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县暨长沙最佳安监人员命名仪式在长沙市雨花区红星街道举行,宁乡县教育局综治科科长黄为明作为长沙市教育系统惟一代表被长沙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命名为长沙市“最佳安监人员”。
据悉,长沙市“最佳安监人员”评选活动从去年9月份开始,历时9个月,经过区、县(初评)、市教育局推荐、宣传报道、网络投票和专家审查等多个环节,长沙市共有10名安监人员获得命名。

平安校园“安全员” ——宁乡县教育局综治保卫科长黄为明侧记 他说自己只是教育系统的一名普通“安全员”,却打造了校车管理“宁乡模式”;他对办公桌上那台老电脑情有独钟,在这台“老爷机”上,他开发了校园安全隐患管理系统;他曾被局党委任命为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两年后他跟领导讲:“我还是关注学生安全”,义无反顾回到综治工作岗位上。 他就是黄为明。这位年届不惑的汉子,在宁乡县教育局综治保卫科长这个岗位上,为全县20万师生保驾护航,追逐着他“全县校园平安,教育大局稳定”的梦想。
让每个孩子高兴上学,平安回家
2010年,宁乡县有农村学校400余所,在校师生12万余人,校车约500余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因车辆供不应求而导致超员、超速现象司空见惯。刚到综治保卫科的黄为明意识到,校车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经过1个月的深入调研, 2011年2月下旬,黄为明会同县直相关部门,起草了《宁乡县学生用车管理办法》,于当年4月27日颁布实施,比《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还早了一年多。从此,宁乡校车进入了规范管理的春天:第一次有了国家标准校车;387台农村短途客运班车加盟7家客运公司,统一购买营运保险,领取国家燃油补贴;政府统一为校车喷涂校车标识,配置警示灯和伸缩牌,安装车载监控系统、GPS定位仪;“错峰放学、分区候车、教师护导、签字移交”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
这里的饮食,干净放心
“我校有部分学生午餐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疼、腹泻症状,需紧急救治。”接到电话,宁乡县教育局食安办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事故调查、医疗救护、危害控制等各个工作组闻风而动,事件很快得到妥善处置。 这是2012年12月宁乡县学校食品突发群体安全事件应急演练中的一幕。为强化学校食品安全,宁乡教育局设立了食品安全办公室,黄为明兼任常务副主任,他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教育和管理模式,创造了全县学校食品安全连续3年“零事故”的佳绩。 黄为明用心推动学校食堂示范创建、尝试学校食堂托管。2013年,宁乡一中食堂被评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示范性食堂”。在城区有条件的3所学校,黄为明建议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由知名餐饮公司托管,降低原料成本、规避食安风险。 2012年6月8日,湖南教育电视台在坝塘中学采访时,称赞:“真的想不到,乡村学校的饭菜比市区的还干净、还放心!”
在学校寄宿,我们少操心
2012年11月25日晚,寒风刺骨。在花明楼中学门卫室,黄为明焦急地拨通了学生成某家长的电话:“我是教育局综治保卫科,您小孩向班主任递交了请假条,但离校时没有在门卫室登记,请问他回家了吗?”电话的那头传来了声音:“对不起,是我开小车接他出来的,忘了登记,保安也没发现车内有学生。”有惊无险,来校督查寄宿生工作的黄为明终于舒了一口气。 “抓寄宿生管理,要抓关键,先抓学校门岗。”黄为明对学校安保工作了如指掌。县城学校条件好,可以聘请正规保安,但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还有262名保安,大多没有门岗经验。2013年,黄为明请县公安局内保大队为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发证上岗。警棍、电筒、防割手套配备齐全,着装规范、用语文明、服务到位,学校安保工作日益好转。 黄为明清楚地记得,2009年发生在某地的校园踩踏事件,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此,每个学期他都用10个以上晚上到寄宿制学校督查,从开水房到教室、到厕所、再到寝室、到灯光,全部检查到位,才可以过关。 活动要安全,安全有活动 喻汉科是县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他对这个下属称赞有加:“为明在基层学校工作过16年,是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干部,他想好的点子、草拟的方案,很有操作性。” 学校有活动需要调假,作息时间变更,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县局要审批,就连旅行社的资质,黄为明也要审查。300-800名学生参加的外出活动,乡镇中心学校要派人参加;800人以上的活动,局综治保卫科要派人跟团!2013年5月,黄为明随桃林桥中学师生一块到了长沙石燕湖,该校校长蔡文安说:黄科长的做法,有点像安监部门要求的“矿领导跟班下井”,真是太好了! “安全管理只有融于活动之中,才有生命力,学生安全素质才能提升。”采访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他说还约了科室人员去督查学校寒假值班情况,匆匆和记者握手告别后,他即消失在浓浓的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