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中南大学改革评价制度构建人才队伍立体开发体系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5-11-20 00:00 【字体:


   近年来,中南大学全面改革人才评价制度,通过下放评审权力、完善评价标准、调整进职标准等,立体构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与活力开发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下放评审权力,强化同行评价。一是扩大学院职称申报权力。学校根据编制规模,确定教师、科研、卫生技术等系列高级职务指标,仅对教学工作量、承担课题、任职年限和考核要求提出基本要求,由二级单位再结合实际和学科特点细化申报条件。二是增加同行评价,实行“三审”制度。出台学院教授委员会工作条例,由教授委员会审阅申报材料,听取述职答辩,对申报人员学术水平做出评价,体现单位内小同行认可度;二审以校外同行专家为主,体现校外同行认可度;三审由校内学科组对一审、二审结果进行审议,体现校内大同行认可度。三是加强评审监督。学校纪委、人事部门共同见证外审专家意见,各评审环节严格公示,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实施分类评聘考核,激励各尽其才。一是建立完善的分类评审晋升办法,分别制定了教学科研岗位、科研为主岗位、卫生技术岗位、教学为主岗位、技术开发岗位、临床医疗类晋升的基本条件和评审办法,体现“各具其才”。二是设立“学术特区”。对跨学科、跨二级单位的聘用研究人员,实行“双重聘用”、“双重激励”,双方均参与聘任、考核和认定。三是改革机关管理人员评价。2014年起实行机关个人“三三四”计分考核办法,既服务对象评定占30%,领导评定占30%,业绩考核占40%,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工作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重要依据。四是健全人才动态考评机制。实施以年度考核、中期评估、不定期考核,聘期届满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模式,配套建立人才流转退出机制。考核不达标停止相关资助,不再续聘或转岗劝退。新进教师如一定年限后未能晋升副高职称则“非升即走”。

调整进职标准,促进脱颖而出。一是行“2+6”培养模式。对新进青年教师实行“2年博士后研究+6年人事聘用”,在晋升副高前以科研为主,不安排教学,只考核科研工作业绩,同时副教授申报教授时,必须承担相应本科教学工作量。二是建立破格晋升长效机制。修订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评审办法,不惟学历、资历,并建立“有项目、有经费、有学术水平、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动态遴选制度,讲师也可当博导。2011年,破解世界数理逻辑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大四学生刘路破格选聘为正高级研究员;2014年,6名破格获正高职务者平均年龄34岁。三是给予系列鼓励支持。设立教师研究基金,对已取得较好学术成果且研究方向稳定的教师,每人给予20万元科研经费,新进教师还一次性给予安家费15-20万元。面向40岁以下校内培养青年教师和引进青年教师,分别实施“升华育英计划”和“升华猎英计划”,每人50万元科研经费。实施531人才工程,引进和选拔出战略主导人才、学术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等三个层次人才梯队,分年度发放5年人才津贴。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中南大学改革评价制度构建人才队伍立体开发体系

994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