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工作简报
2010年第4期
(总第23期)
常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目 录
〇 武陵区加强合格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〇 临澧县珠日小学积极整改 高标准建设合格学校
〇 我市下达今年省市项目学校建设任务
〇 我市印发合格学校评估细则修订稿
〇 第四批合格学校评估结束 初步认定65所学校合格
加强合格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来,在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过程中,我们武陵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均衡师资队伍,促进了郊区学校、薄弱学校与主城区优质学校共同发展,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加强管理创新,促进合格学校师资均衡配置
1、以学校整合带动合格学校师资整合。2003年,我们把长期招生不足的北站小学整体并入附近的育英小学,各班教师重新配置,当年就取得了初步成效,既严格控制了主校区的班额,又充分利用了原北站小学校区闲置的教育资源,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的路子。2007年,我们又合并了东升小学和桥头小学。两校整合以后,原薄弱学校教师身份变了,职业荣誉感和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迅速提高,很快融入了新的教师团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2、以校长交流带动合格学校管理交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薄弱,首先是领导班子战斗力薄弱。我区优质学校的骨干教师提拔到领导岗位,原则上都要先到其他学校任职;在优质学校连续担任校长,原则上不超过两届。2009年暑假,区直学校领导班子换届,我们提拔了47名骨干教师,将其中43名优质学校骨干教师充实到其他学校的领导岗位,他们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的管理机制带到了这些学校。目前,全区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只有40.8岁,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在这次区直学校领导班子换届中,共有101名正、副校长异校任职,交流面达95%以上。
3、以教师统筹带动合格学校教学统筹。在校长轮岗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又从2009年秋季开始,启动了教师任期管理机制,对45岁以下的教师实行“岗位服务期” 五年和“职称聘任期”三年的双重管理。在这种机制下,教师的身份由“学校人”变成了“系统人”,档案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考核由区教育局统一实施,工资由区财政局统一打卡发放。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城区优质学校对口扶持郊区薄弱学校机制,两所学校捆绑考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强力推进了教师交流任教、行政跟班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互动等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各个学校师资统筹配置、教学统筹开展。
二、落实激励举措,促进合格学校师资均衡发展
1、出台激励政策,先从郊区着手。我们设立了郊区学校教师岗位津贴,近郊每人每月100元,中郊每人每月200元,远郊每人每月400元,相当于给每个郊区教师长了3-10级工资。在研究出台这项政策的时候,区委副书记、区长罗少挟明确表示:要搞就搞狠点,就是要搞得城里教师争着去,郊区教师愿意留。主管教育的区委常委、副区长姜胜国也公开表示:城区优秀教师自愿去郊区教书,我亲自送过去。为吸引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任教和留住现有农村教师,我们还花大力气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出并实施把农村学校建设得比城区学校更漂亮的标准,为每所农村学校建设了教师公用住房。
2、录用新任教师,先到郊区上岗。为加强农村合格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我区建立了教师补充录用长效机制,新录用的教师原则上先安排在郊区学校任教,并与区教育局签订服务协议,承诺五年服务期限。这批新录用的老师,为农村学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力量。近三年,我区新录用87名教师,其中64名在郊区学校任教。目前,郊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0岁以下占40%,比城区教师还年轻;大专以上学历占85.7%,其中本科占73.3%,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3、开展职称评定,先赴郊区支教。我们把支教工作作为促进郊区和各学校教师成长的一条重要举措,没有在郊区学校支教经历的城区老师,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没有申报高一级职称的资格。支教时间少于一年的、支教期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均不认定其支教经历;支教期间年度考核优秀者,职称评定优先申报,提拔任用重点考虑。目前,我区支教工作实现了两个根本转变,即从不得不去的被动式支教变成了主动申请支教,从安排富余教师支教变成了选派优秀教师支教。近三年,前后有20多名城区优秀中青年教师自愿申请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实际安排了18个。有的城区学校老师,已经从临时支教变成了长期扎根。原卫门口学校的余静老师,申请到东江乡浮桥小学支教一年,结果一干就是五六年,在农村学校入了党,当上了教导主任,区教育局正在把她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三、加快成长步伐,促进全区合格学校师资均衡提高
1、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区财政每年安排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50万元,分期分批选送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费、生活费、交通费全部由政府买单。我们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多种平台,定期评选表彰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学能手、十佳优秀校长、十佳杰出青年教师。每年教师节,区委书记、区长亲自为优秀教师颁奖。2009年教师节前夕,市人大副主任、区委书记王孝山亲率几大家负责人深入教学一线,看望、慰问部分骨干教师。区委副书记、区长罗少挟每年都定期召开两次校长、教师代表座谈会,为学校建设、教师培养指路引航。目前,全区有特级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9人,市级骨干教师44人。
2、发挥名师带动作用。我们把全区划分为四个片,以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了24个中心教研组。近三年来,全区各级骨干教师共开放示范课200多节次,开展课堂视导130多次,听评课2000多节次,90%以上的教师与骨干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育英小学校长、特级教师谭国湘,先后组织、指导校内外100多名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其中3项课题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各校还建立了骨干教师与教龄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制度,一对一传、帮、带,师徒捆绑考核,促进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经常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来我区现场指导,引领广大教师追求卓越。2009年暑假,我们请来了北师大教育管理学专家陈锁明教授、《湖南教育》编辑部副主任黄耀红、省师资教育培训中心黄佑生等3位专家为区内教师充电补脑,与区内教师互动交流。目前,“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教研、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的理念已经在全区普及,“推门听课”蔚然成风,校校开发了校本教材,促进了一大批科研型教师的迅速成长。近三年,我区先后有10项教研教改成果获省、市奖励,有500多篇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有100多人次在省、市教学比武中获奖。
合格学校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合格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既是长远大计,又是当务之急。下一步,我们将在搞活机制上求深化,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在提高水平上做文章,努力促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武陵区政府教育督室)
珠日小学积极整改 高标准建设合格学校
珠日小学地处临澧县四新岗镇东端,毗邻本县柏枝乡和鼎城区。去年11月,该校接受了市合格学校验收。评估验收组对学校管理、运动场地、体育器材等方面给予较高评价。但就学校安全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该校高度重视市评估组的整改意见,闻过即改,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现己高标准整改到位。一是投资13.6万元,修筑了长
(临澧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我市下达今年省市项目学校建设任务
为了加快合格学校建设步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前市教育局下达了今年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学校建设考核指标。全市列入今年省市“为民办实事”规划的项目学校共80所,其中省项目学校30所,市项目学校50所,计划新建改建校舍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1.09亿元,其中建筑类投资8100万元,设备类投资2100万元,其它类投资约700万元。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已将项目学校建设纳入今年教育强县市区考核内容,年底项目学校还将接受省市政府组织的专项检查。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第四批合格学校评估验收结束
初步认定65所学校合格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我市印发合格学校评估细则修订稿
为适应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扎实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近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部分县市区基教、人事、仪电、督导等部门专家和校长代表对《常德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评分细则(试行)》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细则》对学校办学行为、文化建设、常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办学行为方面,新修订的《细则》规定,学校必须均衡编班,平行班之间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5人;从今年起,起始年级小学班额超过50人,初中班额超过55人的一票否决;学校不得强制学生在校搭餐、寄宿,非寄宿制学校不得组织学生早晚自习;不得乱收费,滥发教辅资料。在常规管理方面,新修订的《细则》规定,要建立校务日志班务日志制度,严格作息时间管理;学校必须建立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体检;要建立健全安全应急机制,认真开展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大型活动、防震抗灾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活动;要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在文化建设方面,新修订的《细则》规定,学校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升办学理念;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有校报(校刊)和校园广播室,每学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和学生艺术节;学校要有宣传橱窗,有固定的宣传标语,至少有一处文化景观;室外活动场地有安全、节水、卫生、环保、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等内容的提示牌或格言警句宣传牌。在经费管理方面,新修订的《细则》规定,学校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公用经费管理,人员经费、基建经费和偿还教育负债等方面的开支不在公用经费中列支;学校会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新修订的《细则》从第五批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评估验收起执行。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主题词:教育督导 简报
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局、教育督导室、市督学
送: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儒国副书记、运崇常委、承保副主任、
成贞副市长、建斌副主席、智慧副秘书长、市建设教育强市领导
小组成员单位
常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0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