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通知公告

[联合发文]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教育厅转发《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07-10-18 00:00 【字体:

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教育厅转发《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

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湘财教〔2007〕38号
 

各高等学校,各市州财政局、教育局:

现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2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省分配国家助学金名额时,对民族院校和有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民族院校学生和非民族高校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分别按学生数×1.2折合后参与全省名额分配。即高校国家助学金名额=[(民族院校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学生×1.2+民族院校其他专业学生)×1.2+非民族院校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1.2+非民族院校其他专业学生]×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名额/地方高校在校生(含折合数)。高校在分配国家助学金名额时,参照省分配办法执行。

2、我省国家助学金分为三等,一等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二等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三等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

3、各高校于每年1115日前,分别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将学校通过的《国家助学金获资助学生备案表》(见附表)报省教育厅备案。

4、各高校(包括民办高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以上的经费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06240号)中关于提取学费收入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规定同时废止。

5、我省实施国家助学金的高校包括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国家助学金管理按照财教〔200792号和本通知执行。

 

附件:1、国家助学金获资助学生备案表

      2、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OO七年七月十二日

 

 

 

主题词:转发  教育  经费  管理  办法  通知

湖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共印180    2007年7月18印发

 

附件1

国家助学金获资助学生备案表

 

填报单位:(公章)

序号

 

性别

获资助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含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说明:获资助等次分别用“123”表示,并按先填1等、再2等、3等的升序填列。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教[2007]92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有关精神,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附件: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校)。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央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名额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和生源结构等因素确定。在分配国家助学金名额时,对民族院校、以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所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各地财力及生源状况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国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超出中央核定总额部分的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章 资助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中央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六条 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三章 名额分配与预算下达

  第七条  每年5月底前,中央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国家确定的有关原则和本办法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提出所属高校国家助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报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教育部委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中央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进行审核。

  第八条  每年7月31日前,财政部、教育部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意见,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预算下达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教育部门。

  第九条  每年9月1日前,中央主管部门和省以下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国家助学金预算下达所属各高校。

第四章   申请与评审

  第十条 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十一条  国家助学金申请与评审工作由高校组织实施。高校要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具体评审办法,并报中央主管部门或省级教育部门备案。高校在开展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中,要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学生予以适当倾斜。

  第十二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

  第十三条  每年9月30日前,学生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见附表)。

  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

  第十四条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结合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组织评审,提出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初步名单及资助档次,报学校领导集体研究通过后,于每年11月15日前,将本校当年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情况按隶属关系报至中央主管部门或省级教育部门备案。

第五章  助学金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高校应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十六条 地方财政部门应按有关规定落实所负担的资金,及时拨付,加强管理。

  第十七条  各高校应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和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高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央高校提取的具体比例由财政部商中央主管部门确定,地方高校提取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二十条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举办者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其招收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申请条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具体评审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评审管理办法时,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费标准、招生录取分数、一次性就业率、学科专业设置等因素。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5])75号)同时废止。

  附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附件  
1.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doc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合发文]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教育厅转发《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980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