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新:打好就业帮扶组合拳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6月17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永新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打好就业帮扶组合拳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分享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特色经验和亮点做法。
周永新介绍,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传承大地文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秉承“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校训,根植自然资源行业,对接自然资源主业、土木工程产业,明确“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建设发展思路,正着力推进自然资源专业集群、工程建设专业集群、现代服务专业集群三大专业集群布局发展,努力构建“一龙头三重点四支撑五发展”的自然资源特色专业体系。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了9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已连续七届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专项督查评估中获评优秀单位,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周永新指出,为推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尤其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学校除了继续开展好访企拓岗、做好校园招聘外,还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一是着力开展专业重塑和教学改革。一方面要积极重塑专业和调整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有的放矢进行专业和课程调整。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和改革教育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紧跟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分层分类、因材施教,注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着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要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扎实推进“楚怡读书行动”、组织好劳动课教育、创新和丰富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度,同时通过思政课、就业指导、班会等方式,合力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责任心。既要特别注重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前瞻能力、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教育教学和日常养成,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是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学校将聚焦就业观念转变和职业能力提升,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指导主题活动,通过思想教育、求职探索、发展规划、职业准备等方式或课程,引导学生充分认清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对于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多想办法、多拓渠道,做好对他们的帮扶。要认真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通过多种渠道,带着困难毕业生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
今后,学校将锚定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对接服务“4×4”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优化专业布局、全力加强学风建设、认真落实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在与网友的互动环节,周永新还就高考学生最关心的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全面地解答。(通讯员:朱彦、王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