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航空职院对接产业办专业 调整结构树品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近两年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坚持走航空特色办学之路,紧密对接航空产业链,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逐年停招、撤销与航空产业无关的专业。凡是与航空产业无关的专业,该学院一律停办,按照先停招、后撤销的办法予以调整。自2012年开始专业调整,至2014年撤销专业12个,到2016年将撤销与航空产业无关的专业共22个。即使某些专业是省级精品专业,招生和就业形势前景比较看好,该学院也毫不手软弱坚决予以撤销。
二是新增与航空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针对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迅猛发展的趋势,该学院在撤销相关专业的同时,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按规划分年度增设10个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目前,已增设了航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空通信技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4个专业;同时,计划在今后增设通用无人机应用技术和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等专业。通过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始终保持专业结构对接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是调整改造与航空产业对接不够紧密的专业。对于目前还不能立即撤销的与航空产业结合不太紧密的专业,该学院采取调整其专业方向的办法,尽可能地使其向航空产业靠拢。如电子商务专业调整为航空商务方向,物流管理专业调整为航空物流,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调整为航空焊接技术和焊接机器人两个方向,增强专业服务航空产业的能力。
两年多来,通过撤销、新增和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学院专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一是两大特色更加鲜明。该学院军队特色和航空特色进一步彰显。一方面,军队航空武器装备修理和机务士官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对接民用航空、通用航空,以及中航工业企业的专业相继开办,学院形成了航空维修、航空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三个特色专业群,航空特色专业品牌正在逐步形成。
二是对接产业更加紧密。两年来,通过专业调整,该学院改变了过去专业大类庞杂、种类众多的局面,专业设置向航空产业集中。开设的专业由2011年33个专业调整为目前的22个,专业大类由原来的8个缩减为3个。根据专业建设规划,2016年,学院专业调整到位后,常年招生专业为21个,所有专业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
三是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去年10月13日,学院牵头联合57家航空企业、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了“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实行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基地共建、科研成果共享,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目前,学院已完成“哈飞”集团第一期300名新进员工的培训任务。据统计,去年合作企业为学院捐赠了价值5000多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今年,军队航修企业又将为学院捐赠价值1.5亿元的工装设备。
四是社会效益更加凸显。去年,在职业院校招生形势愈加严峻的情况下,该学院取得了录取分数线和新生到校率双丰收,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比上一年提高了99分和77分,到校率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