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班班通”的几点思考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班班通”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班班通”是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它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着力解决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问题,因此“班班通”是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如何实现“班班通”,并与教学实践完美结合,做到收放自如,让信息技术最终有一天变成必不可缺的“黑板+粉笔”,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智慧与机智。笔者认为,结合古丈县情实际,要从“管理、培训、使用、研究及推广”等方面善加运用,才能有效发挥班班通设备的应有作用,服从服务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班班通 安全运行 规范使用 强化研究 逐步推广 “班班通”,目前,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初步理解为“班班通”是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它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着力解决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问题,因此“班班通”是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所在。“班班通”不是用信息技术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它与“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必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同存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班班通”也并不是说不管情况如何每堂课必须使用信息技术,而是应该用的课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用得上。如何实现“班班通”,并与教学实践完美结合,做到收放自如,让信息技术最终有一天变成必不可缺的“黑板+粉笔”,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智慧与机智。笔者认为,结合古丈县情实际,要从“管理、培训、使用、研究及推广”等方面善加运用,才能有效发挥“班班通”设备的应有作用,服从服务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前提是管好班班通设备,保证安全运行 大家知道,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中有两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即“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该两大工程的实施,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为“班班通”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在发达地区及中西南部大中型城市,基本实现班班“通”硬件和“通”网络,而“农远工程”覆盖的农村中小学,班班“通”硬件和“通”网络在贫困地区的古丈县一中、民中、古阳中学等学校也得以实现。这意味着今后学校教育信息化将实现由基础设施建设和初级应用向深入有效应用转型。在农村首要的是管理好班班通设施设备,保证安全运行。一般来讲,除了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建立“班班通”管理与应用的保障机制等必要措施外,根据农村学校管理运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不是很乐观的状况,需要从“四有四无”上下功夫。 所谓“四有四无”即“有人管有人用、有人管无人用、无人管有人用、无人管无人用”。 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农远工程中,我县绝大数中小学(幼儿园)都安装建设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设备。仪电部门也曾提出“宁可用烂、不准霉烂”的豪迈口号,但是,大多数学校都是有人管无人用的状况。原因是管理人员只是看管,如果有电脑老师的可能懂一点。管理人不会用,用不好,老师们也就用不好了,权当花瓶而已,这种现象约占60%。学校“无人管有人用”不是什么稀罕事。尽管管理人员不懂不会,毕竟一所学校里还是有少部分年轻人懂,长期使用不可能,偶尔上公开课、研讨课是可以显摆的,却不能引领绝大多数教师紧跟,这种现象约占20%;至于学校中“无人管无人用”这种现象是极少数,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混乱,维持教师上课不错了,没有心思弄多媒体;另外就是电器摆放时间长了,使用不顺手或者灯什么坏了,就无人问津了。这种现象约占10%。而真正做到“有人管有人用”的只有城里的几所中小学,因为毕竟是县城里,竞争是有的,压力也是有的,别人会自己不会,本身就落后了。其实也不是所有教师参与的。这种现象约占10%。很显然,如果投入大量资金安装班班通设备,在运用过程中还是类同于使用多媒体、语音室一样,只有10%的学校能够正常运转,非但不能服从服务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缩减城乡差距,反而会加大我县与州省的差距。因此在行政推动班班通使用的过程中努力克服四无现象,力求做到校校“有人管有人用”,最大化发挥效益。 二、加强培训学习,规范使用班班通是保证。 “班班通”是新事物,呈现出很多的优点,使用要得心应手,就要培训学习。通过培训,使教师能用、会用、用好“班班通”教学设备。从理论上讲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不是太容易,至少要努力改变“不学不用、学了不用、想用不会、会用不精”四种不良现象。 正如我县中小学校长、教职工都认可“新课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样,也懂得通过新课改之后会带来很多好处,特别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就是从骨子里抵制新课改。现在虽然只有不到一半的学校安装了班班通,但是按照局里的规划,一两年时间班班通全覆盖是可能的。使用过还是没有使用的学校校长、老师都知道这东西确实好,但是从已经拥有班班通的学校来看,有的用得热火朝天,有的偶尔用用,也有的暂时未用。如此这般发展,与农远工程中的多媒体、语音室使用会有什么区别呢?为有效防止班班通运用落入怪圈,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培训学习,让管理员及老师都掌握使用班班通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规范使用班班通。因此,克服四种不良现象很有必要。即要变“不学不用”为“想学会用”;变“学了不用”为“学了要用”;变“想用不会”为“想用会用”;变“会用不精”为“运用自如”。 三、整合资源,班班通成为课堂教学主要手段是关键 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班班通(banbantong.cn)、湘西教育e网、湘西远程教育网等网站都是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服务的,有大量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资源库,包括各学科各课题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素材库、PPT课时教学资源库、网络环境下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库。学校或教师只要积极开发、收集、储备教学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定期组织教师对所需资源进行遴选,并以年级、学科、章节或知识为单位进行归类和整理,形成学校资源库,全校师生共享。但是很多教师就是不翻不看,我行我素。要整合资源,让班班通成为课堂教学主要手段系关键所在,要切实做到“两个防止”和“一个加强”: 所谓“两个防止”:一是防止从“人灌”到“机灌”的机械转变方式。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充斥人们的工作生活,但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县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对新鲜事物视而不见,借口弘扬几千年老祖宗遗留的粉笔+黑板传统教学模式的光荣传统或者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指挥棒不变等理由,排斥新课改的同时完全可能打压班班通。硬是要用就会导致从满堂灌的“人灌”变成使用班班通的“机灌”,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就没有意思。二是防止虎头蛇尾。因为班班通是新鲜事物,教育局采取行政推动措施是可以推开的。问题是,一开始也许各级各类学校大部分老师都会“该出手时就出手”,过不了一阵子就沉寂了。还是习惯于“粉笔+黑板”。或者局里检查时可以弄,平时不做;比赛时可以用,不比赛时不用。我县推行新课改四个年头,虽然有十所学校正在进行之中,但是强度、效果都不是一样的。推行班班通与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就更应该打好预防针,建立长效机制,通常抓常新。 所谓“一个加强”,就是加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班班通”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回答及时迅速地给出判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尤其是练习设计,容量大,方便快捷。利用“班班通”设备,其训练效果非常好,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它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电子白板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交互性。通过一个个组件的移动与变换,直观的展示了组件的属性其相互关系,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通过各种笔迹各种批注的使用,使学生对于重点难点内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通过聚光灯、幕布的用应用,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四、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强化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是重点 班班通系统无论是在教师自我提高还是相互提高,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备课方面,班班通的快捷方便使得教师的备课任务轻松了许多。在授课方面,班班通强大的交互性使师生互动更加方便有趣,同时,电子白板同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又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对其的学习和掌握相对方便快捷。班班通是新事物,好像新课改在许多老师心目中也是新事物。如果把新课改融入班班通之中,将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搞好课题研究,最大化发挥作用十分必要。建议各校教研组、年级组制定好研究计划,从如何有效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研究整合资源,教学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更好为学生服务;查找差距,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要转变教学观念,围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做到以学生为重心,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等方面,结合校情实际、科目实际、学情实际,全体老师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研讨和应用中。通过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大胆偿试,教师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从一无所知到有了初步的了解、从初步的了解到熟练地运用、从熟练地运用到更高更深层次地发展,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强,教师不仅能熟练地运用网上的资源,还能根据教学实际将网上的资源加以整合优化,使教学资源能更紧密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五、点面结合,逐步推广,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是奋斗目标 我县长期以来,特别是乡镇因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差,学生 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班班通”可以使班与班之间、异地异校之间通过网络及远程协调教学软件开展同题合作教学、课堂教学观摩、远程教研活动等,实现班级之间的“班班通”以及异地异校之间的“校校通”,有效实现不同班级、不同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与交流,最终实现广域型“班外通”远程可视化协同教学,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难题,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要引导教师有效运用“班班通”数字媒体化课堂教学,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要以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组织学科教师开展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等竞赛活动,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根据我县实情,不妨先城里后乡镇有序推行班班通,先打造班班通先进校,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再出台相关局官校执行的规章制度,最终实现全县中小学普及班班通,推动我县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 《教育科研的文化自觉》张大庆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年 古丈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