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湖南教育督导第22期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09-05-11 00:00 【字体:



 第[22] 期 
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编   2009年5月6日

  2009中法教育督导研讨会在巴黎召开
  
湖南“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经验备受关注
 

200945492009中法教育督导研讨会在巴黎召开。此次会议由法国国民教育部国际司承办,应邀到会的中方代表有教育部督导办副主任林仕梁、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湖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石灯明、教育部督导办教育保障督导处调研员陈卫军、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项目主管黄培以及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法方与会代表有国民教育部首席总督学Francois PERRET、国民教育部预测评估司副司长Francois DUMAS、法国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任Tristan LECOQ、国民教育部学科总督学Albert PREVOS、国民教育部行政总督学Thierry BOSSARD、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Joel BELLASSEN、国民教育部小学总督学Pascal JARDIN、国民教育部国际司项目主管Bernadette THOMAS等。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朱小玉和法国国民教育部国际司司长Marc FOUCAULF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

会上,法方代表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法国教育督导体制、学科教学督导制度、小学教育督导制度、学校督导评估制度、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及教育督导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中方代表分别介绍了我国教育督导体制、“两基”督导检查验收制度、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制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及教育督导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双方与会代表就共同感兴趣的教育督导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石灯明在会上着重介绍了湖南省实施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制度的情况,对开展“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的背景、目的、意义,评估考核的内容、程序、方法,评估考核结果的认定、运用,以及首轮“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对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与会的法方代表对湖南“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的经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的借鉴作用。基于这种认识,双方代表就“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考评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形成了基本的共识。

会议期间,中方与会代表还应邀访问了斯特拉斯堡市Pontonnies国际中学和Kleber高级中学。斯特拉斯堡市所在的Bas-Rhin学区(省级)学区长Claire LOVISI介绍了该学区教育的基本情况,地方督学Vin DATICHE介绍了该学区教育督导的有关情况,两所学校的校长分别介绍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及国际语言教学、大学预科教育方面的情况。中方代表就地方督学与教育部总督导团、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学校、教师、学生及家庭、社区的关系等问题与学区督导团成员、学校校长及师生进行了多层面的交流和讨论,从而对法国的地方教育督导制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中法双方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由于两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基本制度、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两国的教育督导制度也各不相同。两国教育督导工作者从各自的国情出发,探索和积累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督导工作经验,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今后,两国之间应当加强相互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双方教育督导制度不断完善,为两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经双方认真协商,两国教育督导部门在会议结束时共同签署了《中法教育督导合作备忘录》,并一致同意明年在北京召开2010中法教育督导研讨会。

 

常德市鼎城区扎实开展合格学校初评工作

常德市鼎城区在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县级初评”工作中,严格执行《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和《常德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评分细则(试行)》精神,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以初评促进学校建设,以初评促进教学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执行标准严。一是坚持“八个一票否决”的标准。在初评过程中,坚持把“八个一票否决”作为评估的首要内容,采取查资料、看现场、访谈师生等方式,凡是涉及办重点班、班额和辍学率严重超标等“八个一票否决”项目的,初评一律视为不合格,不予向上申报。如石门桥康家吉完小初评时,学校没有电脑室,且电脑数量远远不够,初评不合格后,学校立即投入5万元购置电脑,建成了电脑室。武陵镇城区花船庙完小和严家岗完小,申报合格学校之时,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便要求学校在20089月前整改到位,否则不予申报。2008年秋季开学,两所学校严格执行了区教育局“划块招生”的政策,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了55人以内。二是坚持硬件建设立足实际,讲求实用的原则。在校园建设方面,既守住《常德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评分细则》规定的底线,又要求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整合已有的教育资源。如许家桥中心校学生宿舍由原联校办公楼改造,既降低了成本,又舒适实用;花船庙完小把学校教学楼后面的空地植上了草皮,建成了学生体育乐园,既保证了校园绿化面积,又为学生提供了体育活动场地。三是坚持软件资料真实全面的标准。在初评过程中,对“学校管理与教育质量”中的每一个评分点,都要求学校提供真实全面的佐证材料,特别是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既查发出的通知和方案,又查活动记载和总结反馈。如武陵镇中心小学资料就显示出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家桥中学、斗姆湖中心校、花船庙完小的资料则突出了学校浓厚的育人特色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蔡家岗中学把学校举行的大型活动制成光碟,为学校办学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参与人员精。一方面,挑选精通专业知识的评估人员。区合格学校初评小组成员通过局长办公会研究审定,由督导室、基教股、计财股、仪电站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平时的日常工作就涉及到了学校管理、校园建设、实验室装备等方面,并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组织评估人员“精”研《评分细则》。20088月,组织督导室、基教股、计财股、仪电站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常德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评分细则》文件。今年211日,又组织参与初评的人员再次学习省、市两级的标准,并认真讨论了初评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参与初评的人员在入校之前,不但要熟悉每一个评估要点,每一项评分指标,还必须清楚每一个评分点该怎么查,需要哪些资料证明。

三、初评工作实。在初评工作前,详细制定了合格学校初评工作方案,强调了评估程序,严肃了工作纪律。一是人员分工具体。初评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成员由督导室主任、基教股长、仪电站长、危改办主任组成,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分配初评工作,督导室负责审定申报材料和情况综合,基教股负责软件资料,计财股负责校园建设与经费审定,仪电站负责功能室与实验室建设。同时,严格执行“谁初评、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将每个评分点责任分解到人,确保初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评估程序到位。今年212日,全区正式启动了第二批合格学校的初评工作,初评过程中,坚持每校必看,每室必到,件件必数,全面核对。不但检查设施设备的达标情况,更注重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同时,还组织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情况。三是评估结果公开。今年226日,召开了第二批合格学校初评结果公布会,其中雷公庙中学、许家桥中心校、石门桥康家吉完小3所学校第一次初评未合格(第二次不合格就取消申报资格),同时,我们还将各创建学校在初评中的扣分点一一列出清单,发放到联校干部和校长手中,继续督导学校落实整改。据统计,21所创建学校在第一次初评结束后又投入了105万元,用于配备电脑,装备功能室、实验室,添置体卫艺器材,改造校园环境。如许家桥中心校投入4万多元重新装备了科学实验室,购置钢琴;雷公庙中学投入6万元,打整校园,添置教学仪器和体卫艺器材;石门桥康家吉完小投入7.5万元,维修教学楼,添置电脑和体卫艺器材;花船庙完小投入13.8万元,改造校园绿化面积500平方米,置换电脑30台,购买体卫艺器材100余件。310-11日,初评小组对第一次初评不合格的3所学校进行二次初评,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常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岳阳楼区强势推进教育强区创建工作

岳阳楼区地处岳阳市中心,辖2个乡、1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85万。现有教职工2830人,在校学生44130名,在园幼儿18465名。近年来,岳阳楼区教育事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事业持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湖南省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区”、“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优秀单位”、“教育收费示范区”和“湖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省委、省政府召开教育强省工作会议以后,岳阳楼区对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采取得力举措,全力推进教育强区创建工作。

一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视教育强区创建。2008年,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加快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区,实现富民强区”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在2009年创建成为湖南省首批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为此,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区的决定》和《岳阳楼区建设教育强区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专门组织了教育强区摸底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了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完善了《教育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实施意见》,切实执行领导联点学校制度,着力解决学校的困难;深化了区委常委议教制度,集中研究教育系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学校的硬件建设。2008年,全区全年用于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达到21147.8万元,其中区本级预算经费17437.7万元,上级配套资金1931万元,城市教育费附加2148万元,创建区以来的新高另外,投入1050多万元对9所薄弱学校进行了重点改造,并对41所学校进行了维修、添置,共装备多媒体教室8个,校园广播系统9套,校园网1个,科学室8个,计算机室18个;全区各学校开通了互联网,城区学校建立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同时争取经费70多万元,对全区普教仪器进行更新。此外,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完成了两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任务。2009年全区将投入800万元用于薄弱学校改造,投入5000万元用于41所合格学校的创建,确保省级合格学校达95%以上。

三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强教师队伍建设。2007年,岳阳楼区在岳阳市各县(区)中率先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按人平每年1.1万元的标准足额发放到位。2008年,将该标准提高到人平每年1.6万元,使教师津补贴与当地公务员一视同仁。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区教育局出台了《岳阳楼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岳阳楼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和规定,在政治上关心、培养,着力教职工职业理想教育;在业务上培训、提高,着力教职工业务水平整体提升;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着力解决教师待遇问题

四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按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湘教发[2008]20号)规定,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原则,区教育局出台了《岳阳楼区“十一五”期间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表》,对中小学布局进行了整体规划,并按规划逐年予以实施。到目前为止,先后新建了4所小学,改建、扩建了一批边远薄弱学校,全区中小学整体办学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009年根据新一轮布局调整,计划撤并城区薄弱学校4所,农村小学教学点4个,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优化农村学校与城区薄弱学校布局。

五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促进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2006年岳阳楼区提出了“确保稳定,促进均衡,提升品位,创造特色”的发展目标,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走特色发展道路。目前,全区学校办学水平逐渐均衡,学校活力彰显,品牌创建成效明显。岳阳楼小学的艺术教育、东方红小学的社区教育、东升小学的科技教育、乾明寺小学的巴陵戏进课堂、新路口小学快乐阅读,洞庭湖小学的小水滴艺术课堂以及在全区广泛开展的“六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都已经成为该区的办学特色,受到家庭、社会的广泛赞誉。近两年,全区学校共获省级以上集体荣誉110多项,学生获奖达1000人次以上。

六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对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机构实行升格,按副科级实职予以配置,为教育督导室配齐了督导人员,确保了工作经费足额到位,并开展了对乡、办事处教育工作的“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开辟了教育督导网,加强了教育督导宣传,有效提升了教育督导的权威。

                            (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长沙市芙蓉区着力特色督导推动特色发展

长沙市芙蓉区在全面加强教育督导的同时,着力于特色督导,推动区域教育特色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完善体制,注重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十分重视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区教育局周见阳局长主管教育督导工作,刘瑜副局长具体抓教育督导工作,区政府聘请了4位督学顾问,20位兼职督学。8月,从学校优秀行政领导岗位选调了两名同志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担任正、副主任,形成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督导体系和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教育督导体制,增强了教育督导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督导体制的完善、教育督导人员素质的提升,为提高全区教育督导水平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使教育督导在芙蓉区更具权威性。

二是强化职能,提高教育督导工作地位。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大了对区政府15个相关局和13个街(乡)、办事处教育工作的督导力度,进一步明确区直有关职能部门、街道(乡)在发展教育中的责任,在将其支教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明确考评机制;加强各部门、街道(乡)与学校的联系制度;今年,区委、区政府还将街、乡绩效考核中教育占分从去年的1分提高到2分,并归口于教育督导室予以督导评分,从而增强了教育督导的职能,提升了教育督导的地位。与此同时,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组织进行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二级机构单位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应用于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使督导在教育的权威地位得以巩固提高。

三是创新机制,开辟教育督导工作新领域。今年以来,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做好综合性评估的同时,注重机制创新,特别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着力亮点打造,开展了与特色建设相配套的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完善各学校硬件设施并促进本区资源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指导老师队伍;通过区域性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区域性整体规划,优化区域内学校特色教育均衡发展格局;精细打造已有项目,提升学校的品质和内涵,促进芙蓉教育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学校发展特色,提倡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方面多做文章,做好文章。各学校通过继承其传统或整合优势资源或转化课题成果,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而创造出具有示范性、独特性、稳定性、普及性和领先性的非学科教学项目,并从宏观上进行区域性的管理规划,从而使特色教育走上了又好又快的的发展轨道。

                                (长沙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发:各市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报: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克保副书记,开朗副省长,省督学顾问,厅委领导

送:各市州人民政府、教育局,省督学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湖南教育督导第22期

995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