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教学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1-10-10 00:00 【字体:



 湘教发[2011]44号

关于印发《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

教学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

 

有关培养基地: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召开的全省第二批新疆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第一批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新培字[2011]1号)提出的培养需求,结合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我省培养的实际情况,我厅组织专家制订了《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教学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各培养基地要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院(校)长为组长,分管院(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参与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由分管副院()长(副书记)为主任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教学管理与组织实施工作。

2、各培养基地要按照《指导方案》的原则要求,在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新疆学员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性培养计划,报所在市州组织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

3、各培养基地在教学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所在市州组织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与我厅民族教育处和省教科院职成所联系。联系电话:0731-847128838471493385182380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

             教学指导方案(试行)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公务文书写作能力、专业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新疆建设需要的、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二)具体目标

1、着力提升学员的政治素养。针对学员特点,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教育,切实提高学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和理解,增强学员运用政策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员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增强加快建设美丽富饶和谐稳定新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着力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针对学员基础,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公务文书写作、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培养,增强学员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3、着力提升学员的岗位履职能力。根据学员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切实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增强学员基层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能力,为学员成长为新疆建设急需的基层管理骨干和业务骨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原则

1、科学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基层干部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设计培养方案、选择培养内容和方法,科学组织实施培养,全面提升培养质量,为建设美丽富饶和谐稳定的新疆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2、针对性。培养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要关注学员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切合新疆学员实际,贴近基层岗位工作要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到政治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并重,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并重,全面提升学员素质和岗位工作能力。

3、发展性。按照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自治区第一批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新培字[2011]1号)提出的培养需求,关注新疆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和学员的可持续发展,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把学员培养为新疆建设和发展急需的基层骨干。

(二)教学管理要求

1、切实加强教学工作领导。有关市州和省直部门要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援藏援疆办的要求,高度重视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工作,加强教学指导和督促检查,强化教学管理,杜绝教学事故,确保教学质量。各培养基地党委、行政要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院(校)长为组长、分管院(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参与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副院(校)长(副书记)为主任、相关部门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教学设计、指导、管理与组织实施。

2、加强师资配备。要选派管理骨干和教学骨干承担教学任务,遴选校内外优秀教师、聘请有关部门、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主讲教师,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对教师的政策法规、民族文化、培养理念的教育和培训,切实增强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提供适应教学要求的教学环境。理论教学场所能满足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及讨论式教学的要求;专业教学有“理实一体化”教室,实习实训场所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工位。

4、有效整合培养资源。要遴选一批行业或区域内知名企业和对口部门参与培养全过程,各培养基地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部门、行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部门、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

(三)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

根据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的要求,结合新疆吐鲁番学员实际,主要教学内容为公共课教学、专业教学、顶岗实习三部分。公共课主要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训练,下同)、公务文书写作、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各培养基地可以根据学员实际增设其他课程。专业课程设置由培养基地根据相关文件和来湘培养学员岗位要求确定。

全学程按两年四个学期安排,第一、二、三学期为集中培养,第四学期为顶岗实习。集中培养原则上每学期安排18周,每周30学时左右,学期总学时为540学时左右,总学时1620学时左右,其中,公共课教学760学时左右、专业教学860学时左右,公共课和专业教学的社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四分之一。

各培养基地可以根据新疆学员在湘时间和实际情况调整集中培养教学进程和学时安排。顶岗实习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湖南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安排。

三、公共课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及考核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

1)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学员进一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引导学员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充分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②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员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增强学员建设美丽富饶和谐稳定新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③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和理解,提升学员的法律素养,增强学员运用政策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进一步了解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深刻领会促进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形势与政策等六大部分。建议安排302学时左右,其中,专题教学188学时左右,社会实践活动114学时左右。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主要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时分配:52学时左右,其中,社会实践2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采取专题讲座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主要教学内容和学员特点设计若干个专题,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座,每一个专题教学学时为4学时左右。根据区域特点,结合新疆学员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考察、小组学习交流、主题班会等,引导学员在活动中自己体会和体验。要求学员提交相关作品,如调研报告、学习心得、参观体会、发言稿等,作为考核的依据。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主要教学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忠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廉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人翁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时分配:46学时左右,其中,社会实践18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以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管理人员、教师和学员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每个专题教学学时为4学时左右。根据培养基地和新疆学员实际设计若干个主题活动,如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参观访问、交流活动等。要求学员提交学习心得或参观体会、发言稿、读后感等,作为考核的依据。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主要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学时分配:48学时左右,其中,社会实践2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教师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收集一些典型案例,设计专题讲座,专题教学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每一个专题教学学时为4学时左右。根据区域和新疆学员特点,选择一些改革开放成果显著的乡、村、企业,组织参观考察活动,同时让学员收集整理新疆改革开放的成果案例,采取演讲交流等方式,让学员充分体验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要求学员提交调研报告或学习心得、参观体会、演讲稿等,作为考核的依据。

④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主要教学内容:“三个离不开”教育,即: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四观”教育,即: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四个认同”教育,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四个维护”教育,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学时分配:50学时左右,其中,社会实践18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按照以上主要教学内容组织专题讲座,专题教学中要求教师收集典型案例,增强讲座的生动性、针对性,每一个专题教学学时为4学时左右。结合地域特点和新疆学员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参观考察活动。与此同时,组织学员收集整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典型案例,以案例为基础,组织主题班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员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学员提交调研报告或学习心得、参观体会、发言稿等,作为考核的依据。

⑤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主要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行政权的行使与行政问责制;公共危机管理;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自主创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制度。

学时分配:82学时左右,其中,社会实践30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按照以上内容组织专题教学活动,教学中要求教师收集法制教育典型案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学员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个专题教学学时为4学时左右。根据区域特点和新疆学员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学员参观考察法制教育开展较好的街道、乡、村和企业等;同时,组织学员收集整理典型案例,以案例为基础,撰写心得体会,组织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活动增强法制意识。要求学员提交案例分析或学习心得、发言稿等,作为考核的依据。

⑥形势与政策

主要教学内容:分析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

学时分配:2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设计专题讲座。每一个学期举办两次。

3)考核内容及方式

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结果考核以学员完成的作品为依据,主要包括调研报告、学习心得、参观体会、发言稿等。

2、普通话训练

1)教学目标

①提高学员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水平原则上达到三级甲等及其以上水平。

②引导学员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进一步增进民族感情,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普通话概说、声母训练、韵母训练、声调训练、音变训练、朗读训练、命题说话训练及演讲训练等八个部分。总学时为200学时左右。

①普通话概说

主要教学内容:普通话的定义;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

学时分配:6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通过讲授分析,要求学员理解普通话的含义,熟悉汉语拼音方案,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题型和等级标准;通过“自我介绍”等方式,对学员进行口语摸底。

②声母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声母发音训练;平翘舌、鼻边音、fhr等难点声母分辨及发音训练。

学时分配:8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通过讲授、示范,要求学员明确发音部位,掌握声母发音方法;根据新疆学员的实际,声母的教学主要放在帮助学员明晰、辨别具体汉字的声母及其发音上,教师根据学员基础对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可侧重识字训练。

③韵母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韵母的分类;韵母发音训练;前后鼻韵母的分辨及发音训练。

学时分配:12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学习单韵母时,主要结合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进行韵母的准确定位,并进行相关复韵母、鼻韵母的延伸学习。帮助学员掌握前后鼻韵母的分辨及发音;可适当进行汉字的声韵调拼合及识字训练。

④声调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声调的调值和调类;声调的发音技巧;声调发音训练;声调辨正发音训练。

学时分配:34学时左右(其中读单音节字词检测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声调学习是普通话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结合训练材料上的阴阳上去四声调顺序进行声调教学。教师要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对学员进行指导训练和模拟检测。

⑤音变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上声、“一”、“不”的变调及发音训练;轻声的发音规律及发音训练;儿化的发音规律及发音训练;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及发音训练。

学时分配:24学时左右(其中读多音节词语检测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音变部分的教学要精讲多练,要通过大量的发音训练,让学员掌握语流中的音变;维语是无声调语言,相对于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来说,变调是学员学习的难点,教学中要重点进行变调训练。教师要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对学员进行指导训练和模拟检测。

⑥朗读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朗读的基本技巧训练;句调、重音、停连、语速的含义、类型及处理等;各种文体的朗读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训练。

学时分配:66学时左右(其中朗读短文检测8学时左右,校外观摩学习8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要注意朗读中的正音训练,加强朗读技巧指导,通过组织校外观摩、参与朗诵竞赛、学习交流等活动,切实提高学员的朗读水平;根据新疆学员实际,选择《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60篇》中的25篇朗读作品作为训练材料,朗读作品编号为02号、03号、04号、06号、07号、10号、14号、15号、16号、21号、23号、26号、27号、28号、32号、33号、35号、37号、39号、41号、50号、51号、52号、53号、58号。教师要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对学员进行指导训练和模拟检测。

⑦命题说话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命题说话的要求、技巧及训练。

学时分配:20学时左右(其中命题说话检测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教师需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30个话题中的每一个话题进行指导、讲评,切实提高学员的普通话说话能力;教师要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对学员进行指导训练和模拟检测。

⑧演讲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演讲的要求及态势语应用技巧训练;命题演讲、即兴演讲、竞聘演讲的技巧及训练。

学时分配:30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建议将态势语应用技巧和竞聘演讲技巧作为本部分的教学重点,要通过学员观摩、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员的演讲技巧与水平。

3)考核内容与方式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随堂练习和平时测试成绩,结果考核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原则上应达到三级甲等水平及其以上水平。

3公务文书写作

1)教学目标

①提高学员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拟写和处理公文的能力。

增强学员会议、调研活动、项目推广等公务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提升岗位履职能力。

③开阔学员眼界,引导学员转变观念,增强学员运用基本知识和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公务文书写作基础、办公室文书拟写及处理、宣传文书拟写、会议文书拟写及会议组织、调研活动组织及调研报告拟写、重大活动策划及文书拟写、项目推广活动策划及文书拟写、合同洽谈及拟写、法律文书拟写及民事调解、综合训练等十个部分。总学时为176学时左右。

①公务文书写作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公务文书的概念、特点、基本要求和结构,主题确定和选材基本方法,主要表达方法。

学时分配:8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教师要注重收集与学员岗位相关的教学案例,加深学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中采用专题讲座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建议专题讲座6学时左右,写作知识综合训练2学时左右。

②办公室文书拟写及处理

主要教学内容: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常用办公文书的拟写及处理。

学时分配:20 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本部分重点教学通知、通报、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常用文书的写作,其他文书由学员自学。单项文种训练由教师精讲要点,学员分组拟写及处理,教师巡回指导。教学中要选取与岗位工作相关的案例和素材,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建议单项文种训练14学时左右,综合训练6学时左右。要求学员提交拟写的相关文书。

③宣传文书拟写

主要教学内容:消息、通讯及专题宣传片的脚本拟写。

学时分配:18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教学中要选取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典型新闻案例,作为学员的写作训练素材,也可组织学员参观考察,让学员体验生活,激发写作灵感。建议理论教学8学时左右,实践教学10学时左右。要求学员在院报、学院网站或当地媒体发12件新闻稿,或以介绍自己家乡的风俗民情为素材,写一个5分钟短片的脚本,或结合吐鲁番实际写一个版报。

④会议文书拟写及会议组织

主要教学内容:会议策划及方案拟写;会议通知、简报、纪要拟写;会议组织实施。

学时分配:2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专题讲座和分组训练相结合,以分组训练为主;设计和组织一次模拟乡镇、村、组干部会议,学员分组写作相关会议文书并在班内交流展示,教师进行指导点评。要求学员提交12篇会议文书作品。

⑤调研活动组织及调研报告拟写

主要教学内容:调研方案制定;调研组织实施;调研报告拟写。

学时分配:30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专题讲座与分组训练相结合。专题讲座主要讲解调研方法及调研方案、报告的撰写技巧。学员分组确定调研主题,拟写调研方案,实地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要求学员分组提交调研方案、调研分析资料和调研报告。

⑥重大活动策划及文书拟写

主要教学内容:庆典活动方案制定;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贺词、贺信和祝词拟写。

学时分配:10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结合学员实际,举办一次活动,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分组制定活动方案、撰写相关材料,完成活动的组织实施。要求学员提交拟定的活动方案、撰写的相关文书。

⑦项目推广活动策划及文书拟写

主要教学内容: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报告、技术或项目说明书的拟写,推介手册编制。

学时分配:20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在专题讲座的基础上,选取几个典型案例开展案例赏析或问题诊断,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分组练习。要求学员提交一篇本地农业新产品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或编制1份技术或项目推介手册。

⑧合同的洽谈及拟写

主要教学内容:商务谈判的流程与技巧,商务合作意向书、协议书和合同的拟写。

学时分配:10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策划一个双方合作投资项目,组织一次模拟商务谈判活动,学员按甲方和乙方分组模拟谈判,形成合同文书,教师进行指导点评。要求学员提交协议书或合同。

⑨法律文书拟写及民事调解

主要教学内容:民事调解书、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授权委托书、财产保全申请书、仲裁申请书的拟写。

学时分配:12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专题讲座和模拟训练相结合。教师提供几则生活中民事纠纷的典型案例,进行模拟教学。要求学员提交一份法律文书作品。

⑩综合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主要针对课程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能策划组织公务活动和从事公务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精心设计融各部分文书写作与处理于一体的综合实践项目。如年终总结大会、葡萄节商贸洽谈会等的策划和相关文书拟写。

学时分配:2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教师精心设计综合训练项目,进行分组教学,学员互相检查、交流,教师指导点评。要求学员提交写作文本。

3)考核内容与方式

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员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各项活动中的表现,结果考核为每一项教学内容学员需要提供的作品。

4、计算机应用

1)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提高学员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学员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增强学员法律意识、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意识,依法依规进行信息技术活动。引导学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

2)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浏览、文档编辑、信息展示、数据处理、信息安全、信息发布、信息检索与分析等九个部分。总学时为82学时左右。

①计算机硬件

主要教学内容:计算机主要参数及选购配置;计算机部件和外部设备连接及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 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安装。

学时分配:6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校内2学时左右,校外4学时左右,要求提交计算机选购配置清单及报告。

②计算机基本操作

主要教学内容:使用键盘与鼠标操作桌面、窗口;中、英文输入法;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学时分配:8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中文输入法建议介绍拼音、五笔划输入法。

③信息浏览

主要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系统连接;网站浏览及关键字检索网络信息;摘取网页信息,利用工具软件下载和保存网页(或文件资料);下载、解压、安装共享软件。

学时分配: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建议介绍无线网络、局域网、ADSL连网三种方式。

④文档编辑(Word

主要教学内容:Word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和打印操作;文档格式的设置,包括字体、段落、项目符号、编号和分栏等;插入分隔符、页码、符号,设置文档的页面格式、页眉和页脚;插入和编辑表格,设置表格格式;插入和编辑图片、艺术字、剪贴画、图表,图、文、表混合排版。

学时分配:16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建议按照三个层次组织教学。一是根据指定的公文模板进行编辑处理;二是自拟公文进行编辑处理;三是教师提供带图表的素材,学员根据要求对公文进行编辑处理。

⑤信息展示(PPT

主要教学内容:演示文稿的新建、编辑和保存;浏览演示文稿、更换幻灯片的版式,幻灯片母版的使用;设置幻灯片背景、配色方案;设置、复制文字格式;插入、编辑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内置对象;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外部对象;创建动作按钮、幻灯片的超链接,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打包演示文稿,生成可独立播放的演示文稿文件。

学时分配:12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建议按照两个层次组织教学。一是教师提供湖南某风景区的文字、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素材,学员设计该风景区展示文稿;二是学员搜集家乡风土人情的文字、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素材,设计家乡风土人情展示文稿。

⑥数据处理(Excel

主要教学内容:创建、编辑和保存电子表格文件,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等基本操作;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处理;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公式、常用函数、简单数据统计;透视表、数据透视图、简单数据分析。

学时分配:12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选取与学员工作岗位或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制作数据图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管理。

⑦信息安全

主要教学内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和防治方法;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道德。

学时分配: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结合案例讲解、分析、讨论,使学员掌握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的内涵,增强学员在信息活动中的法律意识。

⑧信息发布

主要教学内容:申请电子邮箱与收发电子邮件; QQMSN即时通讯器;上传发布文件资料;博客、微博等信息传播。

学时分配: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收发邮件与即时通讯方法,正确理解网络信息传播在政务公开与舆论导向中的作用。

⑨信息检索与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公务文书写作开展教学,从公务文书写作中选择一个文种,检索、收集、分析、整理和提炼支撑材料,撰写公文;设计制作汇报演讲PPT;分组演讲和答辩。

学时分配:4学时左右。

教学建议:与公务文书写作教学结合进行综合训练。

⑩其他

参观考察:组织两次参观,一次参观网络中心、网络公司、软件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另一次结合专业特点,参观规模企业或相关部门。学时为8学时左右。

新技术讲座:组织两次专题讲座,主要内容为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政务技术等新技术。学时为4学时左右。

3)考核内容与方式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员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员在活动中的表现。结果考核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学过程中学员形成的作品,二是可结合其他课程教学进行结果考核,如对调研报告(包括数据)进行编辑处理并制作PPT等。本门课程要注重学员信息安全意识、信息道德意识考察。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公共课教学在加强理论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要组织参观考察、生活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员开阔眼界,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公共课教学在遵循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贴近新疆学员实际,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引导学员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并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教育。

3、教师讲授与学员体验相结合。要改革公共课教学方法,注重讲练结合,采取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有效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与学员互动、学员与学员互动、学员与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互动,充分让学员在自主学习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内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主动建设新疆、维护新疆和谐稳定的思想觉悟。

4、课堂教学与专家讲座相结合。公共课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要根据新疆学员需要,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开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专题讲座,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要结合专题讲座,开展专题讨论,引起学员思想共鸣。

5、课程教学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在实现每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要根据学员未来工作需要,设计综合训练项目,突出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专业教学方案设计思路

(一)基本理念

科学分析新疆基层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以学员提高岗位履职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为目标,确定专业教学目标;以岗位核心能力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完成作品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明确主要教学内容;以作品、任务、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方式。

(二)课程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

1、基于岗位核心能力设计教学模块。在对相关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即为一个教学模块。与此同时,根据学员的专业基础设计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为学员必须形成的岗位核心能力,拓展模块提供给专业基础较好的学员进行拓展学习。

2、基于作品设计训练项目。每一个教学模块由若干训练项目组成。训练项目以作品呈现,作品可以是典型产品,也可以是工作项目或服务项目。

3、基于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完成某一作品的工作过程(或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遴选主要教学内容,知识、技能的选择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

4、基于岗位要求和个人成长需要培养职业素养。要将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和学员长远发展的素质要求纳入主要教学内容,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突出合作培养。要整合区域和行业内的各类培养资源,根据专业和学员特点,遴选行业和区域内的知名企业和对口部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确定培养标准和培养内容,共同组织教学。

2、突出“教学做合一”。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教学、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组织形成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让学员动手、动脑,鼓励教学相长和学员相互学习。

3、突出教学载体设计。要把作品设计作为教学载体设计的重要环节,广泛收集和整理与学员工作岗位相关的工作案例、工作项目、典型产品,丰富教学素材。作品设计要做到具体明确,可检验、可操作,并具有典型意义。

4、突出作品的检验和评价。要加强学习过程、实习实训指导,对学员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作品,在检验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员校正完善,不断提升学员适应基层岗位工作的能力。

5、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比重不少于50%。要制订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并切实落实。根据新疆学员岗位需要明确顶岗实习的单位、岗位和指导教师,加强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确保顶岗实习有实效。

(四)专业课程方案制订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1、岗位分析。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新疆学员实际和吐鲁番地区经济社会特点,特别是基层管理岗位工作特点,科学分析新疆学员未来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岗位核心能力。

2、确定课程结构。按照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主要教学模块和训练项目。要注意管理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整合相关训练项目。在突出教学模块和训练项目岗位针对性的同时,尽可能设计综合训练项目,使学生获得跨岗位工作能力。

3、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将知识传授贯穿于能力训练中,要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考核以作品为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4、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要改革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让学员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实践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关于印发《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教学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

98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