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一线采风

从校园到工程一线——湖南交通职院十年培育高技能路桥湘军之路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05-27 15:14 【字体:

在湖南交通建设的壮阔画卷中,一条条高速公路穿山越岭,一座座跨江大桥飞架南北。这些重大工程的背后,离不开一群技术精湛的“路桥湘军”,更离不开享誉“路桥湘军的摇篮”的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湖南交通职院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国家有战略、地方有需求、专业有能力”的职教新理念,创新构建“一体两院三平台”产教融合模式,打造“产教共生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高技能路桥人才培养的湖湘范式。

“一体两院三平台”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走进湖南交通职院交通建设安全生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们正在操作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进行测量实训。这些设备与企业施工现场使用的完全一致,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掌握真实的工作技能。

“我们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阳勇介绍道,近年来,湖南交通职院道路与桥梁专业与中铁五局等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校企共建了全国路桥工程智能检测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湖南交通工匠学院、智慧监测产业学院,建立了人才供需对接、专业布局动态调整等机制,服务“大型化、装备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这一机制下,校企合作深化。学院牵头成立的“全国路桥工程智能检测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扩至62家;牵头成立的湖南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已集合31家知名企业、24所中高职院校、4家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局、2个科研设计院所和1个行业协会。集团内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2万余人,年社会培训规模8万人次。

建成2个培养契合交通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产业学院;建成交通基础设施检测监测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建设了梁晓东等4个企业大师工作室,有力构建出集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创新创业“六位一体”的技术技能创新平台。

校企共建的“北斗+路桥隧智能安全监测”项目入选湖南省典型生产实践案例;研发的“5G+无人机高速公路智慧管理平台”入选交通部科技示范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育高技能“路桥湘军”

在湖南交通职院,学生毕业即上岗。

这是湖南交通职院打造的“产教共生型”人才培养体系作用的结果。这一培养体系,突破了传统校企合作的二元对立思维,将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引入职业教育领域,通过构建“资源共生—技术共生—人才共生”的协同进化模型,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技术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基因重组”,形成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生态化耦合机制。

同时,广泛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创新线上线下、双师协同、三级递进的教学模式。校企共同招工招生,并为学生安排学校和企业两名导师,导师须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进行全过程的学习辅导;在基础技能反复训练模块和岗位技能强化训练模块中,创新“学校导师线下指导+企业师傅线上点评”的实训教学模式;在综合技能拓展训练模块中,创新“学校导师线上答疑+企业师傅线下指导”的实训教学模式。

不仅如此,学院还构建了校企协同“现代学徒制”国际人才培育机制、制定了国际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探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的输出。

2022年至今,学院先后与五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共建海外培训基地合作协议,建立了“国内筑基+海外淬炼”双循环机制,满足“走出去”企业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有效服务了路桥湘军走出去战略。

2023年,教师吴丽君、曾婧赴泰国北标技术学院进行现场教学,获泰国教育部中泰职教合作特别贡献奖;2020年,学生潘俭在马里参与30多个项目建设,工程总造价约4.16亿美元……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我们将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此,阳勇信心满满。(彭东黎 龚静敏 周佳)

来源:湖南日报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从校园到工程一线——湖南交通职院十年培育高技能路桥湘军之路

3368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