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提升中小学校党建水平
近年来,资阳区教育局党委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思想引领为切入点,以活动开展为着力点,以服务发展为落脚点,扎实推进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廉政型“四型”党组织建设,形成了“班子过硬、队伍得力、载体丰富、服务到位”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资阳区获“湖南省平安校园先进区县”等荣誉称号,华德博才学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一、以创先争优为指引,强队伍,提素质
一是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形成了局党委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联动抓、基层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局党委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坚持理论学习制度、班子定期务虚制度和调研学习等方式,增强了班子的整体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在建设项目、招生制度改革、教师招聘、重要干部任免、大宗物资采购等重大事项均由班子集体决策,促进了班子的团结和谐稳定。特别是在推进中小学建设、维护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中,党委领导班子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建立教育社会测评机制,把社会评价作为局党委改进工作、发展教育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建设作用充分发挥的党员队伍。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动员引领广大中小学校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履职尽责当先锋。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先进意识和服务意识。扎实开展“双向培养”工作,各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既坚持把模范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类业务骨干和优秀管理人员培养成中共党员,又注重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和优秀管理人员。通过党组织的培养,无数党员教师脱颖而出,争当教学标兵,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党员教师中不断涌现出教育部优秀教师李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2016年抗洪抢险战斗中,区教育局43位党员干部坚守抗洪一线,投入战斗,在处置重大险情战斗中,带领当地群众力堵管涌,争分夺秒化解了险情,确保资江大堤平安,其中3名党员干部的优秀事迹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
三是构建创新活力迸发的党建格局。局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形成了基层党建特色鲜明的工作格局。创新开展“三亮”活动,第一亮身份,全区党员教师佩戴党员徽章上岗,亮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第二亮职责,实施“一岗双责”责任追究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中小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相关会议,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不断深化“两个责任”意识,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第三亮旗帜,党员带头改革创新、遵纪守法,爱生如子,增强服务意识,为普通教师作表率。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局党委创新党课教育形式,通过局党委班子成员在蹲点学校上党课、局纪委书记在各学校巡回讲党课、各支部书记上党课、先进模范讲党课、邀请专家学者讲党课等多种方式,全系统真正把“学”转化为做合格党员的内在动力、实在成效,以党章党规规范言行,用系列讲话指导实践,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员干部党性得到提升,理想信念得到升华。
二、以服务群众为目标,惠民生,保稳定
一是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开展“党员干部蹲点包校”活动,深入群众,做群众贴心人。要求每一位机关党员干部每月在蹲点学校工作2天,与每一位教师谈心,乘坐每一辆校车,参与学校的所有活动,深入了解学校发展情况,帮助基层和教师解决困难和问题。通过阳光服务网络平台、局长热线电话、教育阳光服务中心、意见箱、局长接待日、个别走访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了反映诉求、咨询政策的便利通道,今年教职工反映的工作、生活以及待遇保障等21个方面问题,都得到妥善处理和答复。
二是严格落实有关政策。区教育局党委全力落实教师的政策待遇,努力把自身建设成教师们的“娘家”,落实《资阳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保障了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对全系统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局党委通过多方筹资,为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着力解决乡村教师住房困难,2016年共投入约1200万元,现已建设完工教师周转房132套,在建教师周转房48套。每逢节假日,局党委班子成员除了慰问优秀教师,还深入贫困教师家庭,慰问因病、因伤的在职和离退休教师和特困党员教师,为他们送去组织的温暖。重点支持区教育基金会建立联动救助特困教师机制,加大困难教师救助力度。
三是真情关爱留守学生。构建中心学校留守儿童“爱心之家”,开通免费“亲情电话”,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确保了留守学生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学有人教。
三、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正行风,树形象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在全系统党员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纠四风,治陋习”作风建设督查和“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将相关纪律和制度具体化,切实规范干部和教师的行为,使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局党委书记现场办公、局党委班子成员下基层巡回宣讲纪律、机关党员干部蹲点包校等方式,与全区每一位教师面对面交流沟通,宣讲纪律,重申作风建设要求。召开作风建设会议,开展微宣讲、干部警示教育,有效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
二是强化廉政警示教育。通过教育系统短信平台,局班子成员向全区教职工公布了电话号码,对教职工违纪违规处理结果及时在短信平台上公开通报,6月份以来,共向全区近3000名教师发送廉政教育、案件通报等内容的警示教育短信3万余条。
三是加大违纪惩处力度。局纪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明察暗访,及时查处教师干部违规违纪行为。严查强订资料、违规补课、家教家养、违规操办婚丧喜宴等违规违纪行为,今年以来,查处违纪违规案件9起,资阳教育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以推动发展为己任,重实干,显实效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全区消除D级危房,所有学校都已建成省级合格学校。重建了学校5所,改扩建中小学校3所,新增标准化学位5000多个;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9所、塑胶运动场7个;建设校园保障性住房、教师周转房208套;更新课桌椅25000套,装备36个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和仪器室。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区宽带互联网络“校校通”接入比例达100%,中心完小以上学校互联网优质资源“班班通”达100%,班级建成多媒体教室745间,同步直录播室4间,185台校车实现了实时监控。据调查,社会对资阳教育的满意度达98%。
二是促进师资均衡。通过“党员义工日”、优秀党员送教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给偏远乡村学校,共同提高。通过党员结对帮扶,村小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沙头镇永丰小学成功试点“村小同步中心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模式”,《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推广这一改革经验,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纷纷转载,称此模式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典范”。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区有45堂课评选为市级优课,37堂课评为省级优课,14堂课评为部级优课,居全省前列,开创了资阳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局面,其中有20堂市级优课授课者来自于偏远乡村学校。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推行城乡学校党支部结对帮扶模式,即一个优秀党支部结对帮扶一所薄弱学校。在2016年暑假对8个党支部的8名校长、33名教师进行了城乡交流,将荣获优秀党支部的两位校长,及区教研室的5名优秀党员干部,分别调整到5所薄弱学校任职,加强了薄弱学校党支部的建设,把每一所学校党支部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薄弱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了长足进步,群众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