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关于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08-06-26 00:00 【字体:

关于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的 调 查 与 思 考

2008-3-28 15:2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难点。为了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根据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的指示,今年1月,我们深入城区和农村学校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原因
  (一)师资力量失衡。一是力量配备方面。优秀教师大多数分布在城区,农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农村学校,一部分教师由原来的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水平较低,且年龄普遍偏大,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二是编制安排方面。城区和中心乡镇教师超编,边远地区教师普遍不足。以城区的灵溪中学和农村的列夕中学为例,灵溪中学师生比为1:13,该校有专门的艺体、生物、信息技术教师;列夕中学师生比为1:26,该校艺体、生物、信息技术教师均为兼职;三是所处环境方面。城区教师拥有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和进修提高的机会,而大多数农村教师教学任务重,要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一些边远村小及教学延伸点的教师还要承担复式教学任务。
  (二)办学条件失衡。近几年,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危改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我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城区学校来说仍然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功能教室不全。调查显示,一般乡镇和被撤销的原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集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小,学校功能教室均缺4种以上,特别是音乐、劳技、卫生、科技等活动室缺乏,导致部分课程不能开设。二是教育设施设备不达标。除少数中心乡镇学校外,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短缺、陈旧,音体美、图书、卫生保健等器材普遍不达标,边远山区学校显得更少,基本没有像样的操场。村小是条件最落后的地方,教师上课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底”的状况。
  (三)教育经费失衡。城区示范性中学在收费标准上本身就高于农村普通中学,还通过招收择校费等途径增加了经费来源,教师的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农村教师。农村学校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体制改革的实施,资金的来源呈现单一化,加之本身办学基础差、底子薄、成本高,“普九”债务无法偿还,学校设施设备无法维修和更换,教师进修学习和福利待遇无法保障,学校运转十分困难。
   (四)生源质量失衡。我县的初中招生录取程序首先经省示范性中学选拔,再经州示范性中学和县实验学校选拔。这种招生体制,导致了智力和其他方面较突出的学生集中在城区,成绩一般的学生分布在农村乡镇中学。这种初中分层次办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两级分化,因为对农村学生而言,老师的素质不同,办学的条件不同,容易造成社会的评价不同,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厌学和辍学,加剧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保证经费投入,构筑均衡发展的物质平台。
一是大力调整学校布局。要进一步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鼓励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整合资源,实行集中办学。同时尽快调整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彻底解决城区学校“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二是大力改造薄弱学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增大教育投入,用于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优秀校长的选派、教学设备的配备、重点学校的帮扶、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和骨干教师的调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教育科研部门要经常深入薄弱学校,帮助和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研究。三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信息化列入发展农村教育的整体规划,加强校园网建设,不断加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均衡发展的师资需求。
一是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政策措施,严禁学校超编调入教师,严禁教师长期在编不在岗。要鼓励新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改变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和数量不足的状况。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开展城乡学校交流活动,要求帮扶学校之间互派校长挂职,互派教师任课,互相开展教研活动,以此促进城乡区域教育的共同发展。二是加大对农村教师业务培训。财政部门要足额预算教师培训经费,为教师培训提供经费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倡导特级教师、城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上辅导课,为农村教师传经送宝。农村学校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和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财政部门要足额预算教师的各项政策性津贴和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残疾人保障金和工会经费等。要鼓励中青年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要实行特殊津贴制度,并在职称评聘上向他们倾斜。要不断改善农村教师的住房条件,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有甜头,待遇有想头,工作有奔头,以此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干劲。
  (三)落实招生政策,逐步实现生源均衡化。
    一是落实初中招生就近入学制度。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给各初中学校之间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坚决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取消小学升初中通过考试选拔学生的办法,逐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口所在地或住房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制度。二是推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的办法。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彻底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逐步改革高中招生制度,积极推行划片招生、对口招生和示范性高中依据人数比例一次性将招生指标分配到校的做法,从源头上遏制“择校热”倾向。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学制改革。要督促完全中学实行初中、高中剥离,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钩,严禁公办学校举办 “校中校”、“校中班”和以改制为名的乱收费。在农村地区,要继续建好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整性,为实现学校之间生源质量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督导与管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大督政力度。要充实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力量,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导工作,针对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督促各级政府改造薄弱学校,偿还“普九”债务,保证学校教育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同时继续完善督导评估反馈制度、公示制度、督办制度和问责制度,确保义务教育政府责任的到位。二是加强学校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对学校的管理,树立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大对学校的监管力度,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乱办班、乱收费、乱增减课时等违规行为,确保义务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坚持正确的学校评估导向。学校等级的存在,是产生“择校热”和“乱收费”的根源,是造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督导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评估导向,淡化对学校等级评估,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督促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配备,逐步消除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永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供稿)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关于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995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