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翼:基于“三个导向”的“三全育人”体系探索
6月30日上午,湖南城市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基于‘三个导向’的‘三全育人’体系探索”主题与主持人及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访谈中,罗成翼详细介绍了在全国、全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背景下,湖南城市学院“三全育人”工作的具体举措、创新之处、实际成效、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及解决措施等。
罗成翼指出,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注重铸魂育人;通过“六破六立”综合改革,推动合力育人;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育人,“三全育人”成效初步显现:一是理论探索取得积极成果,学校组织研究团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的研讨,先后在《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高层次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为“三全育人”的试点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实践探索初显成效,思政课程守正创新成效明显,获得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校“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院(系)工作扎实推进,20%以上毕业生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研究生;思政教师匡列辉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一支部获评全国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三是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明显增强,60%以上的毕业生走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湖南智造主战场,学校被誉为“城建人才的摇篮”。四是改革产生良好社会反响,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9年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学校综合排名从521名上升至331名,提升了190名,被该榜誉为全国进步最大的高校。《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湖南日报》等省级媒体头版分别介绍了学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和学校党建引领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罗成翼表示,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三全育人”的要求,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全员协同不够、全过程贯通不够、全方位覆盖不够”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型城镇化建设生力军为目标导向,深入研究“三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焦问题,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效果评价机制,以效果评价来倒逼目标的实现、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的有机统一。通过构建基于 “三个导向”的“三全育人”机制,强弱项、补短板,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罗成翼指出,“三全育人”工作扎实开展须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具体抓手,明确“十大育人体系”的目标、内涵、路径以及效果评价,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全面展开、落地生效。一是品学兼修,画好课程育人“同心圆”;二是诚信创新,形成科研育人“聚能环”;三是知行统一,夯实实践育人“铺路石”;四是 传承发展,建构文化育人“浸润场”;五是智慧校园,开启网络育人“加速器”;六是四级防控,升级心理育人“防火墙”;七是多措并举,打好管理育人“组合拳”;八是以生为本,建设服务育人“加油站”;九是帮扶并行,搭建资助育人“彩虹桥”;十是对标争先,打造组织育人“指南针”。通过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和效果评价机制,促进“三全育人”体系健全定型。
访谈最后,罗成翼还就学生专业选择、课程思政如何落地见效等网友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情详细地解答。(通讯员 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