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名嘴朱军:给工艺美院新湘绣100个赞
1月23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新湘绣”原创作品《牧羊女》封针仪式现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央视主持人朱军作为特邀嘉宾来到现场。在党委书记余克泉,校长陈鸿俊,党委副书记汪永波,副校长刘英武等校领导及湘绣艺术学院院长唐利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湘绣学院展厅,随后参与了《牧羊女》封针仪式,见证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国家级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工艺总监刘爱云完成作品最后数针的绣制。
2016年,朱军将《牧羊女》授权给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作为绣稿进行创作,刘爱云大师率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绣哥”钟翔,“绣女”杨晴、廖族君、胡丽萍、陈阿平5位90后“非遗传承人”组成的团队,历经300多个日日夜夜的绣制,最终完成这幅长177厘米、宽95厘米的作品,1:1还原了原作大小。
据刘爱云大师介绍,《牧羊女》原作描绘的是藏族典型建筑地窝子前,藏家女子晨牧归来,身边羊群环绕的场景。为遵循原作整体的色彩风格,用黑白灰三色来表现牧羊女风采和羊毛的肌理质感,与色彩丰富的传统湘绣比,工艺难度大。
前期筹备时,学校的工艺美术大师团队、行业专家教授们共同探索、多次研讨、反复揣摩、大胆创新,绣制中,团队运用数百种色阶的顶级桑蚕丝线,综合20余种针法,表现墨色的深浅凝重、笔势的挺拔旖旎、牧羊女的主体感、羊的立体感、画面的层次感和水墨浸润效果,完美实现了对原创作品的第二创作。
封针仪式上,朱军对参与湘绣作品《牧羊女》创作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了感谢,“我很感动,你们给了这样一副画作新生命,比原作更鲜活”,谈起在参观学校其他“新湘绣”作品时的震撼,朱军说,“在其中我不仅看到传承、创新、发展凝聚的力量,也看到了工匠精神和艺术前瞻的力量,要给美院新湘绣100个赞”。此外,朱军也表示,希望自己满意的作品能变成更多的湘绣作品。
为使湘绣这一湖湘本土非遗文化焕发生机,打造学院派“新湘绣”,早在2006年,学校就主动承担起湘绣传承创新、推动产业发展重任,在全国首开湘绣专业,把传统的师徒相授融入学历教育体系,成立湘绣艺术学院,建立刘爱云大师工作室、湘绣设计研发中心和艺术创新研究会,致力湘绣人才培养、员工培训、高级研修、产品创新研发。
艺术教授和工艺大师同堂教学,同堂指导。学校有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有20多个专业的强力支撑,而且还有大量的校友资源,具有企业所不具备的人才优势为湘绣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
学校从题材、绣稿、技法、材料、装裱、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并在湖南省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刺绣当随时代”新湘绣•学院展,引发了行业和社会的巨大反响,业内权威人士评价认为:“新湘绣”代表了湘绣发展的方向,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勃发出盎然的生机。
此外,学校发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优势,承办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湘绣鬅毛针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曾荣获“中国刺绣行业培育新人奖”,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