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衡阳市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须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3-05-01 00:00 【字体:

衡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小将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        摄/王辉

“我们有理由相信课堂教学改革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4月28日上午10:00-11:00,衡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小将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区域性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

王小将介绍,衡阳市教育局通过推进区域性课堂教学改革来落实课程实施,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在课程评价方面,衡阳已经建立了衡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中心。建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质量评价体系,从学生的思想和公民素质、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在课程管理方面,衡阳针对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还存在不足的问题,准备按章节编写《养成教育教程》,从学生的道德与文明、学习与创新、劳动与卫生、生命与健康、责任与法纪等方面扎实开展教育,让养成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考试,对学校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分阶段推进新课改

王小将表示,自2011年来,衡阳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滚动发展。衡阳的整体规划,大致可以分四个阶段。

在学习与宣传发动阶段。先“走出去”再“请进来”,分批次组织各个层面的同志走出去参观学习,同时邀请教育专家、课改专家到衡阳各县市区、学校讲学。衡阳还在市级媒体开辟了“新课改专栏”,层层宣传发动。

在定点实验阶段。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办法稳步推进。衡阳制定了全市新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教育局局长蒋会平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新课改学科课堂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大技术支撑力度;市本级共投入了100万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配套投入,落实经费保障机制。衡阳确定了全市138所新课改试点校,全面启动试点校课堂教学改革。并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观摩活动、专家调研、定期发行《新课改简报》、研讨会等方式来推进。

在全面推广阶段。衡阳今年开展了创建课改示范校和创建课改先进县市区的活动,积极推广样板校的课改经验和先进县市区的推进经验。同时持久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高效课堂建设评比活动、课改课题成果评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观摩活动等等,加大表彰力度,扩大改革范围,巩固改革成果。

在持久应用阶段。衡阳倡导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全面应用,使新课改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实现常态化和长期化。在制度层面,将新课改的实施情况纳入对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新课改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具有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新型课堂教学才是新课改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王小将说:“课改不要走形式、图热闹,模式、程序固定化。要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不能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要注重动与静的结合,学与思的结合,讲与练的结合,听与悟的结合。”

“从实施效果来看,一是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得到了减轻;二是学生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厌学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三是学生的成绩均有提升。”在谈到推进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实现减负增效,他特别举了衡东县兴东中学的例子予以解答。该校在2010年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减时增效,向高效课堂要质量”的口号,开展新课改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对此强调,有理由相信课堂教学改革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新课改后变化显著

他认为,衡阳推进新课改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显著变化,成效显著。由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变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逐渐实现了由“演员”到“导演”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性、合作性大大提高,学生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新课改树立了衡阳的教育形象。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对衡阳市新课改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新课改抓得很深入、很扎实、很有效,有示范意义。

衡阳市在新课改中寻找新的突破,大胆地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新课改,区域性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活动,而不是局限于个别学校。在抓课改推进的同时,还注重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建立对新课改实施效果的监控体系,按新课改的要求建立衡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破解困境将新课改推向纵深

在谈到衡阳推进新课改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时,王小将表示,家长对待新课改态度、教师的观念和能力、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新课改后教学时间有限、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

“新课改有诸多困境,但我们还是要迎难而上,将新课改推向纵深。”王小将掷地有声。衡阳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整个社会达成共识,自觉自愿接受课改理念,支持课程改革。要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建立以分数为参考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改革对教师的绩效评价指标,更多的体现在结果上。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正常的教师流动机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模式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配套。要争取教育投入的加大,为课改提供经费保障。(文/李果)

点击进入王小将访谈实录页面》》》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衡阳市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须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995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