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高校教职工学法考试答案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6-10:×√√××
二、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1-15:CAABB
16-20:BCABB
三、多选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21:AD; 22:ABCD; 23:ABCD; 24: ABC;
25:ABCDE; 26:ABCD; 27: ABCD; 28:ABCDEF.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29、简述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0、简述合法行政的要件。
答:(1)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执法主体是执法活动的具体承担者,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的主要方式,其要求执法机关或组织必须具备相应条件或资格并得到国家有关机关的合法许可。
(2)执法内容合法。行为内容合法是严格执法最重要的内容。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到有明确的执法相对人,执法行为所涉及的权利、义务或作出的对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决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法定幅度和范围,权利、义务内容具有具体性和可实现性,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执法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应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一律公开进行。
(4)诚实守信执法。诚信执法是行政法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在行政执法领域的体现。
(5)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1)新《环保法》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请分析《环保法》的修改背景。(6分)
答:第一,《环保法》的修订是解决环保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第二,《环保法》的修订是适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报告中独立成章,这在党的报告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道,被称之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第三,《环保法》的修订是顺应各界期待的需要。关于《环保法》的修订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学术界部分学者就已经启动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亦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
(2)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如何才能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14分)
答:第一,转变由政府包揽环保工作的思想观念。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升公众环保知识。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其一,要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其二,建立环境民主决策制度。
第四,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第五,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组织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