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奇:四个制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状况监督督导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1-11-13 00:00
高洪: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重点班,这也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所以这次规划纲要给予了重申和强调。需要指出的是,它不包含高中阶段的学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法律依据的,所以它是一个硬性的要求。关于教育对违规教育的有关法律,包括纲要提出的一些要求,首先这个纲要和依法治教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各级政府都要依照法律履行他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所以政府方面的违法我们是有相关条例和有关方面的措施予以追究和检查和评估督导的。从教育角度,我们有教育督导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要依法督政,对于政府方面违反有关要进行督导检查,并给予一定的通告和采取相关措施。大家可能注意到规划纲要里提到将要制定督导条例,完善的督导制度,通过督导制度来要解决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进一步不断完善有关规定政策和采取的措施。
董奇:我补充一点,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关键,特别是在未来十年要真正做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怎么对地方政府还不光是教育行政部门,而是地方政府的党政一把手,我觉得党委、政府进行有效的工作的一种指导也好、监督也好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的重点校或者重点班的问题,特别是重点校的问题可能要分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到今天有的重点校,不管你给不给他这种名字已经形成了。第二种情况,即使你不给他这种名字,老百姓心目中知道他还是重点校。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重点校除了正常的和其它普通学校一样的财政拨款以外,他得到了一些额外的专项经费,使得重点学校得到的财政投入经费来源的渠道多于普通学校,如果不加强研究、加强管理、加强禁止的话会进一步扩大。
我想在未来十年内要真正做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家如果看纲要很多方面,这也是这次纲要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强调了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其中在纲要的很多部分都提到了要建立教育的监督,教育质量的评估,义务教育的监督,均衡状况的监督督导制度,这个制度概括起来应该是四个制度。
第一个制度,要建立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制度。在一个区域内重点校或者非重点校的存在,或者差距的扩大或缩小,都意味着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变化的状况,对这个状况要进行监测评估,因此要制定一个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指标体系、评估的方法,要以客观科学的数据来说明各个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程度,它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个制度,要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绩效政绩的考核制度,也是充分利用这种均衡发展的数据,对各级政府、党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不均衡还是更均衡了,要把这个和对他的政绩的评估、考核结合起来,这需要相关的组织部门在干部考核评估中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政治的高度、老百姓满意的高度,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履行的职责。
第三个制度,必须建立一个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做得怎么样的公示制度,让全国老百姓、让媒体来监督。
第四个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做得好的要大力表扬,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今后三年、五年、七年时间内工作不力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能等十年以后看做得怎么样,而是今后每一年或者每几年进行评估,看看各地的义务均衡发展状况,我想这种制度的建设在规划很多部分,如果各位记者去看一下的话,比如体制机制的创新、保障措施都提到了这些,我想这些制度的配套执行应该是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措施。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手机报记者:在规划纲要里提出了我们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现在由于我们城乡存在一些差距,城市的老师可能在运用这些设备的时候非常自如,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可能有些老师不会用一些设备,长期以来就是一些摆设,我们怎么样在纲要里更好的保证新媒体设备如何更好的使用,用得上、用得好,促进基础教育更好更快发展,请袁所长给我们回答一下。
袁振国:这是一个很专门化的问题,但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整个规划纲要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在现在加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始终是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件事情。刚才您提到在我们很多农村地区,信息化的程度,特别是掌握信息化的能力还很不够,这确实是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所以这次的纲要着重讲了三个方面的方向和要求。
首先,作为国家的来说,还是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能力建设,这是我们的前提和基础。在这里面有一整套的办法。刚才所说的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学校的数据化教育服务体系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第二,信息化不仅要有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内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公路上建成之后重要的是汽车,有跑的车。因此第二部分着重说的是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包括各种各样的平台,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各种各样的资源库,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能够让我们的电脑,让我们各种各样的卫星系统都能够有资源可用,这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要加强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我们教师、学生,也包括我们家长的信息素养,在整个规划纲要当中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能力培训,在这里面都有专门安排。估计你也注意到,近十年来我们教师的培训有一个明确的硬性规定,就是要加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这几年来总体上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确实在信息化飞跃发展的今天是一个不能放松的环节。(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