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在线联播

湖南扎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8-09-21 00:00 【字体:

近年来,湖南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应贷尽贷原则,强化保障、搭建平台、严把关口,扎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8.8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39.69万人次;收回本息7.95亿元,回收率达99.83%。

强化三个保障,层层压实责任。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省政府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联合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简称湖南分行)针对助学贷款工作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督查机制,各市州、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体系。省本级共投入奖励资金3500 余万元,支持和推动市州、县市区配齐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保障工作场地,改善工作条件。二是强化队伍保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湖南分行设立专门的工作岗位,聘请4位业务能力突出的专管员,分片联络和指导各地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县市区普遍建立了一支以资助中心干部为骨干,以聘请的兼职助贷员为主体,以大学生志愿者为补充的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并采取措施保持队伍稳定性和工作延续性。省、市、县三级每年定期举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培训班,讲透助学贷款政策,强化业务操作演练,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强化制度保障。省教育厅与湖南分行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各方责任,对贷款对象、贷款标准、贷款期限、办理流程、贷后管理、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全省自上而下建立了考核机制,每年对各县市区助学贷款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奖补资金和风险补偿返还资金的重要依据。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把助学贷款工作纳入对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对兼职助贷员进行考核评比,对本息回收率高的兼职助贷员进行表彰奖励。

用好三个平台,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拓宽宣传发动平台。将本省地方性资助政策以及各高校、县市区资助工作热线电话编印成册,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一起寄给大学新生,做到人手一册。印制并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指南》各9万份,在《高校招生计划专刊》上刊登“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并发放到每一位高三毕业生手中。同时,利用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开展“资助相伴、大学无忧”系列微宣传。各县市区按照省里统一要求,通过电视、网站、微信、政策明白卡、宣传标语、宣传展板、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助学贷款政策,并深入到高中学校,组织高三毕业班上好一堂课,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动员。二是优化业务操作平台。各地普遍设立了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助学贷款办理大厅,从资格审查、信息审核到合同签订实行一站式服务,使操作更规范,让群众少跑路。同时,各地在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长期坚持用心用情做好细节服务。比如,通过网上预约、提前发号排队等方式避免高峰拥堵,在办理大厅提供凉茶解暑,安排候场群众到空调房休息,在食堂为群众提供免费中餐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好评。三是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对内织密工作交流平台,通过五个一即一个网站,一个短信系统,一条服务热线,一个微信群和一个QQ群,将全省助学贷款工作战线的同志紧密联系在一起,零距离、零时差地探讨和交流工作。对外畅通咨询投诉平台,通过湖南省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和资助工作热线电话等途径,在线为群众解疑释惑,按时办结“中国学生资助”微信服务平台转来的咨询投诉,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得到回应、群众利益有效得到维护。

把住三个关口,确保工作实效。一是严格资格审查,做到应贷尽贷。建立完善高中阶段学生家庭情况信息数据库,及时掌握贷款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指导学生做好预申请或申报工作。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高中享受助学金的学生,在预申请环节免予资格审查;对其他类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在首次申请贷款时,要求学生提供村(居)委会开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办理贷款业务时,严格按要求和程序进行审查,坚决筛除不符合条件的贷款学生,对资料不全的学生指导其按要求补齐,做到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合要求的一个不留。二是抓好诚信教育,做到应知尽知。每年制定专门方案,组织省内高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今年,省教育厅以“毕业了,请带着诚信去远方”为题,在省教育厅官方微信上发布了“致全省助学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组织全省高校围绕“资助诚信”主题,深入开展演讲比赛、情景剧大赛、海报大赛、电影展播、短视频广播、征文比赛等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各县市区资助中心通过短信、微信、QQ等方式,不定期的对贷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三是强化贷后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加强对贷款学生个人信息的动态管理,认真核实学生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并组织学生在毕业离校前进行确认、毕业后及时更新。推行贷后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以兼职助学贷款员为骨干,依靠乡镇学校的教师或村委会(社区)干部的力量,按地域划片(一个或几个乡镇划为一片)组织贷款催收。紧盯时间节点,持续发力抓好贷款回收,每年9至10月,各县市区资助中心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微信、QQ等方式,向贷款即将到期的学生发布还贷提示,告知其还款方式和程序。11月20日起,对所有贷款到期的学生及其家长逐个进行电话联系,提醒其按时足额还款。12月开始,对仍未还款的学生,组织助贷员逐户上门催收,对联系不上且家长长期外出的贷款学生,通过其同学或就业单位千方百计取得联系,督促其按时还款。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催收工作,确保我省助学贷款的回收率。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湖南扎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994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