加强服务“制造强省”建设和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提升国家重点学科、ESI前1%学科、B+学科以及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水平,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等本科专业。学校1/3专业为国家或省级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二是立足地方特色做产研。大力加强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主动服务湖南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加强湘潭大学科技园、院士创新产业园及湘潭海泡石产业研究院、湘潭大学泰富重装研究院、“新能源装备及储能材料与器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建设,深度融入长株潭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和湘潭市“军工城”建设;打造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乡村发展与治理研究院等高端特色专业智库,100余项研究成果获中央领导、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省部级以上单位采纳。三是聚焦高精尖缺引人才。对接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等人才工程,深入实施院士培育引进计划、国际引智计划、优秀博士引进计划等,新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聘请包括理论界著名专家李捷教授在内的高层次人才60余人来校工作,引进优秀博士近100人。广泛开展湖南知名企业联合入校双选会、湖南省高校毕业生网上人才双选会等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扎根湖南就业创业,毕业生在湘就业率保持在40%左右。
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筑品牌。一是将红色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思政课开展听、查、看、走、讲、写“六位一体”教学,打造“领航讲堂”特色品牌;专业课程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设置专业导学课,将专业沿革、专业价值和专业发展与中国力量、中国成就、时代使命相融;通识课程强调文化育人与文化自信相结合,推出了讲述党史国史、湖湘文化、革命精神的系列课程;实践课程强调实践育人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推出“红色筑梦‧精准扶贫”文创设计展、“党史知识”学科竞赛、“徒步韶山行”社会调研等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二是将红色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运用湖南红色资源,构建以“沿着伟人的足迹”为主题,以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师道大讲堂”理论讲座、“明道信道”系列宣讲、“重走毛泽东小道”情景体验、“情牵脱贫攻坚”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的师德师风培育新模式;利用校庆、教师节、毛主席诞辰日、教师代表大会、入职教育、继续教育等重要节点,开展校史校情教育,讲述学校独有的红色基因和精神传统,强化教师使命担当;发挥新闻媒体正面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沧南教授、在青年学生中“播种信仰”的曾子其老师等教书育人中的红色典型,引导教师乐教爱教。三是将红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以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校名、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诗词碑、毛泽东图像数据中心、校史展览馆、毛泽东大楼为代表的校园红色人文景观,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特色校园文化刊物、校园网络专栏和红色历史文化讲堂为一体的立体化育人平台,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德才兼备育新人。一是严把人才培养政治要求。加大思政理论课教师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制定《湘潭大学辅导员选聘与管理办法》《湘潭大学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规范思政队伍的选聘与管理;在落实2017-2019年辅导员招聘计划的基础上,从新进博士中选拔从事两年左右全职辅导员工作,从现有教职工队伍中选拔转岗为全职辅导员,从学院选拔部分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配齐配强思政队伍;对辅导员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单列指标、单设条件、单独评审,注重考核思政教育工作实绩和育人实效,不“唯项目”“唯论文”,切实保障思政队伍的稳定。二是严把人才培养时代要求。建立本科教学荣誉体系,出台《关于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见》,制定实施一流教育环境优化、一流教师队伍提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等“五个一流”计划。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扩大学院、学位点和导师自主权,动态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学科方向,创新教育联合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三是严把人才培养实践要求。出台《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建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必修+选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构建“创新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立体式实践平台,创设了工程认知、工程基础、先进制造技术、电工/电子、创新与研究、人文大类综合六大模块实训教学体系;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搭建“校地、校企、校友”全方位合作机制。近年来,学校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涌现出文花枝、杨怀保、邓蓉等道德典范、“2018年新世界数学奖”获得者何益钦等优秀学子和一批创新创业学生典型。
勇于改革创新,聚力内涵发展创一流。一是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深化以人才培养、人事制度、后勤服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科研体制以及资源配置为重点领域的综合改革,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高校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着力实施“韶峰学者”特聘岗位计划和新一轮绩效工资改革,完善人才评价、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推动附属学校建设和精美校园基本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师生员工。二是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湘潭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五年行动计划》,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优势学科高原高峰行动、优秀文化传承引领行动、高端杰出人才引培行动、重大科研能力提升行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行动和创新成果应用转化行动,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师资建设、科研创新等主要办学指标方面位居省属高校领先地位。三是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入实施《湘潭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坚持“特色一流、分类建设,整体推进”原则,组建文理工3个学科群,统筹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重点优先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校进入湖南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5个学科被确定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展成效显著,得到北大、清华、人大、武大、东北师大5校对口支援建设。“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成为首批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