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开展县级教育督导 要立足“以为争位” 着眼“以位创为”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1-07-08 00:00 【字体:
开展县级教育督导  要立足“以为争位”  着眼“以位创为”
发表时间:2011年7月8日  来源:湘西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字体:  
 

  泸溪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     姚本桂

 

教育督导,自国家教育委员会1991426出台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后,才得于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中应运而生。当时,教育督导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对所辖中小学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新内设机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所辖教育单位适应和接受。特别是像教育督导这么一个既不能直接决策,又不能直接处理具体事务的新的教育机构,开展工作时,很难得到支持,深入学校检查,不太受欢迎,布置的工作基本上得不到落实,对学校形成不了制约力,所以显得被动。那么,如何把这种被动变为主动,甚至主导呢?我结合自身十多年的督导工作经历,谈几点体会:

一、开展县级督导工作,必须立足于“以为争位”

我是19993月从普教股长轮岗到督导室当主任的。那时的督导室根本不能与普教股相比:没有办公室、没有任何档案资料,只有一位刚从学校上来的大龄办事员,全年办公经费不足贰仟元。不过,一年到头,不做事也没人过问,开大会缺席,也无人清理,真如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啊。如是养老,的确是个好地方。那么,在这样一个机构里要开展工作,是需要找准一个好的突破口,才能把工作开展起来。我经过两个月的认真调研,觉得我县的教育督导工作必须从最边远、最基层、最薄弱的村片小评估上着手比较合适。因为村片小教师与县局领导不太接触,县局干部到村片小非常少,只要去,不管是教育局什么人,他们都视为领导对待,特别受尊重。讲的话,布置的工作都当作圣旨。再就是村片小地处偏僻,很少受到县里的各种检查,对他们开展评估,容易引起高度重视。于是,就下发了创示范性村片小评估通知。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首先挑选了几所条件好的村片小进行试点,对试点评估发现的问题,当即进行现场指导、纠正,直到优秀为止,接着以督导室名义发文授牌。随后,我就组织全县村片小负责人,到这些示范性学校参观、学习,现场研究讨论如何创示范村片校。由于村片小负责人很少得到这样的参观学习机会,一下开阔了眼界,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表示返校后,要把看到学到的东西,全部变为自己的。就这样,我通过试点发文挂牌而无需经费奖励的方式,把村片小的评估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第一轮村片小评估结束后,教育督导开始被接受,我的工作也由被动向主动转化,趁此机会,我立即转入了对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评估。因为这些学校,他们与村片小不同,一是教育各种管理层次高。二是学校领导与局领导接触多,“傲气”足。三是接受高层次检查的次数多,见识广。四是特色多,成绩显著。五是问题也不少。针对这些学校的评估,我的做法是先树示范,随后组织各校相互学习借鉴;接着是寻找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学校,就组织各校负责人现场解剖,引以为戒。然后开展逐校评估,举行挂牌仪式,评估结果通过电视向社会公示。我在推进学校评估的过程中,采取了先农村,后城镇,先村小,后中心小学和中学的方法,逐步将教育督导的原则、性质、要求,深入到全县学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心里。同时,把教育督导这个牌子,旗帜鲜明地树立在教育行政机构中。工作开展后,领导看到了督导对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动给我们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配齐了各种档案柜子,安了专线电话,还增添了办事员。大会、小会充分肯定了教育督导的重要性。我也从世外桃源的隐士,一下变成舞台上的演员。大会、小会、上班、下班,开始有人注意了。

教育督导的职能有两种:一是督学,二是督政。作为教育行政机构中的内设单位,开展督学难度相对小些,如是要开展督政,那难度就太大了。也就是说,一个股级单位,要评价科局级政府,就是教育局都难开展,何况它内设的督导室呢?面对这个难以开展的工作,我查阅了教育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尽管国家《教育督导暂行规定》中有:“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但我县的教育督导室还是教育局的内设股室,与乡镇人民政府之间,根本不形成上下级关系,无法开展督政。

但是督政,却是教育督导的一只腿,特别是在督导还未完全被人接受和了解的情况下,更应该把督政这项工作抓好,以此来推动督学工作的全面开展。于是在2000年,我借助了“两基”迎检机遇,把政府办和教育局都不愿接受的“两基”迎检办公室争到了督导室。主动担任了县“两基”迎检办主任、全县迎检主资料员。其目的就是想用这两种身份来开展督政工作,将被动的督政转化为主动。于是,我借“两基”办主任的名义,多次组织召开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的迎检工作会议,给乡镇下达迎检任务;借主资料员这个岗位,给学校培训业务骨干。并且多次深入乡镇和学校检查迎检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指导解决。一年下来,虽然工作很苦很累,但督导室却跟着我一起在县领导、县直部门和乡镇领导们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我县“两基”迎检受到省检查组高度评价和随后两年在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被省里评为先进县后,我县的督导工作,也同时得到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首先是教育局督导室变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我也由督导室主任变为副主任督学,最后到主任督学。接着是督导室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要求,由县编委正式行文确定是:代表县人民政府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由于督导室的更名和我位子的变化,我县的教育督导工作就完全能够按照国家《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对县直部门和乡镇以及所辖教育机构,开展督导工作了。同时,也标志着我县的督政工作名正言顺进入主动阶段。以上我从被动督政到主动督政,从无名无位,到有名有位过程的变化,完全是靠在工作中的作为争来的。如是工作的碌碌无为,我想就是再好的岗位在人们心中也会变得无位的。

二、开展县级教育督导工作,还要着眼于“以位创为”

作为我县的督导工作,通过对基层学校的评估,使督导得到全面的开展,借助“两基”迎检和“两基”年检奠定了督政的基础。由此而使督导有了名,也有了位,工作也由被动进入主动。面对这些名和位,我深深感觉到是很脆弱的,如是教育督导工作没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发展,很快就会被人们忽视,更谈不上重视和支持,到那时,所谓的名和位都会自然消失。那么要保持教育督导出现的良好态势,将主动变为主导性工作,就要借助于现有的地位去创造更大的作为。于是,我根据本县实际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是将教育系统的普法执法工作溶入教育督导。在普法和执法的具体过程中,增强教育督导的地位。如在贯彻《义务教育法》时,我就要求乡镇、县直单位与学校建立联系点,并且把控辍保学与义务教育执法挂起钩来,由教育督导室给乡镇和学校,直接下达控辍保学指标任务,并且定期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完成控辍保学任务情况进行督查、通报,从而使教育督导依法监督的职能得到了牢固的建立和新的发展。

二是把教育系统的综合治理工作并入教育督导。在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时,借综治对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一票否决的力度,把督政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如由督导室牵头行文,要求乡镇、工商、卫生、文化、电信、公安、农机、交警等部门,必须取缔校门附近的摊点和网吧,不许师生搭乘农用车,在第一时间处理好侵害师生权益的事件。并且每月组织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对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督查。由于这些工作都是督导牵头组织开展和考核结果的,所以,教育督导在乡镇和县直部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督政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三是把对“乡镇落实教育工作职责”的评估结果,列入县政府年终考评乡镇的目标管理中。要想把教育督导的督政工作变成常规性工作,就要把对乡镇政府开展教育工作的考核,作为县政府的年终目标管理内容。以往,我县对乡镇教育工作的考核,都是单独进行,没有进入目标管理的。这样制约机制不强,效果也不是很好,每年的变数太大,更没有形成常规性工作。为改变这种做法,我借“两项”评估机遇,从2005年开始,就以6%的分值,把乡镇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估结果,列入了县政府对乡镇的年终目标管理中。其中凡被扣上两分的单位,年终就无法获得优秀,具有很大的制约性。从而使督政工作变为常规,同时也把主动的督政提升到主导的督政了。

四是配齐、配好学校督导人员,使督导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的督学工作要深入开展,光靠县级督导部门是不够的,在学校还必须落实具体的人去抓。于是,我在参加学校领导班子研究时,明确提出每校必须按副校长职数配备一名督导员,负责对本校教育工作的督导和与县级教育督导部门的联系。由于学校督导员的建立,学校的督导工作落到了实处,各种信息也反馈及时,使县校督学工作做到遥相呼应,联为一体。

五是借培训机遇,培养一批推进督导发展的人才。多年来,我县的“两基”迎检、“年检”、“两项评估”、“合格校创建”等,都是教育督导室牵头组织实施的。这项工作数据多,业务性强,牵涉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劳动强度又大,一个数据的错误,会导致所有数据的矛盾。再加上督导的发展,还需要一大批懂督导的人员去担任基层领导,如是没有长远的眼光去培养一批人来担负这项责任,督导就不可能进入主导教育的地位。所以,在选拔迎检资料员时,我要求学校必须选派懂业务,善吃苦的中青年普通教师。这些青年教师通过培训,并与督导室一起收集整理各种迎检资料,经常朝夕相处,业务相互切磋,因紧张的工作而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关系。更重要是让他们既熟悉了业务,又熟知认同了教育督导工作,我也借此机会把督导的地位、作用、性质深深地灌输进他们的心中。为教育督导的美好明天,奠定了一批重视她发展的人才。到目前为止,经过我推荐,全县30所中小学校中有 9名校长,12名副校长,18名正副教导主任,6名教科室主任是从迎检资料员中选拔的。有这些熟知认同教育督导的基层干部,教育督导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已经完全由主动变为主导了。

六是按不同标准、分块评估,彰显督导权威。根据《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我把本县的教育按不同层次、不同起点、不同要求分成几大块,分别制定评估细则,如《民办幼儿园评估细则》、《村片小评估细则》、《农村中心完小评估细则》、《农村中学评估细则》、《城镇中小学评估细则》、《完中评估细则》,然后根据细则,每期开展一次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校长任职考核和学校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的依据。通过不同标准,分块评估,评出了干劲、评出了努力的方向,也评出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更重要的是让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同层次的教育,明确了自己的努力目标,看到桃子,只要跳起来,就能摘得到的希望。同时,学校都心诚悦服地认为教育督导就是衡量教育公平、公正的一把尺子。

七是全面展开责任区督学工作。教育督导要成为教育健康发展的监督员,也就是把结果管理变为过程管理,不能光靠领导的重视和开展几次大的综合评估就能达到的。它需要形成一种网络,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环境下,自始至终的渗入到教育工作的全程才能实现的。根据这种情况,我县建立了两级责任区督导制度。一是每校配一名副校级督导员,主要负责所辖学校的教育督导;同时,还要负责定期与县督导室联系,上报信息,下传精神,配合工作。二是从机关挑选一批即将退休,但业务精、经验足、能力强、从事教育管理多年的同志担任了县级责任区督学。然后两人一组,负责四所学校,每半月对责任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督查,及时帮助学校纠正违规办学行为。同时还负责对学校督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为了更好地开展责任区督学工作,我主要采取三种做法:一是每月开一次责任区督学碰头会,让督学们交流工作方法,畅谈工作体会,总结工作经验;二是帮助督学处理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同时对督学的工作,进行总结、评议。三是给督学授权和撑腰。只要学校有严重违规办学行为又经督学指出不整改的,督学有权对学校相关责任领导提出罢免,经督导室核实后,可不需局领导研究,交由局人事股就地直接罢免。

八是争取专项经费,确保教育督导工作的独立性、自主性。我刚到督导室时,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尽管后期担负的“两基”迎检、年检和“两项评估”工作,财政也没有明确安排督导专项经费。只是每开展一次大型活动,就向县政府报告一次。政府批了点经费后,又由教育行政部门管控,真正用于督导工作的大概也就是三五成了。由于经费受制约,教育督导就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其自主性和独立性就很难体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3点做法:一是年初将全年要开展的工作首先与教育局长衔接,得到默认后再向县政府分管领导报批;二是对要开展的工作进行经费预算,并请教育局长和分管县长审核后签字;三是根据上级部门及法律法规要求,向县人大汇报,与县财政衔接,把督导经费挤进财政预算。四是根据分管县长和局长的审批签字,督促财务部门落实专款专用。近几年来,尽管我县只有29万人口,但财政每年都安排了10万元的督导专项经费。我在开展工作和使用经费时,由于首先有了沟通、报告和预算,尽管钱从教育局帐上过,仍然能全额用于督导工作,有时根据工作状况,出现不足部分,还必须由教育局补贴。经费得到落实,开展起督导工作来,就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了,从而使督导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

十三年来,我县的教育督导从被人忽略的幕后角落,走到了耀眼的舞台前排,从工作被动的局面,变成能主导教育工作发展的今天,从无办公经费、无办公场地到今天政府能安排专款并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这些巨大的变化,全来自于自身工作的努力,因为经过努力,争来了地位,我没有把地位看成地位,只看成攀登工作高峰的梯子,然后就用这架梯子去创造更大更新的作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为争位,以位创为”吧,这就是我县教育督导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深刻体会!

责任编辑:朱永久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开展县级教育督导 要立足“以为争位” 着眼“以位创为”

995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