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启全新模式
10部门联袂举办,130多家企业广泛参与,竞赛项目深度对接产业
我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启全新模式
团队合作
微笑参赛
注重细节
认真评判
现场采访
喜获荣誉
技能改变生活,技能成就未来,在这个涌动青春激情的初夏,2014年湖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全省职校生中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技能大比拼的旋风。部门携手共同主办,行业广泛参与,企业无缝对接,一千八百多名选手同台PK,我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模式。5月19日下午,2014年湖南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总结大会,宣告为期一周的技能大赛完美收官。
从教育“一家唱戏 ”到十部门“联袂打造”
“这次在我们学校进行的农林牧渔大类技能竞赛,是由省农业厅和教育厅共同主办的,以前是省教育厅一个‘婆婆’组织,现在两个‘婆婆’共同主办,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行业资源。行业主管部门的全程参与,使我们竞赛的针对性和行业的指导性更加凸显。”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楚琼湘带我们观摩赛场时说,担任这些赛项的很多裁判和技术专家,大多是通过农业厅组织过来的农业战线上拔尖技能人才,他们在现场的裁判和点评指导,对选手技能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我省高职院校大家庭中,72所高职(高专)院校绝大多数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通过技能竞赛这个平台和载体,“撬动”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深度“联姻”。“以前的技能竞赛,从赛事的组织、资源的运用、人力物力的支配,教育主管部门担负的太多,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的较少。今年的一大变化,就是赛事的举办由教育与行业主管部门联袂组织,对于我们学校而言,自然是一件喜事。”在交通运输大类技能竞赛现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支校衡对记者颇有感触地说,通过共同主办技能竞赛,承办赛事的学校和参赛的选手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对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改善办学环境和提升学生技能素养,都是一大推动。
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自始至终都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深刻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此次技能竞赛中,与省教育厅在4个赛点7个赛项共同主办了电子信息类技能竞赛,均取得明显效果,省经信委教育培训处处长韩少君在比赛期间深入多个赛点实地感受,对加强部门合作、促进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上台阶有了全新认识。他对记者说,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行业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条块分割,在人才培养的规划管理方面各自为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技能竞赛这个切入点,政府相关部门之间无疑会逐渐打通一些‘壁垒’,为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良性互动提供了更好的契机,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部门的深度合作,自此将迎来全新的面貌。”韩少君如是评价。
比赛期间,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在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时也指出,一直以来,我省职业院校省级竞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科院承办、有关职业院校协办,行业部门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激发。而今年改由省教育厅联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机械行管理办公室等10个部门共同举办,许多部门行业都走到台前,直接参与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组织工作,既增强了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及行业企业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又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极大减轻了省教育厅一家主办赛事所带来的经费压力,有效拓宽了经费渠道,确保各项赛事顺利完成。
深入多个赛点采访时,部门携手主办带来的“合力”让人顿感振奋。许多职业院校长均表示,职业教育开放性、技能性的显著特点,决定了与行业、社会的广泛对接是必由之途。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企业在竞赛组织中的主体作用,这是一种趋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的期待和呼唤。
敞开大门,企业深度参与带来“多赢效应”
“搞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将来的企业技工,这样一个全省性的赛事,有这么多的职业院校参与,有这么多的好苗子在这里展示才华,为什么不把相关企业也吸引进来呢?”支校衡告诉我们,今年的竞赛颇有“松绑”的感觉,为何?“因为承办赛事的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冠名,可以吸引企业赞助,还可以动员企业提供竞赛所需要的各类设施设备。这样,我们的竞赛不仅有了更多的经费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这样一个平台,使企业和学校、学生都有了一个零距离的接触载体,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
支校衡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此次学校承办交通运输类技能赛事,邀请了6家与交通运输相关的企业参与,吸引了赞助资金50多万元,单广汽菲亚特公司就赞助了资金23万多,此次赛事就是以“广汽菲亚特”杯来冠名的。同时,冠名企业还提供了丰富的竞赛资源,包括汽车检修、美容和推销等赛事环节所需要的竞赛用车6台以及各类操作软件,同时在赛程里,很多参赛学校的带队老师和选手,都得到了企业派来观摩的顶尖技术专家的点拨和指导。
“只有双赢的事才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在湖南交通职院竞赛现场,广汽菲亚特人事总务部部长董烈锋对记者说,企业又出钱又出物积极参与,对学校、对赛事而言自然是一件利好的事,但企业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颇多。
董烈锋说,全省性的技能竞赛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宣传平台,此次广汽菲亚特赞助的赛赛,吸引了来自全省高职、中职数十所学校400余名选手角逐,通过竞赛,通过全程影响赛事,展示了企业文化,彰显了产品竞争优势,使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大大提升。同时,公司还派专家团队场观摩赛事,一是现场予以点拨,二是选苗,表现突出的建立接触,进行跟踪,“先下手为强”,达成一个初步的用人意向,这对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无疑是一个创新之举。
今年的赛事共设置了17个赛点,61个赛项,全省共有188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共产生一、二、三等奖685个,广覆盖、关注度高依然是这项赛事最显著的特点。这项自2008年就启动的赛事,已经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一年一度的技能竞赛,使全省所有的职业院校都纷纷参与其中,成为全省职业院校展示教学成果、交流办学经验最佳舞台。
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赛一旦为企业“敞开大门”,素以反应敏锐著称的企业纷纷加入就已经是预料中的事,通过这一极佳宣传舞台,通过媒介的广泛聚焦和参赛学校的深入接触,企业的文化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无疑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赛点进行的中职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现场,神州数码网络公司湖南区域经理丁明勇告诉记者,选手比赛用的软件平台是公司无偿提供的,很多选手在使用了公司生产的技术产品后,对“加盟”公司产生了极大兴趣。“通过参与比赛,我们既展示了产品,又传播了企业文化。有一批选手表现出了操作熟练、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的良好职业素质,这些选手我们已经高度关注,也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丁明勇笑着说,此行收获可用“满载而归”来形容。
记者在赛事期间实地探访的多个赛点,企业或冠名,或赞助,或提供设施设备,或派出专业人才参与裁判与指导,企业的深度参与,使赛事更加活跃,更具人气,也为身怀一技之长的职校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选择。如,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移动和联通为该赛点的赛事提供了经费赞助,长沙都市花乡花卉有限公司对艺术插花比赛免费提供了比赛鲜花;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赛点,新大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免费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提供了全新的赛项平台资源;在长沙财经学校赛点举行的模特表演比赛,湖南华天大酒店、湖南潇湘华天大酒店、长沙五十七度餐饮公司为选手们提供了专业比赛服装及各类道具。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总结说,此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电子信息、文化艺术等10余个行业的130多家企业参与赛事组织,有29家企业对大赛进行经费赞助和设备捐赠,不仅有效的拓宽了竞赛经费筹措渠道,减轻了财政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学校与企业、企业和学生零距离对接的平台,企业深度参与赛事所形成的聚合效应,通过此次赛事“试水”,成效有目共睹。
赛项紧密对接产业链,为湖南产业大军输送“新鲜血液”
“与以往历届技能竞赛相比,此次竞赛更充分考虑了湖南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竞赛内容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紧跟产业发展方向,将有效引领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教学改革。”王键表示,为做好此次比赛顶层设计,在稳定竞赛规模的基础上,湖南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竞赛项目,使涉及一、二、三产业的竞赛项目的比例更加合理,与我省国民生产总值中三类产业的比重大体相当;另一方面,体现现代产业发展需要,与我省千亿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对接,使赛项更加贴近行业产业需求,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同时,助推中、高职协调发展,突出各自培养特点。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升,人们对出行有了更高要求,汽车的使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出行的工具,汽车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湖南省交通运输工会主任陈永平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赛点与记者交流时说,此次交通运输大类技能竞赛,根据我省汽车产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汽车二级维护和车轮定位、车身修复、车身涂装、汽车空调检修、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技能、汽车营销等11个项目的比赛。“这些领域的技能人才都是香饽饽,在比赛中表现抢眼的很多选手,被参与赛事的企业早早‘预定’,生动呈现了赛事与产业深度对接所激发的良好效果。”陈永平如是说。
“感觉今年的赛项,在促进学校提升农业职业技能的技术含量,支持新技术推广应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上,都有了新尝试、新突破、新成绩。”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程观摩农林牧渔技能竞赛后,该项赛事竞赛组委会主任、省农业厅副厅长黄其萍对记者说,赛点所设置的种子质量检测、艺术插花、农机维修和园林景观设计、中华茶艺技能等赛项,紧密契合了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紧缺型的技能人才,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市场非常宽广,收入也非常的体面。“比赛期间,连袁隆平院士也多次跟我们赛事的裁判长打招呼,要他多发现好苗子呢。”黄其萍高兴地告诉记者。
新兴产业也是此次竞赛所重点关注的领域,如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能家庭的兴起,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人才成为了稀缺。“无论是智能家庭、智慧园区还是智慧城市,最核心的技术就是物联网技术,它是互联网技术具有革命性的的延伸,解决了互联网技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通过传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事证明,这种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市场需要大批这样的技能人才。”在湖南大众传媒技术职业学院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竞赛赛场,该项赛事的裁判长、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成奋华告诉记者,这项赛事是今年新开设的,目的就是促使职业院校的课程开设紧密对接产业需要。“据我了解,目前全省已有60所左右职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开设了这个方向,希望通过竞赛使更多的学生热爱上这个专业。”成奋华如是希望。
为使学校的办学更深层次对接产业发展,使人才的培养更紧密对接行业、产业的切实之需,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推动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此次技能大赛湖南邀请了来自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电子信息、文化艺术等10余个行业及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共707名知名专家、技术能手、教学名师参与了赛项设计、规程制订、命题和裁判、赛事组织等工作,其中来自行业、企业,占专家总数的35%,在375名竞赛裁判专家中,有148名来自行业、企业,占裁判专家总数近40%。行业企业专家广泛参与,使得竞赛内容真正体现了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充分体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和赛事权威性和可信度。
来自行业企业的顶尖技术专家的加盟确实让大赛增色不少,这些行家里手以实践经验给予参赛选手切实指导,以行业的高标准严格评判,使竞赛不仅成为广大选手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成为零距离向大师学习取经的绝佳机会。
在长沙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烹饪比赛现场,担任该项赛事六位裁判,全部是享誉三湘的“湘菜大师”。“出色的厨师很吃香,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学校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厨师,我们湘菜的传承也需要年轻人来抗过大旗。通过竞赛,我们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指导,使孩子们对未来从事厨师职业更加坚定了信心。” 担任此次赛事裁判长的许菊云,是有着国家一级评委职称的知名湘菜大师,他乐意传徒授教,注重培养青年新秀,嫡系弟子已超百人,他希望通过技能竞赛这样一个平台,使更多的青年学生喜欢上厨师这份职业,使烹饪这个产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和更多的关注。
2014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在全省职业院校、各部门、众多企业的广泛参与下,徐徐落下帷幕,但带来全新气象让我们为之一振,深刻感受到职业教育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对未来的技能竞赛充满更多期待。“下一届技能竞赛,我们将在加大赛项与产业对接度,进一步改进竞赛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大知名企业的参与度,进一步缩小参赛选手之间水平差异上下功夫,促使我省职业教育事业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为我省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王键如是表达了自己的期望。(文\摄 记者 李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