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着力解决大班额 促进教育高质均衡发展
宁乡县着力解决大班额 促进教育高质均衡发展 |
www.hnedu.cn 发表时间:2011年09月19日 09:33 来源:湖南教育网 【字体:大 中 小】 |
8月19日,宁乡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切实规范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宁政发办[2011]118号)。这个文件以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为重点,严格规范了解决大班额的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和工作要求,标志着宁乡教育新一轮改革崭新起航。 解决大班额,是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具体表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力争五年内基本解决‘大班额’现象。”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明确规定:凡存在大班额的县(市),不能通过教育强县(市)验收。宁乡县推动解决大班额改革,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具体落实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的重要举措。 解决大班额,是对接国际教育和先进发达地区教育的必然选择。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全面推动小班教学。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班额一般都在20人以内。我国上海市的班额规定控制在30人以下,湖南醴陵市在近年也将教学班额控制在30人以下,一般以25人的标准组建班级。宁乡县解决大班额,正是在国际国内推行小班的背景下启动的重要改革,这一改革是教育的改革的必然选择。 解决大班额,是教育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宁乡县教育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以实现“量”的全面扩张为重点,解决了“让学生有书读”的问题。宁乡县1986年普及了小学教育; 1997年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书读的目标。1998年到2002年,宁乡县以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开始了改造和新建普通高中,实现了初中毕业生96%以上进入高中阶段接受教育,《中国教育报》2003年在头版头条发表通讯,盛赞宁乡在湖南率先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让学生有书读”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让学生读好书”,实现“质”的提升才是教育最具魅力的风景。“让学生读好书”固然涉及到办学条件改善、优质教师配备、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等多方面的内容,但让大班变小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大量大班的存在,使学生安全不保,活动空间不保,个别辅导不保,师生互动不保,教育教学质量不保,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诸多问题。因此,解决大班额问题,“让学生读好书”,是“让学生有书读”基础上的一次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历史性选择和历史性进步。 解决大班额,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尝试。因为历史形成的原因,宁乡县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学生向城镇拥挤、向中心学校拥挤已经成为宁乡教育的一种现象。据初步统计,玉潭地区(含民办)集中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40000人,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24%,集中了高中学生约13000人,占高中学生总数的40%左右。这些集中在城区的学生,90%以上都在超大班中学习。宁乡县玉潭地区学校班额一般都在60人以上,有的学校最大班额达到了80人。农村中心小学也接纳了大量非区域招收的学生,大班也占班级总数的60%以上。学生向城镇拥挤,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极为不利,造成了一部分学校学生人数大大减少,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一部分学校人数过多,存在安全与质量难保的问题。因此,建设好农村学校,引导学生就近入学,避免学生向城区拥挤,是宁乡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解决大班额,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学生的素质,不只是考试分数。解决大班额,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考试分数,更能在其他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决大班额,必然带来的是就近入学,学生朝迎旭日上学,晚踏夕阳回家,享受亲情呵护,家庭教育的资源有效利用;解决大班额,必然来来的是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学生在宽大的校园里没有拥挤地自由活动,心灵宁静,心情轻松,学校怡情的功能全面发挥;解决大班额,必然来来的是学生能在课堂里大胆表现自己,说话机会多,答问机遇多,提升素质的时间和机会得到保障;解决大班额,必然来来的是大量的个性化辅导,学生少,教师才有精力全面顾及,个别辅导才有可能,个性化教育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