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长沙举行
合作· 对接· 共赢
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长沙举行
会议吸引近百家装备制造企业和来自全国所职业院校的400余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出席。
新能源核心院校、核心企业授牌仪式现场。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在会上作“湖南省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战略和实践”主旨报告。
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即将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阶段。
5月31日至6月1日,由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等举办,旨在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的对接,推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和集团化办学的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对话活动在美丽的星城长沙举行。湖南湘电集团、三一重工、大连机床集团等近百家装备制造企业和来自全国200余所职业院校的400余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对话活动。
201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将达40万亿
据统计,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超过14万亿元,其中高端装备超过1.6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将达40万亿,高端装备超过6万亿元。今后一段时期,加快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国现有机械行业职业院校400多所,这400多所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基本上决定了机械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制造业在实体经济时代绝对不是‘夕阳产业’。职业院校应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现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协调发展。”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贾成炳在指出,面对制造装备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院校要聚精会神办出特色和水平,多亲近行业与企业,不断汲取来自行业和企业的帮助与指导,与行业和企业形成共同命运体;企业要把职业教育作为自己事业的有机组成,全方位、深入地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人才标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企业的意志和关切。
目前,制约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才缺乏——特别是具有先进制造理念及适应企业能力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的缺乏。“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途径,希望产业界和职业教育在同一个屋檐下实现资源共享,将新技术、新科技转化为教材,将职业教育与企业融为一体,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成为推动中国装备制造前进的生力军。”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在会上发表主题报告时指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呈现崭新开局,改革创新取得明显进展,职业教育即将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阶段。他表示,教育部将鼓励条件成熟的产业与教育部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将从法律法规方面保证行业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希望机械行业推动更多的职教集团建设,在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湖南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跻身全国10强
作为此次对话活动的东道主,湖南省每年都安排了省本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引导资金,大力支持企校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装备制造等新型工业化亟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全省企校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共生发展的局面开始显现。”省人民政府教育顾问张放平在会上表示,2011年,湖南省机械装备工业2115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07.45亿元,跻身全国10强。在工业总产值全国排名前10位省份和中部地区省份中,湖南省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排名第一。其中,工程机械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53.56亿元,点全国工程机械营收的三分之一,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汽车产业完成总产值122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0亿元,成为湖南省装备制造业领域继工程机械、电工电器之后的第三个千亿子产业。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强势崛起,年产值已达420亿元。与此同时,对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湖南组建了5个职教集团,其中3个职教集团牵头学校因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成效显著成为了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
“为适应我省新型工业化急需大量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专业技能人才的情况,近几年湖南切实加大了相关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向与会代表介绍说,目前全省中、高职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大类专业在校生分别点总数的48.31%和29%,2011年毕业生分别点总数的52.87%和30.3%。2007-2011年,全省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中、高职全格毕业生132.1万人和56.1万人,这些毕业生已成为湖南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生产服务一线的骨干。
王柯敏表示,为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对接区主导产业,湖南各职业院校集中人、财、物力重点建设好1-2个专业大类,大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近三年中、高职院校分别新增专业51个和206个,分别调减专业22个和141个,大大提高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全省中、高职院校现有专业基本覆盖了我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岗位与工种。同时积极组建职教集团,目前已成立25家省级职教集团,其中主要为机械行业服务的职教集团5家。这25家职教集团基本对接了湖南主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业产业,也涵盖了基础产业和重要经济区域,加盟合作单位共2223家。
校企零距离对话,“捆绑发展”成为高频词
本次全国规模的对话活动共组织了“校企携手合作发展”、“专业对接合作育人”两场校企交流活动,“捆绑发展”、“共同进步”、 “深度合作”等成为对话现场频率最高的词语。中国四联仪表集团、湘电集团、三一重工、北汽福田、中微凌云、陕西柴油机重工、华中数控、湖南凯城机密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和中锐教育集团等19家企业与职业院校面对面深入交流校企合作育人的鲜活经验,共同探索与总结校企深度合作的良好机制,以期全方位打造紧缺型高技能人才队伍
交流活动期间,由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全国机械行业新能源技术装备产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由湘潭电机、湖南电气职院、东方汽轮机集团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和优秀职业院校共同组成,通过整合院校和企业的资源,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紧缺人才培育。同时举行了部分机械行业职业院校与大连机床集团共建区域技术服务中心的签约仪式,为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首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建设专业和创新企业举行了授牌仪式,以期引导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会上,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三所职业院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创新建设试点单位。6月1日上午,与会代表还将参观三一重工和长沙职教城,切身感受湖南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校企合作的成就与魅力。( 文/李旭林 摄/唐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