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举办首届社会工作案例大赛
3月12日,湘潭大学首届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MSW)案例大赛决赛在研究生楼举办。副校长喻祖国出席。
大赛旨在引导学校研究生走向社会,提高研究生写作及实务能力,助力研究生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工作方法来思考、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大赛从筹备到初赛、决赛,历时8个月,参赛案例共计35项,11项案例入围决赛。
来自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学院的研究生,将专业的目光聚焦到弱势群体、偏差行为青少年、退役军人、医务社工等群体和社区营造、社工项目管理等领域。学生以专业理论为指导,运用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开展社会服务,在丰富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打磨,形成了完整的案例。
决赛现场,参赛队伍依次进行案例展示和答辩,表现出了学校研究生专业训练扎实、社会关怀真切和表达能力清晰的精神风貌。5位评委老师与选手进行案例交流,为每个案例提出了有操作性的修改建议,使参赛选手获得了新启发与完善案例的方向。
经过综合计分,大赛产生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其中,“涅槃重生建构希望之花——医务社会工作危机干预个案服务”(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陈嘉欣、尹雨晴,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唐思威)、“用爱守护,向阳而生——易地搬迁儿童危机干预介入个案服务”(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周晓雨、詹玥、陆颖、周忠期、赵松涛)、“‘说不出来的痛’AAC理论在精障人士认知及表达小组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市A中心为例”(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社会工作专业叶舒婷)3项案例获一等奖。
赛前,学校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专门制定了《湘潭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评分细则》,组织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老师进行初审,又邀请社会工作学界的专家进行匿名评审。专业性、有效性、真实性、示范性、完整性5个维度贯穿评审全过程。
郑鹏 王林丽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