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战兵:打造好传媒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摇篮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贺战兵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 摄影/王辉
本网讯 6月5日下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贺战兵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工作”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贺战兵表示,打造好传媒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摇篮,是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定位和长期追求。
湖南在文化强省的战略下,“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品牌日趋突显作用,作为曾经培养出过像汪涵、魏哲浩等大批主持人的院校,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身处系列“湘军”大本营的长沙,看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深深感受到肩上的人才培养义务与责任。
高技能人才还是很缺,市场潜力很大
贺战兵谈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其中最突出的矛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7.4%,比2012年低0.7个百分点。不少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与此同时,企业所需的第一线技能人才又相对短缺,差不多是市场需要两个、学校只能提供一个。这表明高等教育的人数实际没有多、也没有过剩。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办什么类型的大学非常重要。
在很多市场经济成熟、实体经济比较强大、产业升级很大的国家,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占的比重很大。如德国应用技术人才占了78%,学术型的只占了22%;瑞士的应用技术人才占了82%,学术型的只占18%。
职业教育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来看,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矛盾仍将存在。同时,社会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者具备全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结构。上海、深圳等地调研表明,高技术企业一线劳动者中的90%已经需要本科层次的技能人才。
解决这个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中国教育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方面,国家将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职业学院,大概有600多所,湖南有16所本科院校准备进行转型。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进一步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行业指导、深化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再者,搭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专业硕士,以至于专业博士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今后,职业教育不仅要进行学历教育,更多要进行培训,职业教育不分年龄段,不分学习时间、不分学习模式,不分对象,大学毕业生、新一代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都将纳入职业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对职业教育而言,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就越快。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
湖南大众传媒职院在创办之初,就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一个主要的合作模式就是“前台后院”。当时学院跟湖南教育电视台在一个院子里面,双方的合作非常紧密,从师资的聘用、学生的实习等方面有深度合作。现在,学校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前台后院”的办学模式,在和湖南教育电视台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跟湖南广播电视台合作,把“前台”辐射到了全省的广播电视系统。我们还在学校里建立了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节目生产基地,形成“校中台”。2010年学院跟湖南电视台合作,学校主要负责用地,湖南电视台主要负责设备,以及演播楼的装修,设备安装,总投资1亿多,建设了15000平米的演播大楼,节目生产基地主要是生产一些大型节目,像《天天向上》、《我们约会吧》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学院学生进入现场观摩和实习、参与到制作过程中的机会也很多。粗略统计一下,每年进入到节目生产基地去观摩实习的学生可达2000人左右,他们都有与明星、与专业节目制作人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我们还和青海卫视合作,绿色文化创意公司出资1200多万元建设了两个小型演播厅,承接青海卫视的一些节目。还有个“韶山之声”,学校和韶山市广播电视台合作,有一个电台叫《幸福999》,由学院提供场地和部分设施,主要设施由韶山之声提供,在项目开发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合作,这个就是前台和后院办学模式的深化。
既“引台入校”,也“引企入校”
贺战兵介绍,学院一个是共建校内的动漫生产基地,先后和广东、湖南等省的动漫公司合作,建设了一些基地。第二是共建校内的数字出版基地,主要是学院与湖南数字时代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一个校内的数字出版基地,在基地建设、合作育人等方面形成了产教联盟。2012年引进的公司最新研发的数字出版软件,建设全流程的数字出版实训室和校园数字出版网,出版和发行专业的师生还以公司提供的真实项目为载体,实行教学和生产合一。第三是共建校内的影视培训基地,2011年学院与湖南广播电视局合作,建设广播影视的培训基地,主要目标就是利用学校的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设备,培训广电系统的员工,这个基地建设以来,除了培训广电职工以外,还承载了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台长的培训。
重点项目: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
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是2008年由国家汉办、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湖南省教育厅和湖南省广电局依托我们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的,这个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就落户在学院,除了通过创新并实施一年一度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外,还设计生产销售中华文化电视节目,打造国际汉语优秀人才的新工厂,完成国家汉办交办的促进汉语言文化推广的其他任务。到目前为止,学院和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已经承办了6届“汉语桥”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除了前台后院,引企入校,还有一个就是实行项目驱动的教学和实践。学院以专业为依托,以行业为背景,以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带动影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信息技术等产业,开展校企商业项目的合作,形成了一个互利共赢的体系。近年来开展合作项目130多项。比如动画电影《少年毛泽东》,就是由我院承担编剧、导演、制片人和核心制作团队,以动画与艺术设计为主体,由影视艺术学院的部分师生参与,联合一些企业来共同制作的一部原创的动漫电影,这部电影已通过国家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小组的审查。
此外,影视艺术学院与湖南省木偶皮影传承保护中心联合开发了《麦吉历险记》、《果宝特攻》两部木偶剧;原创话剧《无悔的青春》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韶山之声《幸福999》电台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播出。网络传媒系还与北京唯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成立的“数码网络设计工作室”,联合开发《唱歌学汉语》、《天地熊猫》等多媒体文化教育产品。
学院的强势专业多,“专升本”渠道通畅
网友“小也”特别关心大众传媒学院比较好就业的专业,贺战兵介绍,学校有30多个专业,所有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好。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 书记院长亲自抓。另一方面,学生整体素质都不错。如果一定要说哪个专业比较好就业的话,应该讲,广播影视类和财经类两个大类专业更强一些,因为广播影视类就是广播电视、影视艺术,这个是我们的主打专业。财经类、金融类也非常强,大众传媒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湖南银行学校,学校是在原来的湖南银行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才把湖南广播电视学校并进来,强强联合,所以这两个大类专业很有优势。
根据网友提到的专升本方面问题,贺战兵说,大众传媒学院是专科,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升本每年对口升学的学校有长沙大学、吉首大学等,同时学校也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分院有多种合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形式学习他们的课程,取得学分,全部学完课程后,就可取得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凭。(记者 章仙踪)
【资料链接】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和湖南广播电视台共建,省教育厅主管的公立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设有33个专业,9000多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骨干高等职业院校,被誉为“广电湘军”的摇篮。
贺战兵访谈文字实录:http://talk.hnedu.cn/room.do?id=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