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研究生暑期实践服务社会需求 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思路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4-10-14 00:00 【字体:

今年暑期,我省研究生在去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基础上,立足社会发展现实,走进湘中、湘西、湘南等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文化水平相对落后、亟需科研力量扶持的城镇、农村和山区,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人才科技优势和特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紧贴现实、扶贫帮困、普惠民生的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知行合一,教学实践两相宜。湖南农业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博士团畜牧水产小组走访了常宁市罗桥镇和群村的欣欣向荣农牧专业合作社。走访时团员们发现合作社里的两月龄羔羊死亡率较高。对患病和死亡的羔羊进行观察后,团队当即决定现场解剖一只病死羔羊,以便更好地寻找病灶。博士生们不顾病羊尸体散发出来的腐臭,对病死羔羊心脏、肠胃、肺部进行全面剖检。最终患病羔羊被确诊为恶性口蹄疫,团队给出了治疗方案并提出了相关养殖建议。而此次对病死羊羔的就地解剖,也成为了不少团员求学生涯中最为深刻生动的一堂解剖课;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江西萍乡市高坑镇高坑煤矿开展科技服务实践活动,在下井参观了采煤、机电、通风等系统之后,团队成员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对高坑矿暗皮带斜井开始了长时间的矿压观测,并对采动影响下暗皮带斜井巷围岩的变形情况的数据进行了记录和统计。团员们通过采集到的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采动影响对暗斜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及斜井巷道围岩的破坏机理,并根据实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煤矿安全正常地生产作业;湘潭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调研团来到郴州永兴县,针对当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逐步形成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预警机制、化解机制以及回访机制的现状进行考察。调研团先后走访了永兴县司法局、便江镇调解委员会、湘阴渡堡口村调解委员会、复和镇调解委员会、复和镇李家村调解委员会,深度访问了九大专业调解委员会负责人和当地数位调解能手,并发放了大量的调研问卷。通过深入基层访谈和调研,团员们获取了丰富的永兴大调解机制的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的现状,对永兴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有了总体性的把握。

二是扶贫帮困,送医献智惠民生。湖南大学六名博士组成的博士团对张家界桑植县汨湖乡、洪家关乡、空壳树乡等六个乡镇展开扶贫与创业帮扶。在参观了当地千亩高山茶叶园、无公害蔬菜供应保障基地、拟建的白族民俗集镇、大鲵养驯场和野猪养殖基地后,博士团与当地乡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就扶贫帮困、资金分配、技术合作、融资渠道、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交流,为当地特色企业创业致富出谋划策;湖南师范大学帮扶博士团来到娄底双峰县井字镇,探访了增峰村、扶溪村、松庄村、洋求村等十个贫困村,以走访当地政府部门、发放问卷和与村民交谈等方式,对当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展开深入调查和研究,帮扶实践团与这十个贫困村及十名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为每个贫困村制定一个脱贫规划、为每个贫困户制定一套帮扶措施;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和南华大学则结合帮扶地区实际需要和学校优势学科组织了四支博士服务团,分别深入怀化沅陵、娄底新化、永州江华和衡阳常宁等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为期3-7天的送医送药送技术医疗帮扶活动。各医疗帮扶博士团与带队教师一起以名医开义诊、名师办讲座、卫生知识宣传、免费发放药品的方式对当地医疗卫生环境进行帮扶。经统计,三所高校的医疗帮扶活动共举行讲座十余场、义诊人数千余人、赠送药品十万余元,受到了当地基层医务工作者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有力提高了我省中西南部边远山区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是校地合作,互惠互利机制化。今年5月,湖南农业大学与常宁市政府签署了《现代农业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湖南农业大学将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围绕常宁市的农业区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产业化等相关重大科技课题,以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攻关为手段,从常宁市的油茶、烟叶、茶叶等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入手,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示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信息化服务站点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为常宁市提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带动作用强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除了技术、人才输送,校地双方还将定期举办“科研成果对接”活动,以期加速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转化,全面搭建政、产、学、研四方深度融合的联动机制。

今年暑期,湖南农业大学根据常宁市当地的实际需要,严格挑选了35名专家教授、42名博士及部分硕士组成了一批专家服务团,先后在常宁市27个乡镇、67个村庄、139个农业基地展开实地调研。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历时十七天,服务团主要在畜牧与水产、城乡规划、茶叶生产、农业机械与水利、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等五个方面开展调研,以实地走访、入户调研、科学技术培训等方式,对常宁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队形成了5篇团队汇总调研报告及60余篇实践专题调研报告,为当地现代农业提出了建议50条,举办各类政策和技术培训会18场,培训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活动期间,常宁市还与学校签订了《塔山旅游及高山有机茶叶开发规划》、《砚池山公园建设规划》、《红豆杉高效养殖技术推广》、《庙前镇旅游开发建设规划》以及美丽乡镇、美丽乡村规划等多个单项协议。常宁市还将学校的油菜免耕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油茶种植机加工等国家重点扶持的科研成果列为市重点实施和支持项目。

四是着眼难点,服务之中长见识。省内其他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贴合现实、符合社会需求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平江县、茶陵县、衡阳县、新邵县、蓝山县及附近二十五个村落,就当地集体林权改革状况、妇女参与程度及城镇化对林改影响等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长沙理工大学精心选拔了10支来自不同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对我省古村落保护、农果产品电商网络运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吉首大学研究生暑期实践团则围绕“服务武陵山区建设与发展”为中心,对湘西地区的特色民族村寨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湘川公路在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的旅游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研究生们对湘中东地区农村可持续建筑技术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

今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的蓬勃开展,充分体现了我省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这种以实践促培养,以实效提质量的教育思路,使研究生们真正走出了高校这座象牙塔,使学术科研通了人情、接了地气,为我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启发、新路径。随着活动成效的不断凸显和影响日益扩大,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我省研究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平台。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研究生暑期实践服务社会需求 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思路

994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