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874号建议的答复
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0874号建议的答复
张世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已收悉。
心理健康教育事关孩子未来、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特别是近期晓明书记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加强心理健康工作作出批示。省教育厅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与相关省直部门一道,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我厅支持代表提出的建议,经商省人社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省级统筹,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2021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架构了省、市、县、校四级心育体系。我厅指导各市州出台了实施意见和工作举措,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德育思政、党建评估、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紧密融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24年,省教育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团委、省妇联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专班,定期研判形势、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并在特殊时段实行相对集中办公。为加强心理健康工作保障,我厅积极推动各地全面落实1:1000中小学心理教师配备标准和年生均10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标准,推动14个市州出台配套政策,架构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保障体系。与此同时,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央和省级每年安排“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资金约1.6亿元用于教师培训计划,将心理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及心理教育专业能力培训作为重点支持方向之一。我厅每年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竞赛,组织教师参与“国培计划”义务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专业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目前,全省建立了一支近2.12万人的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关于坚持正向激励,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为畅通教师发展晋升渠道,2016年以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安排,我省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先后出台《湖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湘人社发〔2016〕50号)、《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职称申报评价及管理办法》(湘职改办〔2019〕8号)等文件。改革中,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进一步推进分类评价。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特点,在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设置了“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分支专业,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或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工作的兼职教师,可申报“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职称,其兼任其他学科教学任务的工作量及业绩一并纳入“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职称评价范围;以中小学其他学科教学为主兼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按所从事的主要任教学科申报职称,其兼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量及业绩一并纳入主教学科职称评价范围。此外,我厅指导各地各校,会同卫健部门,每学年定期对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对出现心理红码提示学生逐个进行访谈和识别。通过量表测评、个别访谈普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医、校、家三方会谈。各地把预防干预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首道关口,积极构建“源头防、过程控、末端治”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各地均建立心理健康热线,积极受理、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我厅积极优化心理健康设施平台建设,推动各地心理健康特色校建设。扎实推进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大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不断夯实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基础和专业支撑能力。建成面向公众、开放共享的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日常管理、人工智能回复和定点咨询答复以及数据分析功能。自2020年起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分级创建,要求各市州推荐的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须先是市级特色校,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建设的参与面与受益面。目前,全省打造了199所国家和省级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建设了7690个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室,建成了终端到校的省级管理工作平台。
三、关于缓解教育焦虑,进一步形成育人合力。我厅聚焦减负提质,缓解教育焦虑。在评价导向上,坚决摒弃“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率论贡献”的各类行为和做法。寒暑假开学前两周,要求学校尽量减少考试。去年2月4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双走进”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人社厅印发《湖南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提出优先保障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的群体,推动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做到课后服务全覆盖,同时规范课后服务范围和时间,严格课后服务流程,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刚性要求,结合地区、学校实际,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和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加强作业管理,去年9月5日,出台义务教育各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作业设计展示、交流、评比活动。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同时,通过家校医协同,形成育人合力。在家校沟通上,我厅每年组织开展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月”活动。统筹当地教育、医疗等心理专业资源,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宣教活动,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意识,消除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与偏见。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面向学生、家长开展考前心理辅导活动,指导考生合理设置升学目标,缓解过度焦虑情绪;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升学观,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陪伴指导。联合省妇联开展实施重点民生实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强化家长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在推进医教协同上,我厅与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高校的专业资源,指导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同时与湖南省脑科医院、长沙市第九医院等具有精神诊治资质的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及时的转介治疗。开展利剑护蕾行动,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优化育人环境守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调研,开展防性侵、防欺凌和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督促各地建设好心理咨询室,配备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广泛开展生命教育,开展心理健康高危学生排查,征集一批心理危机干预典型案例供各地借鉴。指导各校开展心理筛查、主动通过心理团辅、个辅等方式,提高学生心育能力。增加心理健康类的教育、社科立项,试点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实验室。
二是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建好用好家长学校,组织中小学教师多种形式开展家访,指导家长开展好家庭教育,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督促各级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全员育人水平。指导区县按需做好心理健康专业定向师范生申报工作,增加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培养数量。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心理健康工作特点的评价体系。
四是强化部门联动。联合相关部门,落实好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加强教育引导宣传,开展“净网、净校、净心”等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增强应对挑战能力,增强自信心,提升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加强转介通道建设和医疗资源供给等问题。
感谢您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教育厅
2024年5月25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罗焱标
联系电话:0731-84722964