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实施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管理 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安全水平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2-12-26 00:00 【字体:

实施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管理 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安全水平

——湖南省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三结合活动创新模式与经验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红同志全省教育系统综治安全工作会议上做报告。

湖南省教育厅召开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专题视频会议。

罗爱国同志在全省校园及周边治安综治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受限于此,他们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任何一个伤害都可能波及其身体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因此,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受到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

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委于制定、颁布《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社会各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

湖南省教育系统在实施“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中,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模式。认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应该是丰富学生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将“危险”防患于未然。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系统工程,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学校一方的责任,学校安全也不是学校,乃至教育系统本身就能完成的任务,应该是“三位一体”,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合力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了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强大教育管理合力,共同促进了学校安全水平的提升。

深化学校安全教育的认识

学校安全教育是保障学校及其学生、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中小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是构建中小学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深化学校安全教育的认识,是做好校园安全管理的基础,关系到做什么、谁去做、怎样做等问题。

湖南省教育系统学校安全教育的做法是“三位一体”的构建以学校为主,学校、社会、家庭的安全教育网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进而提升学校安全水平。

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讲座、参观等对在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强调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教育的系统性、整合性、和谐性、均衡性,达到丰富在校学生的安全知识,养成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通过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方式达到提升校园安全水平的目的。

湖南省“三位一体”学校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湖南省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以“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群策群力,对学校安全教育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省综治委下设了“湖南省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由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担任专项组组长,由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教育厅厅长担任副组长,其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分管领导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机构挂靠在省委教育工委维护稳定工作办公室。这样在省级层面上,建立了领导全省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完整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各市(州)县(市、区)也都参照省里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设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安排了工作经费。这样使全省学校在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综合作用上,有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

为了使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载体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省、市、县每年年初,都要召开相应的会议、下发相应的文件部署工作,提出要求,但他们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他们的基本做法是五个结合:一是把日常的安全教育与集中进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把平时的安全隐患整改与集中整治行动结合起来;三是把普遍的提出工作要求与重点督查督办结合起来;四是把抓好平时的工作落实与搞好年终考评结合起来;五是把平时的口头宣传教育与用文字表述的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如他们每年都要部署两次集中整治行动、每年都要组织安全教育周或安全教育月活动,对存在的问题上级对下级下达督办通知等,都是上面五个结合的具体体现。

学校安全教育强调可操作性,重视“安全文明校园”的示范作用

湖南省校园及周边综治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细化创建工作评估细则,修订印发了《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评估细则》,从创建活动的基本条件、建设机制、安全教育、学校周边环境、学校治安、教学设施设备及用品、校内消防与交通、食品卫生及饮用水安全、校园文化及文明等层面规定了十章四十四条细则,使得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有了明确的要求。

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中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授牌学校数量的控制,《细则》规定:每年申报、评估一次,每年申报省级“安全文明学校”的学校数控制在全省中小学总数的0.3%以内;安全文明校园总数控制在全省中小学总数的10%以内。这些规定保证了授牌学校的稀缺性和典型性,也成为其他中小学校创建工作的学习样板,起到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安全教育作为“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授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先进模式也为其他学校所效仿。

从2004年开始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以来,已经取得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称号的402所;市级“安全文明校园”的1396所;县级“安全文明校园”的4620所。

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丰富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学校安全教育是系统工程,每一份关注学校安全的力量都是弥足珍贵的。省教育厅以开放心态,接纳、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丰富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欧阳直宪,今年66岁,是湖南省湘潭市的一位退休的水上警察,从事了三十余年的水上治安工作,亲自参与多起青少年溺水事故处理,目睹失去孩子的家庭的悲痛欲绝、学校教师的遗憾与内疚的场景,很震撼,他依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制作了用于青少年防溺水教育的视频:《孩子请不要下水警示教育片》。教育片的内容和教育意义得到湖南省教育厅及各地市教育局的极大关注和支持,省教育厅综治办在系统内和向学校发放光盘2000余张,并在官网提供视频的实时下载服务。据了解,今年全省中小学由于放暑假前普遍使用该光碟进行了防溺水警示教育,暑假期间因私自下水游泳而溺水身亡的中小学生和往年相比,大大减少。

浏阳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中心,是湖南省县级市建立最早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早在2006该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时,他们将一所条件比较好的中学调整出来,作为浏阳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到2008年该中心建设完成,开始培训在校初中二年级学生。在这个基地,除了有军事训练、团队精神训练等科目外,建有由该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建设的安全教育专修教室,如有由消防大队建设的消防教育专修教室,有由交通警察大队负责建设的交通安全教育专修教室等,该市规定,所有在校的初中二年级学生都必须到该中心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训练。由于该基地每期可容纳500多名学生,一年可以培训一万多学生,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总数。这样坚持下来,就使浏阳市的所有学生都在这个中心接受了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大大增强,安全技能明显提高,安全综合素质有效提升。

运用多载体、搭建多平台,使对青少年“三结合”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湖南省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坚持与时俱进,既不摒弃学校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注重适应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需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在继承传统方面,他们经常采用课堂教学、召开主题班会、召开家长会、运用黑板报、墙报等方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尤其农村青少年学生仍然是既容易做到也很有效的方法。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这些方法和手段还不够。因此,他们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如他们根据喜欢在网上观看视频的特点,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制作成为视频,刻录成光碟发放到学校,供学生观看,更直观的受到教育。《孩子请不要下水警示教育片》进行的防溺水教育,就是通过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起到教育作用的。

召开家长会,是建立和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联系的好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仅仅满足于开家长会还不够,为了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使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更清晰明确,他们普遍开展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告家长书等活动,把在安全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期待都写进致家长的信和告家长书中。这样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更使学校和家长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确保学生安全方面的配合达到了高度的默契。

当下时代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湖南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他们很多学校在当地电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搭建了“家校通”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学生到校和离校的信息及时告诉家长,这对确保年龄尚小学生的安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运用好网络资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时代的必然,也是青少年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因此,湖南省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高度重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安全教育。湖南省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网,专门开辟了“安全知识”“警钟长鸣”等专栏,将安全知识和富有警示意义的节目推荐给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家长,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使用效率和教育意义。

依托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

首先,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作用。湖南省在中心完小以上的学校,基本上都配备了由公安、司法部门的领导担任的学校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这些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既是学校的领导,也是对学生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制教育的老师。他们在所任职的学校,每年至少给学生上两次法制和安全教育课,并对学校及周边治安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整治,使学校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消除,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充分发挥文化市场监管部门对净化中小学校周边文化环境的作用。网吧是当今对青少年最具吸引力的场所之一。为了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未成年人进人网吧上网。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不是只靠学校和家庭就能做到的,必须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尤其是文化市场监管部门的力量。因此,湖南省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每年在部署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时,都把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黑网吧”(指无证照网吧)和整治违规网吧作为工作重点。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在全省范围内,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基本上没有了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也大大收敛。黑网吧只有一发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就会依法取缔。与此同时,各级“扫黄打非”部门,都把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的违规书摊、依法收缴有害政治读物、淫秽书刊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对中小学周边环境的有效监管,为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的延伸。湖南省的中小学校,尤其是城市中小学,一般都办有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新形式和有效途径。家长学校通过对学生家长的培训,一方面,使学生家长掌握一些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知识,了解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要求,从而使家长更好的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家长学校建立并加强学校和老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从而使学校和老师更好的尽到一尽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安全教育三结合活动的基本经验

高度重视,领导有力。湖南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把确保学生的安全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从组织机构设置,到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力量配备,都给与了特别的重视。过去,中小学校一般没有专门负责安全工作的机构,2010年5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周边治安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在校生2000人以上的学校,应设立保卫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还明确规定“每所学校都要建立健全治安工作机构,学校辖区派出所所长和校(园)园长为学校治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文件下达后,省、市、县都认真抓好落实。这些举措,不只是对各级领导,同时对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提升对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性认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湖南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上做好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采取了许多具体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正是这些措施和办法,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各尽所能,各尽其责。从而形成了合力,收到了效果。在形成合力过程中,我看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来说,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是老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由此可见,要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真正积蓄各方面能量,收到好的效果,既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也要采取有效方法、通过合适途径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适应变化,不断创新。依托家庭和社会延伸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这本来就是新生事物。是适应新形势的创新之举。湖南在这方面的许多做法,正是不断适应新变化不断创新的结果。形势在变化,事物在发展,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区探索和总结,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这也是湖南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的可贵经验。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实施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管理 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安全水平

995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