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666号建议的答复
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666号建议的答复
彭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借助人工智能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近年来,湖南强化省级统筹,坚持关口前移,以健康促进为导向创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全面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抓省级统筹。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头等大事,纳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年度议事重要日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省教育厅主动作为,推动省两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湖南省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三年行动方案》,配合省妇联、省卫健委等部门出台了《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健康湖南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系列文件,从省级层面全面架构省市县校四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是抓关口前移。落实“全员心育”职责,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进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进班团队主题活动、进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为依据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30节,纳入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将每年5月定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月”,广泛组织开展校园心理剧、心理治愈漫画等活动,深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整体提升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实施能力,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校创建及复评工作,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校脱颖而出,以点带面促进各地各校经验交流、学习互鉴。
三是抓队伍建设。提升专职教师比重,明确按师生比1:1000配备中小学心理教师,要求各地将空余编制和招录计划优先用于心理教师。明确要求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并纳入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增强岗位吸引力。健全心理教师轮训制度,2022年专门在“国培计划”开设135个心理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坊,覆盖全省所有市州和县市区,培训专兼职心理教师1.22万人。2023年又启动为期三年的全省中小学心理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培训,通过抓住专业队伍中的“关键少数”,带动区域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连年举办全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竞赛,设计“课程教学+辅导案例”的竞赛内容,引导和激励心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四是抓家校协同。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制度,要求学校每学期与每个家庭直接沟通1次以上,并将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与经历等作为心理普查建档的重要内容,将家长动态报告作为心理预防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教育厅、省妇联合力开通“网上家长学校”,邀请知名教育心理专家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组织研制《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管理办法》,对夯实家长责任、促进家校沟通、抓实家校共育等做出制度设计。联合省文明办等部门每年组织开展200多场心理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委托芒果TV开发12集“湖南省首部教育亲子心理剧”,引导家长改进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反响。陈祉妍、汤素兰等多位心理、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剧评,表达对剧集的喜爱与共鸣。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省、市、县三级分别建立示范家长学校283所、1046所和2912所,基本形成了市、县、乡、村、学校的五级家长学校体系。建立名师工作室,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全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讲师团达1600多个,总数近3万人,每年开展各类进校园、进社区和送教下乡下村讲座等15000余场次。
五是抓医教协同。建设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省市县校”四级工作体系,并探索依托平台与定点医院建立学生心理问题转诊“绿色通道”。推动设立“12320心理咨询呼叫中心”,指导省精神卫生中心与70余所学校合作建设“校医结合共建基地”。省教育厅联合同省卫健委出台《关于加强医教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意见》,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风险研判,切实强化监测预警和综合干预能力。指导常德等地探索开展心理教师跟岗实践工作。
六是抓资源整合。发挥新华网联合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优势,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引导主流媒体发挥舆论阵地优势和内容制作优势,比如,在《湖南日报》开设“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栏14期、“用‘心’抗疫”专栏9期,在红网开设“伴你成长”公益课堂14期,着力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其中联合芒果TV开发的《成长不烦恼——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课》已连续制作了4年,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喜爱,获2023年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视频类优秀入围作品奖。
在以上系列措施层层推进下,我省心理健康工作得到显著提升,极端案例发生数显著下降。但客观来看,受限于地域经济等现实条件,我省在人工智能赋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推进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综合应用,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一是积极推进地区试点。在督促各地建设好心理咨询室,配备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之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试先行,利用人工智能装备对学生开展心理筛查、心理团辅、个辅等。积极探索AI+心育的创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精准识别学生的潜在需求,让心理干预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
二是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多方资源,打造区域AI心育课程、专家资源库,通过AI技术将优质心理课程、专家讲座等资源下沉到每所学校,缩小校际心育差距。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在全省征集一批人工智能赋能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交流、借鉴,整体提升人工智能赋能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教育厅
2025年5月29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罗焱标
联系电话:0731-84715494,手机号码:18570800206
抄送:衡阳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