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君山区:导于督前推发展
【案例背景】 濠河小学地处长江故道濠河旁,区域内正在开工建设洞庭湖博物馆和改造濠河水系,准备投资兴建濠河水上乐园,打造岳阳的莱茵河建设。2015年11月,第一责任区几位督学来濠河小学进行校园巡视,我作为该校的责任督学陪同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们在反馈会上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彰显特色。
煽情点火构需求
当天晚上,我在家看电视,岳阳新闻报道了洞庭湖博物馆建设的开工新闻,引发了我对濠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濠河小学何不围绕“水”作文章,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呢。第二天上班,我在责任区办公室查了一些关于水的诗词歌赋。在办公室好好地备了一堂“水文化”课。几天后,我有备而去找了濠河小学的行政领导与部分教师就第一责任区督学们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彰显特色进行了探讨,我说: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我们学校区域内开工建设洞庭湖博物馆,是在作水的文章,水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水滴石穿”的坚持,有“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的勇气,有“流水不腐”的勤奋,有“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谦恭,这不正是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着力打造的人才吗?我们可不可以考虑与市委、市政府的“水文章”思路对接,把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定位于“水文化”。我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围绕水文化建设进行了讨论,一致认可,这个提议好。
剥茧抽丝解需求
几天后,濠河小学苏校长来到我的办公室,送来了学校水文化建设方案征求我的意见,并盛情地邀请我去学校实地就如何建设进行规划指导。我带着他们送来的方案,咨询了几家策划公司,在与策划公司的探讨中,我脑海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雏形。第二周责任督导时,我再次来到濠河小学召开行政班子和部分教师会议,就我对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想开诚布公地与与会人员交换意见。我说:濠河小学处在长江文化、湖泊文化、楚汉文化的交汇处,区域内有美丽的君山岛和长江故道,现在洞庭湖博物馆和水上乐园又正在开工建设。君山三面环水,因水而起的民间传说,如柳毅传书、娥皇与女英望湖寻夫的故事流传千古,可以说,无论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当地百姓的生活都与水息息相关,水蕴育了文化,推动了经济,是大家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我们定位为“滴水文化”就是立足实际,突出特色,融德育教育于“水文化”之中,通过颂水、爱水、护水,彰显水德,引领学生做“如水的学生”。我主张“滴水文化”的体系由一个品牌(滴水藏海),两大目标(学生培养目标:智圆行方,生态成长;教师工作目标:好学尚贤,博闻善教);三块基石(办学理念、校训、学校愿景),三种风气(校风、教风、学风)和四种精神(团结精神、坚持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组成,努力实现“办快乐学校,树活力教师,育幸福学生”的办学愿景,让学校文化建设,汇聚师生的信念与力量。会上,大家围绕“滴水文化”建设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共识。然后,我又走访社区、附近学生家长,把学校的策划方案与家长、社区群众交换意见,争取社区和家长支持。
边导边督促发展
师生的思想统一后,如何才能让心动变为行动,我再一次来到濠河小学,依据“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文化建设营造整体美,名人名语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活动课程营造健康美”思路,安排建设时间表,提出从“主题文化石、墙面文化、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文化”和“三风(校风:源头活水,格物致知;教风:鱼水情深,润物无声;学风:滴水穿石,水到渠成),凝聚师生的共同愿景,通过师生参与校徽设计,谱写校歌,开展水韵操表演的活动文化建设和以水为题材的校本课程开发,诗意水韵浸润课堂,让”动宜相宜,内外兼修”校训有了根植的土壤。
【案例反思】 责任督学如何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让自己成为师生欢迎的人,通过这次责任督导的实践,我认为:导于督前,着力帮助学校构造督导需求形成督导共识,然后,尽力解决督导需要中问题,让督导呈现实实在在的效果,应成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永恒追求。(君山区第一责任区督学 唐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